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岩
知名山洞
寒岩,天台山大洞,称“寒岩洞天”。高15米,宽48米,深78米,旧名拊石洞,因为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洞中书有“潜真”二字,而改名“潜真洞”。唐代闻名国内外的白话隐逸诗人寒山子曾长住于此,洞前有寒岩寺遗址。寒岩洞口有“龟”、“蛇”相守,是天然岩石生成。尤其是石蛇,大如粗柱,从地下钻出,翘首望天,像极了。洞口有块大石,称“宴坐石”,是寒山子宴坐之处。
“寒岩夕照”
寒岩洞右半山上,两崖对峙,中架一石桥,桥洞高五六米,桥下冬夏无水,故称旱石梁,又称“鹊桥”。洞左侧百步处,峭壁如嶂,高约百米,一挂飞泉飘洒,似珠似沫,时疏时密,夕阳映照其上.珠沫闪闪烁烁。特别是阵雨过后,彩虹挂在岩壁间,使人眼花缭乱。这就是“寒岩夕照”的来由。
“三胜”
明岩,在“寒岩洞天”东北部背面的山腹中,夙以“三胜”闻名遐迩:一是“五马影”,二是“螳螂钓蟾”,三是“和尚背道士”。“五马影”在明岩“寒拾二大士纪念塔”南面的岩壁上。这方岩壁,高约8米,宽约5米,平面如削,壁上的五匹马痕迹姿态各异,是由岩纹自然造成的,但人们宁可相信它们是台州太守闾丘胤五快骑追赶寒山子而留下的遗迹。“五马影”旁有一座巨岩,拔地参天,状如圆柱,高40余米,周圆20。多米,四面凌空。岩顶长有苍老灌木,无路可登,远远望去像直立的螳螂。以前有一株古藤,从岩顶的老树上直挂到匐伏在柱岩下的一块形如三脚蟾的大岩石上,故称“螳螂钓蟾”。可惜这根古藤,四五十年前被砍掉了。“和尚背道士”在入口处左侧山崖上,像一位戴着僧帽的和尚背着一位头顶上盘着发髻的道士,其头、肩、手、身、腰等部位非常相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18-08-10 05:22
目录
概述
“寒岩夕照”
“三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