小平您好
历史事件
小平您好,该词汇起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35周年(1984年10月1日)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学生自发打出的口号标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崇高敬意。
横幅诞生
在国庆35周年前夕,人们都得知了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活动。
北京大学1981级学生将代表北大参加大学生方队游行。当年暑假,这些北大学生没有休几天假,就提前返校开始紧张的训练,练队列、喊口号、跳集体舞。
进入9月份后,上面发了统一的服装,还发了彩纸,让学生们扎成花束,还有小彩旗。这期间,他们参加了天安门广场游行的预演。
9月30号晚上,几个学生在28号楼宿舍203房间里扎花,心情都很兴奋。这个宿舍里有常生、张志、杜杰、郭建崴等。
大家边扎花边议论明天的活动,突然有人说:“明天的游行,我们能不能偷偷带点什么进去,能展现我们个性的东西?”于是有同学就说:“咱写点什么,做个横幅,让全世界看看。”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成。
1981年3月20日,当广播里传来中国男子排球队在关键战先输两局后,连扳3局,最终战胜韩国队。取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资格时,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然而,这次写点什么呢。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主要还是围绕着大的形势。“振兴中华”被别人说过了,没有创意;“教育要改革”“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等没有特色。一个个口号被提出又被否定。附近宿舍的几个同学也加入进来,有栾晓峰、毛小洪、李禹、于宏实、郭庆滨、胡圣虎等,女生佟丹也参与进来了。
这时,有人提议表达一下对邓小平同志的感情,因为当时改革开放有好几年了,成效也非常显著。这些学生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他们也上不了大学。大家都想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爱戴之情。有人提出写“邓主席万岁!”(小平同志当时任中央军委主席),但这种“文革”式的口号立马被大家否定了。最后决定直接问声好,就写“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您好”,但是又觉得句子长了点;就写“邓小平同志您好”。大家越是议论,越是胆大,把姓氏也省略掉,干脆直呼“小平同志您好”。于是,有同学就拿来几张纸,一时找不到那么大的毛笔,就用宿舍里擦桌子的抹布,卷成小棒棒,蘸着墨汁写下了“小平同志您好”六个大字。
字写好了,怎样做成横幅呢?想来想去,只好用床单,把六个大字粘在上面。这时,大家一致瞄准了其中一位同学的床单,因为比较新。这位同学边从床上边撤床单边说:“这可是个新床单。”
把六个大字往床单上一比划,床单不够长。
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把‘同志’两个字也省去吧。”这句话一出来,本来很热闹的宿舍里,一下子静了下来。直接称呼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是不是有些不敬?要知道,对长辈、对领导是不习惯直接称名道姓的。再一想,他们又觉得这是对领袖的问候,没有别的意思,不至于上纲上线吧!于是,学生们赶紧把“小平您好”四个大字用订书机订在了床单上。
条幅制作好了,怎么打出来?他们从几个宿舍找了三根长木杆,其中有拖把,把墩布头卸了,只留下棍子,把横幅绑在了杆子上。外面绕以彩带,顶端缀以纸花,横幅成了一把巨大的花束。
忙完之后,大家立即休息。此时已是凌晨两点,离集合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
10月1日凌晨4时,203房间的郭建崴穿上了实验室的白大褂,把横幅藏在了里面。大家乘坐大巴来到东皇城根集合,然后步行经过王府井,到达东长安街。这时,郭建崴偷偷将横幅交给了一个高个子同学。张志是班长排在第一个,杜杰、李禹、于宏实等几个紧随其后,大家用手上的纸花为他们做掩护。
当北大学生方队走到天安门金水桥东华表时,常生、李禹、于宏实等同学一下子打开横幅,队伍欢腾起来。当横幅在万头攒动中出现时,最先是胡耀邦同志看到,然后指着横幅请小平同志看,邓小平看后开心地笑了。
时代背景
80年代初,刚刚恢复高考,百废待兴,确实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的年代。那时唱的歌也都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青春啊青春”,整个社会洋溢着一股朝气蓬勃的感觉。那个年代的学生,其实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吃的两毛多钱的菜,喝的玉米面粥,但都怀揣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一腔热情,精神振奋,心气也高。1983年,中国女排拿了三连冠,就是北大学生举着在床单上写的标语,拿着烧着的笤帚当火把,第一次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也成了那个时代最激昂、最振奋人心的一句话,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表达,不是事先设计的,也设计不出来这样的口号。
