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隅点地梅
报春花科点地梅属植物
察隅点地梅(Androsace zayulensis Hand.-Mazz.),生长于中国西藏察隅地区而得名,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海拔3700--4000米的山区。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莲座状叶丛着生于根出条上,有时间距极短,相互邻接,下部的叶丛枯萎,变褐色,但不凋落,使根出条呈柱状;有时叶丛疏离,根出条节间长可达2.5厘米,褐色,无毛。植株由多数根出条和叶丛紧密排列成高和直径各约10厘米的垫状体。叶稍呈两型,外层叶舌状,边缘具少数长睫毛,早枯,变褐色,内层叶较外层叶约大2倍,菱形,长可达6毫米,先端钝,基部稍扩展,无柄,质地厚,苍绿色,两面密被极短的硬毛,中肋宽,在背面稍明显。花葶短于叶丛,顶端具2-4花,与花梗苞片均被极密的短硬毛;花梗长3-5毫米,果时弯拱展开;苞片长圆形,比花梗短1倍或有时与之近等长;花萼长约3毫米,分裂达中部以下,裂片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无脉纹;花冠(已枯萎)紫色(?),直径约4毫米,稍带肉质,裂片近倒卵状长方形,先端微凹,喉部具环状突起。蒴果稍长于花萼。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650-3950米的向阳的石灰岩石壁上。
分布范围
产于西藏东南部。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参考资料
察隅点地梅.植物智.
察隅点地梅.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
察隅点地梅.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4 10:3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