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山育林研究
1994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封山育林研究》是1994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化成、郑均宝。
内容简介
本书对封山育林的理论基础,封山育林的主要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等作了较深入的探索。内容包括河北天然林的分布和类型,人为干扰与封山育林,封山育林与天然更新,封山育林与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封山育林与森林凋落物和土壤养分,封山育林与风景资源和经济效益,封山育林规程,封山育林的组织和管理等。
作者简介
徐化成, 森林生态学家。奠定了中国林木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础, 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林木种子区划工作; 开拓了森林干扰生态学的研究; 并率先进行了景观生态学研究, 出版了《景观生态学》; 提出和论证了中国生态林业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主编了中国第一本《森林生态学》通用教材。
1929年10月25日 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后蒲泊村。
1948-1950年 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学习。
1950-1953年 在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和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系学习。
1953-1971年 在北京林学院森林学教研组任教。
1969-1977年 在河北林业专科学校生态造林教研组任教。
1977-1985年 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任引种研究室副主任、种子研究室主任和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徐化成、刘先银等(1991~1993),在我国首次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山海关林场封山育林40年来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封山育林后,景观要素类型的主要变化是斑块的破碎、消失、合并、扩大或缩小;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森林岛数目增加,总面积加大,形状指数降低。徐化成、刘先银等(1994)则是林业工作者中较早将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到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学者。
主要论著
1 徐化成.森林学(上、下册).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61.
2 徐化成, 郑均宝.河北承德地区油松天然更新的研究.林业科学, 1963, 8(3): 223~237.
3 徐化成.华北低山区侧柏混交林林学特性的研究.林业科学, 1978, 14(3): 21~30.
4 徐化成, 易宗文.华北低山区土壤水分季节变化以及与林木生长的关系.林业科学, 1979, 15(2): 97~104.
5 徐化成, 孙肇凤, 郭广荣。油松天然林的地理分布和种源区的划分.林业科学, 1981, 17(3): 258~270.
6 徐化成, 郭广荣.油松生物系统学的研究.林业科学, 1982, 18(3): 225~236.
7 徐化成, 孙肇凤.油松种群地理分化的多变量分析.林业科学, 1984, 20(1): 9~17.
8 徐化成, 唐谦.油松地理变异的初步研究.北京林学院学报, 1984, (2): 57~72.
9 徐化成, 唐谦.油松气候生态型的研究.林业科学, 1986, 22(1): 10~20.
10 徐化成.油松不同生态型适应性的研究.北京林学院学报, 1987, 9(1): 111~123.
11 徐化成, 唐季林.油松种子发芽生态学和种源的关系.林业科学, 1989, 25(6): 57~72.
12 徐化成.林木种子区划.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13 徐化成.美国新林业学说的理论和实践.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1,
13(4): 105~111.14 徐化成, 唐谦, 李长喜.油松不同生态型在京西不同海拔高度的生长表现.林业科学, 1991, 27(6): 582~588.
15 徐化成.林业的目标、原则和发展道路.世界林业研究, 1991, 4(1): 29~35.
16 徐化成.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比较评价.世界林业研究, 1991, 4(3): 50~56.
17 徐化成.油松地理变异和种源选择.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18 徐化成.关于人工林的地力下降问题.世界林业研究, 1992, 5(1): 66~73.
19 徐化成.油松.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20 徐化成, 杜亚娟.兴安落叶松落种量和幼苗发生动态的研究.林业科学, 1993, 29(4): 298~308.
21 徐化成, 范兆飞.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年龄结构动态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1993, 4(3): 229~233.
22 徐化成.森林的价值观.世界林业研究, 1993, 6(4): 14~20.
23 徐化成, 郑均宝.封山育林研究.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24 徐化成, 范兆飞, 王胜.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林木空间格局的研究.生态学报, 1994, 14(2): 155~160.
25 徐化成.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原始林景观结构的研究.见: 盛炜彤, 徐孝庆主编.森林生态学会论文集.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117~121.
26 徐化成.景观生态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27 徐化成, 班勇.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种子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其种子库的持续性.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1): 28~34.
28 徐化成, 李湛东, 邱扬.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火干扰历史的研究.生态学报, 1997, 17(4): 337~343.
