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滩村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下辖村庄
富滩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曾属吉水县)富滩镇东南方向直线距离3.5公里处,螺滩水电站下游。是江西最大的独姓村庄。富滩村因其规模之大,独姓率之高而被世人所惊奇。追溯其源,富滩原名附滩。因泷江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村庄,且靠富滩村一面全是沙滩而得名,近代才慢慢改称富滩。
村庄概况
全村皆为郭姓,且村庄有近千户人口,人口达5000人之多,密集分布。并且其村内保留了大量古屋建筑,精美的祠堂,醇厚的风俗,近年逐渐被世人所知。特别是其祠堂建筑,堪称中国南方明清时代建筑的典范。另外,因富滩村属于赣中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大量村民从军入伍,涌现出令日军称为“老虎团”的团政委郭猛和省部级高官郭光洲等革命先烈,为红军初期及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理位置
富滩村位于青原区富滩镇中部,距离镇政府5公里,距离青原区、吉安市25公里。交通方便,水路畅通。富滩村全村被泷江水蜿蜒环抱,背靠大山,由富滩大桥、棋盘石两座桥梁通入村内,形似半岛。
独姓村之最
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的富滩村,是2003年由垂裕、仁孝、世德三个村合并的行政村。而在此之前,富滩本是一村,这次行政区划的改变无非是还原了当初的富滩村。从富滩镇的命名来看,我们可想而知富滩村在其中的规模与影响力。富滩村除临近一个小村庄的李姓人外,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八为郭姓。截止2010年,富滩村现有农业人口近千户,人口数在3400多人,加上近几十年富滩村因人口总数过大,不得不分流到附近的郭姓族人,以及该村在外工作的城镇户口人数,总量超过5000人之多,占富滩镇总人口的1/5,并呈连年增长之势,堪比中等规模的城镇。像富滩村郭姓那样高度聚居且独姓率之高的大村在当今的中国也是十分罕见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富滩镇时为富滩乡,归吉水县辖,那时吉水有这样说法——“大村上有富滩郭家,下有谷村李家”。新世纪初划归青原区后,富滩改为镇级区划,富滩村仍是独姓村之最,在省、市范围内,富滩郭家依旧还是“大哥大”。
垂裕堂
郭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源远流长、人口较多的一姓氏。唐“汾阳王”郭子仪及其后裔从郭姓发源地太原繁衍迁徙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据富滩村郭姓族谱记载,富滩郭姓自北宋神宗年间从古金陵南京迁到这里,已有960多年历史了,可谓千年古村。从村四周密密匝匝上百棵古樟包围该村,就可见证其肇基年代之悠久。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便是,在富滩村中便有大小祠堂几十座,为世所罕见。全村有“一本堂”总祠,下分世德堂、仁孝堂、垂裕堂三个大堂。各大堂中又分数量不等的小房,即为私祠。这几十座祠堂不但建筑风格各异,别具特色,且都有各自的堂号名,以及刻有嵌了发祥繁衍地和祖训的楹联,而其中祖训最为鲜明的当属垂裕堂。“垂令典以传家敦崇三物,裕后昆而兴学原本六经”,气势恢宏,对仗工整,可见其祖开辟之时的族规严律和对后嗣的殷切希望。富滩村中的祠堂建造历史悠久,大都保存完好,尤其是仁孝堂。仁孝堂始建600多年前的明朝永乐年间,后几经增置、改造、修葺,日臻完好,但到清光绪末年遭受火灾,次年才重修成现在这个规模,上世纪末又进行了一番修整。现在的仁孝堂恢弘典雅,高大雄伟,前檐檐面倾斜,分三大块面,中间大两边小,分别由近百幅镂雕图案组合而成。古色古香,巧夺天工。世德堂、垂裕堂也各具风韵,古风淳朴,气势如虹。三大祠堂各自占地在1000-1300多平方米之间,前中后三厅堂最大可摆设七八十桌酒席,可同时供几个家庭置办筵席。
淳风厚俗
富滩村因其肇基年代久远,历史厚重,且改革开放以前长期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至今仍保留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富滩村的族谱和字辈。
修谱
