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学会是中国非官方的行动型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于2009年10月由时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博士发起创办,总部设在河北省
尚义县察哈尔牧场,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山西、山东、杭州、拉萨、成都,柬埔寨金边和非洲毛里求斯均设有办公室,并在韩国首尔与
延世大学合作设有“延世-察哈尔中心”,在澳门与
澳门城市大学合作设有“澳门城市大学-察哈尔中心”。
发展历史
2009年
12月27日察哈尔学会在总部察哈尔牧场举办欢迎晚宴,欢迎来访的
西藏大学“走出雪域看内地”参访团一行。
12月26日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参加十一届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开幕式。
12月25日—1月3日察哈尔学会赞助
西藏大学“走出雪域看内地”活动,帮助师生到祖国内地的北京、河北、广东等省市参观学习,对藏大学子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
10月23日察哈尔学会获准注册成立。
2010年
12月30日下午
柯银斌秘书长参加北外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公共外交的回顾与展望”
12月29日下午韩方明主席在北京会见韩国电视台MBC主持人方贤珠女士,并就开展公共外交,促进两国国民了解和国家形象传播等问题接受了方贤珠的采访。
12月28日柯银斌秘书长受邀参加了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在京举办的“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12月26日韩方明主席在北京出席
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亚非协会)2010年年会暨换届大会,当任亚非协会顾问。
12月26日柯银斌秘书长受邀参加了由
上海市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形象与城市文化创新战略研究基地”承办的“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北京研讨会”。
12月18日韩方明主席在东莞出席由光明日报与中共东莞市委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
12月13日韩方明主席在澳门向洪朝辉博士颁发学会高级研究员聘书。
洪朝辉博士是
美国普渡大学(凯优曼校区)历史学终身教授、普渡大学(西拉法耶特校区)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并担任普渡大学(凯优曼校区)首席研究官、主管科研与专业发展的副校长(Associate Vice Chancellor)(2005-2010)、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12月10日—13日由印度驻华大使馆主办,
GBD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承办,察哈尔学会协办的“中印文化节”在北京桥艺术中心拉开帷幕。这场为期4天的文化交流活动是2010年庆祝中印建交6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出席开幕式的有近400名中外各界嘉宾。
12月9日柯银斌秘书长、赵可金高级研究员、谢婷婷研究员会见
美国埃默里大学Semetko教授
11月21日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柯银斌秘书长参加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主办的公共外交国际研讨会
11月17日韩方明主席向唐小松博士颁发学会高级研究员聘书
11月13日韩方明主席、柯银斌秘书长参加北京大学中国与东南亚国际关系60周年学术研讨会。
11月12日由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和察哈尔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公共外交:话语权视角”研讨会在京举行。
10月19日柯银斌秘书长、洪宏研究员出席“机遇·挑战、互利·双赢”——后危机时代中非经济技术合作前景展望国际会议
10月8—10日“察哈尔公共外交研讨会-上海2010”在上海宝山区罗店镇北欧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全国政协外委会主办、察哈尔学会承办的又一项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重大工作。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政府相关部门官员、跨国企业与媒体代表、专家学者等10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全国政协常委、外委会副主任、
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万学远主持开幕式,全国政协常委、外委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主持闭幕式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给本次研讨会发来贺信。王刚副主席说:这次会议作为全国政协外委会主办、以推动公共外交发展为宗旨的专业研讨会,首次以“传播中国国家形象”为主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在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通过公共外交来实现国际新秩序的背景下,对促进我国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月29日韩方明主席向刘亚伟博士颁发高级研究员聘书
9月28日柯银斌秘书长拜访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麦道伟参赞,颜琳博士陪同。
9月11日柯银斌秘书长参加
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公共外交国际论坛(2010)暨第三届外交官论坛”。
8月21日察哈尔学会向四川若尔盖县郎木寺赠送TCL大彩电两台
7月26日柯银斌秘书长参加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宗教的现状与走向”研讨会。
7月10日柯银斌秘书长参加清华大学“软实力与中国公共外交”研讨会
4月15日凤凰网与察哈尔学会签定战略合作协议
3月2日由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办、察哈尔学会承办的《公共外交通讯》季刊正式出刊,并获批成为两会委员和代表的参阅材料。
2月24日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拜访驻澳部队王司令并会见驻澳特派员公署卢大使。
2月8日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与基辛格事务所雷默先生会谈,就中美两国之间的公共外交交换了意见。
2月3日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应邀出席中国经社理事会中非经济技术合作小组成立与非洲驻华使节新春联谊会。