29 徐化成, 郑均宝, 秦勇等.关于生态土地分类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问题.林业科学, 1998, 34(1): 1~8.
30 徐化成.中国大兴安岭森林.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编辑推荐
森林景观的研究其内容包括森林景观结构、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森林景观动态及群落生态效应、森林边际效应及动态、森林景观格局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森林景观生态研究是我国开展景观生态学研究较早的领域之一,研究工作也卓有成效。彭小麟于1991年就提出森林景观中的边缘效应影响问题;而徐化成(1994)、刘先银等(1994)则是林业工作者中较早将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到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学者。之后,以郭晋平等人为代表的课题组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森林景观动态及其群落生态效应的研究》首次对森林景观生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也是我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臧润国等(1999)则主要探讨了森林斑块动态与物种共存机制及森林生物多样性问题。此外,马克明等(1999~2000)对北京东灵山地区的森林景观格局、森林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刘灿然等(1999~2000)对北京地区的植被景观斑块特征等也都作了一些颇有意义的探索。1995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了徐化成主编的《景观生态学》教材。1996年5月又于北京举行了“第二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在会议召开的同时,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1998年又在沈阳成功举行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景观生态学国际会议”。可以预见,景观生态学在我国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专家评述
《我国封山育林研究进展》:徐化成、刘先银等(1991~1993),在我国首次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山海关林场封山育林40年来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封山育林后,景观要素类型的主要变化是斑块的破碎、消失、合并、扩大或缩小;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森林岛数目增加,总面积加大,形状指数降低。封山育林后的24年间(1954~1978),灌草群落向灌木林、天然林等转化十分明显;24年以后(1978~1991),裸岩向其他类型的转化显著;裸岩优势度值下降,总面积减小。这一研究定量地阐述了封山育林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过程,揭示了长期封山育林可使景观森林化这一必然趋势。白育英(2000)通过26年封育与封育前对比,即通过航测相片的对比发现:无论从林班的总体或某一小班看,总趋势是幼龄林形成近熟林,疏林形成密林,散生林形成疏林或密林,灌木林地和宜林荒山经人为造林措施形成人工林,林分面积增大,林木胸径增粗,活立木蓄积增大。
徐化成、刘先银等,研究表明,经过40年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该林场的森林覆盖率由7.8% 提高到74.7%。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来源于天然林(主要是油松林、槲树林、椴树林)面积的扩展,灌草群落、天然林地向天然林的转化以及人工造林,其中封山育林使森林覆盖率提高52,人工造林提高14.9。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及中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徐化成(1994)、刘先银等(1994)则是林业工作者中较早将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到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学者。
研究目录
1.安徽省马尾松人工林气候生产潜力的初步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1989年 第02期
2.大蜀山马尾松人工林晴天太阳辐射光谱及光能利用率的研究 中国农业气象,1994年 第01期
3.山海关林场油松-槲树林种群结构的研究 中国林学(英文版),1995年 第01期
4.中国的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 国土绿化,1995年 第05期
5.生态平衡生态演替 森林与人类,1996年 第01期
6.师心吐蕊──记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画家李春海 中国林业教育,1996年 第04期
7.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 国土绿化,1996年 第05期
8.防治血吸虫病的新路 国土绿化,1997年 第02期
9.国画名家联袂作画庆回归 今日中国(中文版) 1997年11期
10.来自绿色的呵护 生态经济,1998年 第02期
11.垃圾处理要从源头治理 中国林业,1998年 第10期
12.生物克隆繁殖的基因逐步缺失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13.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突出成果 中国林业,2003年 第14期
14.传承森林文化 提升林业品牌 中国林业,2004年 第09期
15.关注森林 绿我中华——全国书画大赛随笔 绿色中国,2004年 第21期
16.诗书话生态 翰墨结友谊 绿色中国,2004年 第23期
17.关注森林 凝注笔端 森林与人类,2004年 第11期
18. 茶:“清醒文化”的代表 绿色中国,2005年 第01期
19.青翠竹藤编起中国结——国际竹藤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绿色中国,2005年 第03期
参考资料
文津搜索.国家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5 14:2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