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钥管理技术是指通过
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实现对称密钥管理的技术,可以使相应的管理变得简单和更加安全,同时还解决了纯对称密钥模式中存在的可靠性问题和鉴别问题。
1、对称密钥管理。
对称加密是基于共同保守秘密来实现的。采用对称加密技术的贸易双方必须要保证采用的是相同的密钥,要保证彼此密钥的交换是安全可靠的,同时还要设定防止密钥泄密和更改密钥的程序。这样,对称密钥的管理和分发工作将变成一件潜在危险的和繁琐的过程。通过
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实现对称密钥的管理使相应的管理变得简单和更加安全,同时还解决了纯对称密钥模式中存在的可靠性问题和鉴别问题。
贸易方可以为每次交换的信息(如每次的EDI交换)生成唯一一把对称密钥并用
公开密钥对该密钥进行加密,然后再将加密后的密钥和用该密钥加密的信息(如EDI交换)一起发送给相应的贸易方。由于对每次信息交换都对应生成了唯一一把密钥,因此各贸易方就不再需要对密钥进行维护和担心密钥的泄露或过期。这种方式的另一优点是,即使泄露了一把密钥也只将影响一笔交易,而不会影响到贸易双方之间所有的交易关系。这种方式还提供了贸易伙伴间发布对称密钥的一种安全途径。
2、公开密钥管理/
数字证书。贸易伙伴间可以使用
数字证书(
公开密钥证书)来交换公开密钥。
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X.509,对
数字证书进行了定义该标准等同于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发布的ISO/IEC 9594-8:195标准。
数字证书通常包含有唯一标识证书所有者(即贸易方)的名称、唯一标识证书发布者的名称、证书所有者的
公开密钥、证书发布者的
数字签名、证书的有效期及证书的
序列号等。证书发布者一般称为证书管理机构(CA),它是贸易各方都信赖的机构。
数字证书能够起到标识贸易方的作用,是电子商务广泛采用的技术之一。
3、密钥管理相关的标准规范。国际有关的标准化机构都着手制定关于密钥管理的技术标准规范。ISO与IEC下属的信息技术委员会(JTC1)已起草了关于密钥管理的国际标准规范。该规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密钥管理框架;二是采用对称技术的机制;三是采用非对称技术的机制。该规范现已进入到国际标准草案表决阶段,并将很快成为正式的
国际标准。
数字签名是
公开密钥加密技术的另一类应用。它的主要方式是:报文的发送方从报文文本中生成一个128位的散列值(或
报文摘要)。发送方用自己的专用密钥对这个散列值进行加密来形成发送方的
数字签名。然后,这个
数字签名将作为报文的附件和报文一起发送给报文的接收方。报文的接收方首先从接收到的原始报文中计算出128位的散列值(或
报文摘要),接着再用发送方的
公开密钥来对报文附加的
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如果两个散列值相同,那么接收方就能确认该
数字签名是发送方的。通过数字签名能够实现对原始报文的鉴别和不可抵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