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煤带
在同一聚煤坳陷或聚煤盆地中同一时间单元内聚煤作用相对富集地带
富煤带是指在同一聚煤坳陷或聚煤盆地中同一时间单元内聚煤作用相对富集地带。在不同类型的盆地中,富煤带的表现形式存在一定差异,可以是厚到巨厚煤层分布地带,也可以是总厚度较大的许多单个煤层分布地带。
简介
富煤带是聚煤盆地中含煤相对富集的部位。其范围可根据煤层厚度等值线的轮廓圈定,富煤带内部煤的聚积并不是均一的,常有一个以上的聚煤中心。与聚煤盆地的总面积相比较,富煤带在聚煤盆地中所占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却可能占有盆地内煤储量的大部分。例如,辽宁省早白垩世铁法盆地的富煤带,其面积仅占盆地总面积的1/20左右,而储量却占盆地总储量的1/2以上;中国南方二叠纪的主要富煤带在贵州省西部和云南省东部的部分地区,其主要部分为六盘水煤田,煤储量却超过南方12省其他地区二叠纪煤储量的总和。因此,在沉积盆地中圈定和预测富煤带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形成条件
富煤带形成于沉积盆地中有利的古地理环境与古构造条件的叠加部位。富煤带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①海成湖泊的三角洲,大的富煤带皆形成于废弃的三角洲平原上;
②冲积平原,特别是曲流河两侧的泛滥平原,当河流决口或改道后,原河道旁侧的泛滥平原可形成面积广大而稳定的沼泽化地区;
③有障壁沙坝保护的滨海平原;
④扇前洼地;
⑤浅水湖盆沼泽化区等。
此外,还需要具备有利的、能保证造成成煤植物繁茂生长的古气候条件和古构造条件。
形成原因
富煤带的形成是古地理和古构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可通过沉积相组合、含煤岩系厚度和旋回结构等方面分析加 以揭示。
适当的沉降速度,即当泥炭的堆积速度与基底沉降速度长期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才有利于原煤层的形成。统计分析表明,富煤带的范围与盆地中适当的地层厚度范围相吻合。地层厚度过大(即沉积过快)与地层厚度过薄(即沉降过慢)的地区,均不利于富煤带的形成。
富煤带的分布受控于聚煤盆地中的古地理和古构造单元的分布格局。同一聚煤盆地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富煤带,如狭长的地堑式断陷中富煤带呈串珠状或雁列状分布于扇间洪泛洼地中,而每个富煤带又与一定的低一级别古构造有关。
形成过程
富煤带的展布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因为断陷盆地聚煤作用的重要特征是煤层厚度大,横向变化快,富煤带的分布受沉积体系分布和古构造活动的双重控制(李思田等,1988)。如图1所示为阜新盆地切过富煤带的横向剖面,由该剖面可以看出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煤的富集特征可明显的分为三个带,即向盆地边缘的煤层急剧分叉带,向盆地中心的煤层缓慢分叉带和它们之间的煤层合并带。在煤层的急剧分叉带,煤层迅速分叉变薄,并与盆缘的扇三角洲前缘指状砂体频繁交替,煤层层数多,但厚度较薄,基底的沉降速率和沉积物的堆积速率较快;在煤层缓慢分叉带,煤层主要与河道透镜状砂体和浅湖细碎屑沉积交替,煤层分叉程度较低,煤体形态和厚度的变化梯度较小,煤层层数和煤层厚度中等,基底的沉降速率和沉积物的堆积速率较煤层急剧分叉带慢,该带宽度通常 >1~2km;在煤层合并带,煤层层数少,单一煤层厚度大,煤层结构简单,基底的沉降速率较慢,为相对较稳定的古隆起区,基底的沉降与泥炭的堆积保持相对稳定的补偿状态,该带宽度通常 1~2.5km,构成了明显的富煤带。
典型事例
右表明阜新盆地海州组太平上段沉积体系和富煤带分布特征,富煤带总体分布于盆地中部,并与盆地展布方向一致,并由南往北煤的富集特征又可明显地分为三个区。这主要由于在整个海州组沉积时期,城南和伊玛图地区的盆缘扇活动最强烈,两侧的粗碎屑沉积复合体时常在这里对接(图2a)。
因此,将盆地分隔为三个聚煤条件不同的分区,由北向南依次为新邱区、海州 -东梁区和艾友 -清河门区。在这些分区的中央带,除网结河道沉积物较粗外,河道间湿地主要为细粒的碎屑沉积和煤,湿地沼泽化和河道废弃可以形成分布面积广、持续时间长的泥炭沼泽,因而形成巨厚煤层(图2b)。
由此可以看出控制海州组煤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如下两个方面:
(1)古环境条件是控制聚煤的直接因素。在由横向冲积扇、扇前辫状河和纵向网结河系统组成的沉积体系中,地形平坦,坡度较缓的网结河冲积平原是有利的聚煤场所。河道之间或河道边缘的湿地沼泽化、浅湖淤浅和河道废弃都可能转化为持续时间较长的泥炭沼泽,形成厚煤层。但靠近盆地边缘冲积扇的活动会干扰甚至破坏稳定的聚煤环境。
(2)在断陷盆地中,聚煤作用除了与古环境因素有关外,还受古构造因素控制。在泥炭堆积过程中,只有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时期,才能保持泥炭堆积和基底沉降的平衡,更重要的方面是在盆地演化过程中,各阶段的古环境配置受古构造运动,特别是盆缘断裂活动性的控制。海州组时期各阶段横向上环境分带和纵向上的分区性与断陷盆地的同沉积构造格架密切相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0 21:55
目录
概述
简介
形成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