每年正月,村里都会在各自堂号里修订族谱,记载上一年人口出生、死亡、迁徙的具体情况。每隔十年,各自分堂会把这些年族谱的记载更新汇入宗谱进行汇编整合,当地人称之为“修谱”。如此,我们翻开其族谱,就能准确的了解从古至今富滩村的具体情况,人口流动,迁徙,认祖归宗等等。所以,从富滩分流出去的族人在每隔数年便会回到村中进行族谱归宗仪式,传承血脉根系。
字辈
堂号字辈亦是富滩村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证。富滩村分三大堂,分别是垂裕堂、仁孝堂、世德堂,每个大堂又分为数量不等的分房,当地人称为“房下”。其实就是小堂号。当地人对男丁的出生取名有相对的限制,必须根据族谱上记载的字辈进行取名,首字为姓,第二字为辈,第三字则为名。比如垂裕堂的字辈为“发祥景烈光,圣贞昌永惠”。则取名样式为郭光某、郭烈某,以此类推,每隔一辈,字辈依次往后,一轮取完,则轮回取字。然而更令人惊诧的是,一般中国其它地方也讲究字辈,但是对第三字则无要求。而富滩村的取名对第三字亦有严格的要求,当地要求第三字必须偏旁部首相同。比如这辈为三点水偏旁,则全部得取用三点水的字为名。是为传统的无缝继承。
元宵舞龙
富滩村自古就有在元宵佳节舞龙的习俗。每到正月十五,村里便会举行舞龙活动。据当地人介绍,当初三个大堂都有各字的舞龙队。后面不知是什么缘由,只剩垂裕堂还保留了自己的舞龙队进行舞龙项目。垂裕堂的舞龙队跟中国其它地方不一样。他是由垂裕堂七个分房组成,每个房一条龙,加起来是七龙共舞。而且舞龙的人必须是男丁,女性不能参加。舞龙形式也与中国其它地方不一样。它的时间全部安排在晚上,正月十五元宵晚上,首先是在各堂号整装,然后向总堂垂裕堂集合,接着游走富滩三方,先进宗堂一本堂参拜,接着进入各大堂祠堂参拜,然后返回总堂,再回各自分堂。途径各处,村民鞭炮锣鼓相鸣,场面甚为壮观。正月十六晚上,他们则要跋山涉水前往他们的祖宗陵园拜谒,登临当地的圣山,在圣山顶上进行烟火表演,方圆几十里的村庄在每年的十六晚上都能看到富滩村山顶的灿烂烟火表演。虽然行程遥远,山高水险,甚为劳苦,但是当地的这个传统依然没有改变,被保留延续下来。
千年古樟
在富滩村的村周围,被整片樟树林环绕包围,郁郁葱葱,煞是壮观。其中最为古老的当数棋盘石的三颗古樟树。每颗直径4米,树大根深。据人们介绍,该村肇基之始,这几颗樟树便已经存在,可想其树龄至少有千年历史了。树内中空,即使是成年人,也可在树内进进出出而毫无拥挤之感。
富滩名人
郭猛原名郭光昭,江西吉水富滩人,1913年生。
192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郭猛留在湘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任第三大队政委。抗战爆发后,随粟裕将军挺进苏南敌后。
1938年在卫岗(南京)一战中,率部击毙日军30余人,其中土井少佐、梅村大尉当场丧命,震惊沪宁。后任丹北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一支队政委。
1940年任一支队二团政委,渡江北上,在黄桥战役中率部主攻,大获全胜。10月在大丰白驹狮子口与黄克诚部南下的八路军会师。
1941年春,郭猛任新四军一师二旅四团团长兼政委,转战盐阜地区协助建立抗日根据地,先后参加了东台、盐城、上冈、兴化等地的反扫荡战斗。
1941年9月16日率部攻打秦南仓日伪据点,击毙日军小队长伊达正芝,缴获机枪四挺,步枪150多支,俘敌160余人。第二年,又在丁家垛、古殿堡等地连建战功,威慑敌军,人称“老虎团”。
1943年1月17日,侵占盐城的日军纠集300多人,到冈沟堆内黄八庄、唐刘河一带扫荡。得到消息后,新四军在沿途布置伏击。四团在郭猛同志的带领下,由护陇堤、老吴舍分两路向东过冈沟河直袭敌人。在北起徐马庄,东到三九舍纵横十里地区内,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从上午10时一直延续到下午2时,我军大获全胜,黑恶多端的日本小队长尹达正之以及160多名日伪军被击毙,60多人被俘,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我方也付出了沉重代价,郭猛同志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负伤。
后因伤势过重而牺牲。享年30岁,官至团政委。
郭猛牺牲后,中共盐城县委、四团指战员和当地群众上千人,在中湾庄隆重举行追悼大会。
追悼大会上,中共盐城县委决定将当时的护东乡改名为郭猛乡,以纪念郭猛同志。
郭猛烈士原葬于三湾村中湾庄,后于1962年将他的墓迁至郭猛镇西杨果林场至今。
2011年清明节前,郭猛烈士墓被修葺一新,四周新砌了大理石栏杆,一条新浇筑的水泥路直通到墓前。郭猛烈士墓在青松翠柏掩映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4 07:08
目录
概述
村庄概况
地理位置
独姓村之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