那时候小平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威望极高,老百姓对这个三起三落、打不倒的小个子充满了由衷的尊敬和爱戴,在这个横幅出来之前,很少有人直接喊“小平”,这以后,“小平”变成了约定俗成的一个亲切称呼,显得平等、可亲和可敬。“小平您好”虽然是从北大学生那里喊出来的,但在那时候,它实际上更是全国老百姓的心声。
现场故事
时为北大学生群众游行队伍副总指挥兼领队的彭兴业: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个瞬间——前几分钟都走得好好的,刚刚走过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华表时,突然感觉后面的队伍有些乱了。作为领队,我的第一反应肯定特别紧张,匆忙回头一看,只见身后不知什么时候竖起了一个横幅,当看到上面写着“小平您好”4个大字时,我心里稍稍放松了一下。
这时,旁边好像是负责治安的什么人想冲进来队伍,制止横幅,但被边上的北大学生们手挽手地拦住而未果。队伍中有一点小小的骚乱,有人在说“快走快走”,似乎有人的鞋子被踩掉了,但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整个游行队伍也停不下来,同学们一边高喊着口号,一边挥动着花束继续往前走。
参加这次国庆游行的北大学生共约有两三千人,基本上是自愿报名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的学生参加。参加国庆练队的北大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举旗子的仪仗队——对仪仗队的身高、外形要求稍微严格;另一部分是举着花束的“群众游行队伍”。起初练队时要求队伍全都踢正步,所以我们提前几个月就开始练队,先是每个系组成一个方队,到了9月份,各个系的方队在一起合练,天天踢正步,喊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等。但在游行前不久又有新的指示:群众游行队伍不必走正步,只要排面整齐即可,可能是想体现那种自由、放松的感觉吧。
我们是9月30日晚上被几辆大汽车拉到天安门东侧的东华门附近“候场”的,那时的学生比较好管理,不那么娇气,只有兴奋没有疲劳。10月1日,一些学生晚上21点又参加了广场集体舞会,但也没觉得累。
国庆35周年大庆,先是阅兵式,大约到了10点来钟,轮到我们游行队伍上场。整个过程走了十几分钟,过了天安门,到了西边一个指定地点,我们又坐着原来的车回到学校。
一回到学校,我向团委其他老师描述了大体经过,这件事情也一下子成为议论焦点,那时候也不知道外界会有什么反响。绝大多数的老师感觉激动、兴奋,说这几个学生为北大争了光,但也有点担心学校是否会追查。也有些人很气愤,说这几个学生无组织无纪律,幸亏不是什么反动口号,否则这个后果我们可真担当不起。
当天晚上,我们也马上开始了了解情况。后来得知,这是28楼203宿舍常生、郭庆滨、李禹、张志等几个学生共同“策划”的,他们都是81级生物系的学生。不过也许那时他们怕挨处分,询问时,他们只是含糊地回答说一个宿舍都参加了,而不告诉我们具体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我们也怕学生有压力,最后也没有深追。团委最后定下调子:冷处理,不批评,也不表扬,因为毕竟是违反了纪律。
照片上拿着横幅右边的那个人就是常生,是他用抹布蘸着墨汁写在绿纸上。但是在写的时候,发现床单不够长,放不下那么多字,又把“同志”两字拿下。“小平您好”被写在4张绿色大纸上,用订书机钉在床单上。怎么把横幅带进广场,他们也费了一番心思:把拖把的头拆了,木棍截成两半当作杆,大家小心翼翼把横幅卷起来,外面缠着彩带,上面绑着纸花,看上去像一个大花束。据说有个同学穿上实验用的白大褂,把横幅夹在胳膊底上躲过检查带进了广场。
当时电视直播是这样的:转播者先是拍到了这个横幅,可能马上又意识到这是规定范围之外的“动作”,镜头赶紧躲开,拍到了跟在北大后面的清华大学方阵——因为这个插曲,一度不少人以为这个横幅是清华学生写的。当时,据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胡耀邦最先看见了横幅,微笑了起来,然后倾斜身子对着神色庄重的邓小平说了一句话,又用手指向这边队伍,小平脸上也有了微笑。转播者又赶紧回头找回那个镜头,于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看到了一群兴高采烈的学生,高高地擎着绿底黑字的“小平您好”这4个大字。
第二天,《光明日报》在报眼位置上登出了这幅照片,后来《人民日报》也登了,我一下子明白:没问题了,慢慢地,我们知道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积极反馈,终于放下心来。
照片拍摄
《小平您好》的黑白照片被投射在墙壁的屏幕上,这是贺延光拍摄的最有名的新闻照片之一。
当时参加国庆的摄影记者有400多人,但只有《人民日报》的王东和《中国青年报》的贺延光捕捉到了这一经典镜头。
贺延光,现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近日来长沙为一个全国性的新闻摄影研修班讲课。他一边展示着自己多年来拍摄的照片,一边讲解分析。他厚实的声音听起来很磁性,而他照片的背后,又总牵连着一个个的故事。
