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共汽车
交通工具
小公共汽车(Minibus)是上世纪80年代,招手即停、就近下车的交通工具。
发展历史
1984年,北京市公交公司为弥补主要公共线路运力不足,遂利用红叶中型客车投入营运工作。其服务特色为“招手即停,就近下车”。
2000年9月1日,学院路、成府路、万泉河路三条繁华街道的小公共汽车率先撤出。9月25日,小公共汽车撤出包括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在内的五条重要道路。由此,北京小公共开始撤出城区繁华路段。
2001年1月1日,北京市重新招标规划线路后开通的第一辆小公共——小3路驶上新旅程。5月18日结束的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上,《北京市小公共汽车管理条例》获得通过。12月1日,在三环路运营的302、300、323路等800多辆小公共汽车停止运营。12月15日,北京市所有小公共汽车临时线路全部取消,最后的1600辆小公共也转到不通公交车的小区或郊区运营。取而代之的是经过统一规划和招标后开通的79条小公共线路。
最新修订时间:2021-10-25 23:5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