寤后
清代沈瑾学诗作
《寤后》是清代画家、诗人沈谨学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梦中得句十分欢,寤后①沉思记不完。
灯穗②小于红豆子,一窗风雨半床寒。
作品注释
①寤:睡醒。
②灯穗:灯心余烬结成的灯花。
作品鉴赏
文学史上流传着许多古代诗人为推敲词语,觅得佳句而绞尽脑汁的佳话,而灵感有时竟然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悄悄潜入诗人梦中,以至产生“梦中得诗”的现象。清代诗人沈谨学的这首诗就生动描述了自己的这种经历。首句奇句突起,记述了梦中情境。诗人在睡梦中突然灵感来袭,茅塞顿开,想出了若干佳句,平日里冥思苦索无收获,如今却得来全不费工夫。所以,诗人用“十分欢”三字,鲜明表达了自己文思泉涌时喜出望外的心情。次句则记述了醒来后的情况。由于喜不自胜,诗人从梦中惊醒了。他努力回忆沉思,想把梦中得到的佳句全部记录下来。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天性的意识部分既不能预示灵感的来临,也不能预示灵感的离开。”(雪莱)灵感像一位来去匆匆的不速之客,“神理凑合时,自然拾得”,“才著手便煞,一放手又飘忽去。”(王夫之)因此,诗人沉思良久,方才梦中所得的那些佳句还是记不完全了。无怪乎苏轼会发出“作诗火急追忘逋,清景一失后难摩”的感叹。前两句诗,既鲜明表现了诗人梦中得句时由狂喜而沉思而惋惜的感情起伏,又真实反映了灵感所具有的偶然性、突发性及短暂性的特征。末两句诗,移情于景,以景结情,更是耐人寻味。诗人正为“记不完”而惋惜时,灯油却快熬干了,那残灯的灯花比一粒红豆子还显得微小,寒风冷雨由窗外扑入室内,以至屋里除了诗人刚睡过的半边床铺尚留余温外,到处冷气飕飕,连另外半边床也是寒冷的。由此可见诗人生活的清苦孤寂,也可想见诗人做梦之前,必是伴着一盏青灯,寒窗苦吟,直到夜深倦极,这才打了一个盹。而方才梦中得句的灵感,正是诗神缪斯对于夜以继日地苦心追求者的酬报。诗人以哀景写乐的手法,真实表现了旧时代读书人的酸甜苦辣。
作者简介
字诗华,又字秋卿。清代画家、诗人,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娴吟咏,以家境落拓,为人佣耕而歌献自如。善画兰。著《沈四山人诗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2:2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作品鉴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