1984年国庆节,北京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贺延光当时在现场拍照。当北京大学的学生们通过天安门广场时,队伍里突然冒出了一个用床单制作的横幅,上面写着“小平您好”四个大字。
“突然出现的场景,当时我觉得好像眼前一亮!不暇思索地就将照相机高高举过头顶,只来得及拍了3张,队伍就过去了。”贺延光指着屏幕上放出来的的照片,“3张片子中就这张比较满意,其他2张都有一些缺陷。”
“小平您好”这个场景的出现,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它反映了那个时期中国人满怀希望、乐观积极的一种普遍心态,贺延光是当时拍下了这个画面的少数摄影师之一。他说,摄影记者众多的新华社,竟没有一个人拍到了这个场面。
贺延光说:“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上,有的记者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横幅的出现;有的记者看到了,但却是一愣:怎么回事,昨天预演时没这个安排啊,拍不拍?稍一犹疑,机会就过去了。
新华社记者杨绍明看到了横幅,想冲上前去跟踪拍摄,却被现场执勤的战士拦住,争执之间,场面早消失了。对这件事,杨绍明至今还悔得痛心疾首。
在人民日报社从事摄影工作30多年,拍摄无数照片,让王东迄今最难忘和最满意的依然是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时拍摄的“小平您好”这张照片。“这张照片从摄影本身来说并没什么特殊,但是它的意义深远,当时也没有多少人拍到,所以流传比较广。”王东说。然而,当年的国庆阅兵报道名单里王东本不在列,是他主动申请参与摄影报道的。
当年的《人民日报》国庆报道摄影记者只有一个名额,得知此事,王东立刻给报社领导写了一份申请,从实际工作需要角度列出了需要增加摄影报道记者人数的理由。这一天是9月7日,距离国庆阅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申请交上去以后,报社联系相关部门,终于赶在阅兵前为他争取到一个名额。
关于当时拍摄的情景,王东已经在多个场合讲过很多遍。当时他的一个任务是拍台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游行前,他和同事都已经看过几次预演,但预演里没有这组镜头。拍这张照片时,他把相机挎在身上,对着游行队伍,看有什么有意思的镜头就拍。当在人流中看到“小平您好”的标语时,王东感觉有点意思,虽然有很多大的标语口号,但是这个标语比较新颖,所以他就拍了两张。
回到报社以后,王东把照片制作出来供报社选用。第一轮,这张照片并没有入编辑的“法眼”。最初,编辑认为这张照片不正规,怕登出来不妥。后来二版有一组报道要配照片,王东就拿出剩下的照片给编辑看,二版的主编保育钧看中了照片,“小平您好”因此得以和读者见面。照片一发表,当时四川日报社的总编辑,也是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玉川便第一个打来电话,说王东拍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之后,对这张照片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1985年,这张照片荣获全国新闻摄影最佳奖和全国好新闻特等奖。
照片在《人民日报》登出后,北京大学制作横幅的那几位同学给王东写信,讲他们都要毕业了,希望王东能够给他们每人洗一张照片。后来,王东也陆续见到了照片里的几位同学。
社会影响
欢腾的天安门广场,群众游行队伍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排在科技方队之后的是教育方队,当第30个群众游行方队通过观礼台时,最为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场面出现了。北大学生方队走到天安门金水桥东华表时,同学们一下子打开了那条由床单做成的横幅,绿色大纸上写着“小平您好”4个大字,赫然展示在游行队伍中,随即引起了天安门城楼上、观礼台上、游行队伍和长安街两侧围观市民的极大关注。1984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已经6年,但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北大学生展现的是一个未经审定的标语横幅,于是也震惊了负责庆典现场安全的几名便衣警察,准备上前制止,但还没有来得及行动,全场已经沸腾起来,这横幅像一股强大的电流瞬间击活了整个天安门广场,引起阵阵欢呼声。中央电视台的摄像镜头本来是在拍摄完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之后,紧接着拍摄紧跟其后的清华大学游行队伍。所以在那条横幅打开时,镜头已经转向后面的清华大学方队,当突如其来的欢呼声传出后,立即又把镜头转向北大方队,抢拍全面展开的横幅。横幅展开的时间仅有一分钟,很多摄影记者根本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高举横幅的学生在带队老师的催促下已经跑过检阅终点线,收起了横幅。
