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禅寺
宋时道远禅师的道场
寿宁禅寺,为宋时道远禅师的道场。
发展历史
寿宁禅寺始建于宋朝,原名通济庵,为宋时道远禅师的道场。原址在湖北省应城市城北七星桥附近,屡遭洪水泛滥,冲毁于明朝万历年间,迁至城北倒口地改名寿宁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移建于城东门外,寺庙自宋到清十分兴旺,寺内仅花园占地数千平方丈,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千人。每年香客数以万计。
一九三二年八月,原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次长蒋作宾先生(应城籍)和国民政府湖北省财政厅长李子宽先生(应城籍),分别从浙江、西藏引入佛经一百八十六箱,和大藏经一部,藏于“寿宁禅寺”。一九三五年,经当时省佛协批准,“寿宁禅寺”具有“传旗受戒”之资格。
一九三八年,应城沦陷,日寇践踏“寿宁禅寺”,僧众星散,藏经本遭污损,幸得当时曾在寿宁禅寺修持的“白圣上人”将未损部分藏经虔诚整理,将整好的部分藏经运往台湾。
一九九五年,经应城市市政府批准,在离城区四公里的烧香台修复“寿宁禅寺”,感十方信众,广结善缘,佛教事业渐渐振兴!
主要殿宇
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慎重其事,于一九九八年秋欣然挥毫,题名:“寿宁禅寺”。几年来,在省市有关领导的支持下,特邀专家对“寿宁禅寺” 考察论证,精心设计,按丛林格局统筹规划,拟建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禅堂、法堂、罗汉堂、念佛堂、大士阁、千佛塔、白圣长老纪念堂及白圣塔、昌老读经馆、藏经楼、大寮素菜馆、钟鼓楼、六角亭、山门、围墙、牌坊等等。
应城市乃“白圣长老”之故土,“寿宁禅寺”是“白圣长老”祖庭道场,为恢复祖庭,再现昔日庄严,古往今来沾佛力加被、前任和现任住持“上印下素”老法师、众法师们的艰辛创业、十方信众社会贤达护持,现已建成大雄宝殿、三圣殿、千手观音殿、千佛殿、念佛堂、天王殿、寮房、客堂、斋堂、等等,建设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
参考资料
湖北应城市寿宁禅寺.应城网.2009-12-22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3 10:51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