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贬值
经济学术语
对内贬值,是货币趋势的一种现象,可简单理解成国内的通货膨胀。比如人民币,就面临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境地。
人民币对外升值,就拿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来讲,自汇改以来美元汇率从2006年以前的1:8,升值为1:6.48,升值幅度达20%,特别是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这一年时间,升值幅度达5%,即,原先要8人民币才能买1美元的东西,只需花6.48人民币就能买到了,即所谓的对外升值。
人民币对内贬值,可简单理解成通货膨胀,即人民币针对国内的购买力在下降,而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在国内还存在另一种现象叫实际负利率,实际负利率,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利率(通常指一年定期存款)。这种情形下,如果你只把钱存在银行里,会发现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这就是所谓的存款实际收益为“负”的负利率现象,通俗地讲即物价上涨的速度(CPI)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即资金增值的速度小于资金缩水的速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7-22 06:2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