《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抢拍下了《小平您好》这一经典历史画面。从画面上看,场面一片欢腾和雀跃,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兴奋的漩涡中。第二天,这幅照片出现在国内外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传遍全世界,牢牢地定格成为35周年国庆节最珍贵的记忆,成为当时最感人的画面。北大学生方队高举“小平您好”的横幅感人瞬间,这经典的时刻化作了永恒的记忆。简短的“小平您好”4个字,浓缩了民众深厚而真挚的感情,就像是对家人、对亲朋好友的问候,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邓小平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这亲切的问候和由衷的共识,赢得了受阅军民的热烈呼应,反映了民心所在,说明改革开放的政策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同,由此也明白无误地阐释了许多价值理念。在中国社会,标语口号的变化往往反映着民心的脉动,兆示着政治的走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由此也更加坚定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1984年共和国阅兵庆典,为邓小平而感动!教育方队之后,还有许多方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经走进历史深处,似乎没有必要再提起了,都被北大学生方队这一横幅的光辉所替代和遮掩。
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小庆”之年的首都阅兵“大庆”活动,获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圆满成功。
同名话剧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6月19日晚,以邓小平同志和深圳改革开放历史为题材的大型多媒体话剧《小平您好》在邓小平同志家乡——四川广安市会展中心开演,开启全国巡演的第一站。该剧以改革开放为大背景,以普通人的生活变化为视角,再现了深圳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的发展历程。
导演金光利介绍,《小平您好》将艺术构思与舞台写实主义融合,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将邓小平同志南巡、特区崛起、特区建设、特区成就等关键时态一一进行艺术诠释。十余幕舞美变化与诗、歌间次的表演手法张弛有度,力求给观众带来不一般的艺术熏陶。
19点45分,大幕徐启,灯光渐亮,一位男演员开始娓娓讲述。伴随着他的声音,舞台深处传来了阵阵海浪的声音和婴儿隐约的哭声。顷刻间,舞台被“海水”淹没,面对襁褓中孩子的哭声,男演员饰演的父亲再无回天之力……全剧一开场,便通过轰轰烈烈的“逃港事件”,将观众一下子带回到改革开放前的年代。其后,随着邓小平同志“南海画圈”的伟大壮举,娓娓讲述深圳如火如荼的改革岁月。无论是1979年蛇口的第一声“开山之炮”,还是1983年深圳百万基建工程兵的集体转业;无论是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深圳的深情题词,还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再次南巡,都见证着深圳这座城市成长变化的足迹。当神情毕肖的潘玉民扮演的邓小平同志在舞台上以亲切的四川口音和大家聊着家常时,时光在这一刻倒流,在场所有观众都仿佛亲眼目睹了三十余年特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决策过程与根源所在,令观众随剧情发展而深入其中,感慨不已,并完成了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深情回眸。
与此同时,四位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血肉相连作为该剧另一条主线并贯穿始终。通过深圳第一批建设者转业军人“小四川”、第一批创业者“老金”、本土人“阿美”、独闯深圳的打工妹“小梅”等人悲喜交加、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将邓小平同志缔造这座奇迹之城的丰功伟绩,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不少经历过那个年代、有过类似经历的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道出了整整一代人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感怀。
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多媒体大屏幕上不时放映的珍贵历史画面也是该剧的亮点。“小平您好”的横幅、邓小平南巡视察深圳国贸大厦的视频……观众以热烈掌声表达着流淌在内心的怀念和感恩之情。
在全剧的结尾处,大家集体伫立道一声“小平您好”。“邓小平同志”再次走上舞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全剧气氛达到高潮,让很多观众又一次热泪盈眶。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3 21:19
目录
概述
横幅诞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