1月20—26日应日本外务省的邀请访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问日本国会。
1月6日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应邀出席“亚运中国行”北京宣传文化活动。
组织体系
察哈尔学会下设全国理事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国际传播委员会(文化与和平委员会)、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及秘书处、新闻与公共事务部等机构。
全国理事会
理事会由中央、省(市)级大型企业及领导者;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及商会领袖;所在行业的知名大中型优秀企业及企业家;获得各类荣誉称号的企业及管理者;在业界享有良好信用和声誉的发展型企业及运营者构成,推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中外企业家、思想家、外交家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
国际咨询委员会
委员由中外具有较高声望的国际政要和前政要,国内外交、外事和对外传播等方面的退任高官,著名学者、传媒和非政府组织高管出任。
文化与和平委员会
文化与和平委员会(国际传播委员会)委员由国内外文化传媒界标杆性的资深媒体人、文化界名流、艺术家和学者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影星成龙担任联席主席。
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
委员由外交家、学者和企业家构成。
秘书处
秘书处负责学会各种日常运作的事宜。资深外交官张建国大使担任学会秘书长。
新闻与公共事务部
学会的新闻发布机构、媒体关系服务机构和政府事务、商界关系服务机构。
察哈尔-延世中心
中心是学会实践我国智库“走出去”国际战略,与韩国延世大学合作设立的学术机构。中心的成立受到韩国国会、政府和执政党的支持,是重要的中韩关系和半岛和平研究平台。
澳城大察哈尔中心
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察哈尔学会于港澳地区首家研究分支机构建立,作为领先的行动型智库,学会冀通过与港澳大学及相关学术机构合作,积极有效地开展葡语系国家相关公共外交活动。
研究团队
察哈尔学会拥有一支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著名学者组成的强大研究团队。
中联部原副部长
于洪君担任首席研究员,前驻韩国大使
邱国洪担任东北亚事务首席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国际合作)
刘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王义桅、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院长
罗林、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贺文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翟崑,外交学院教授熊炜,清华大学教授
达巍,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巍、前任驻尼泊尔武官成锡忠等多位知名学者担任高级研究员。
研究中心
察哈尔学会设有八个研究中心,分别是: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半岛和平研究中心、冲突与和解研究中心、城市外交研究中心、喜马拉雅区域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地方外事工作研究中心。
主要职能
察哈尔学会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独立思想库。为政府的重大外交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创新思想,影响政策和舆论;为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社会公众之间构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协助决策者增强对国际发展趋势的理解,有效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增强世界各国之间的互相理解,加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上的国际对话与合作。
在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的世界,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中的重要成员,中国与世界也将面临全新的关系。理性地研究中国与世界关系中的外交与国际关系重大问题,提出和平发展、和谐共生的建设性思想与方案是学会的任务。
集中国非官方思想力量而为。在外交与国际关系问题研究中,非官方的思想和智慧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汇集这些思想和力量,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建言献策是学会的工作目的。
致力于搭建官方决策、非官方思想和主流传媒的交流平台,通过人员交流、组织合作、文章发表、
研究报告、
出版物和公开活动,为官方提供决策支持,为公众提供新理念和新思维是学会的工作方式。
使命
为中国和国际社会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思想产品,推动中国与世界全新关系和秩序的建立,以和平发展、和谐共生为终极追求。
我们的思想产品主要分布在三个层次:
以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为基础
以外交与国际关系为核心内容
以国家大战略为最终形态
愿景
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国际社会中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
我们将通过两个五年规划来实现这个愿景:
2010—2014年,从中国公共外交的早期推动者成为全球公共外交的核心机构之一;
2015—2020年,从全球公共外交的核心机构成为国际社会中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
战略
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引资,与合作机构与人士共同进步和成长。采取这种“合作共进”的战略,来实现愿景和使命。
与官方机构的“委托/承办”合作,以我们的资源和能力优势承办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委托的项目或工作,在官方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完成委托项目和工作。
与学术机构的“人员/嵌入”合作,吸引学术界优秀人才加入
学术委员会和研究团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多种嵌入方式参与学术研究与传播活动。
与传媒机构的“内容/传播”合作,向传媒机构提供或合作开发具前瞻性的思想和内容,逐步扩大学会在中国和国际社会中的舆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