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密特朗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四位总统
弗朗索瓦·密特朗(法语:François Mitterrand,1916年10月26日—1996年1月8日),出生于法国南部夏朗德省雅尔纳克市,政治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四位总统(1981—1995年在任)。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1916年10月26日,弗朗索瓦·密特朗(以下简称:密特朗)出生于法国西部夏朗德省雅尔纳克市。密特朗的童年是在家乡和外祖父家度过的。他聪明好学,颇得外祖父疼爱。他每天潜心读书,除了文学,对史地感兴趣。
1925年,密特朗被送到圣保罗中学去读书。他的历史、地理、语文、拉丁韵律、宗教课学得很好,而对于他不喜欢的学科,则学习成绩平庸,他在这里度过了9年的寄宿生活。
1934年6月,密特朗中学毕业会考合格,各科成绩顺利通过。10月到巴黎,进入巴黎大学,在文学系、法律系就读,也到巴黎政治学院去上课。
1938年,密特朗完成了大学学业,是政治学院的优秀毕业生。9月根据义务兵役制被征召入伍。他没有考取圣西尔军事学院,作为一名二等兵去服兵役,于1938年10月慕尼黑条约签订的第二天到了伊夫里堡,编入殖民地步兵第23军团,驻守在马奇诺防线。
战俘生活
1940年5月10日,德军坦克冲下了色当山地。6月14日,一颗迫击炮弹在密特朗的头顶爆炸,他当即失去了知觉,被同伴们救走,送到布鲁耶雷医院。辗转六个医院之后,密特朗终于到达维泰勒。由于法军全线溃退,密特朗和许多伤员一起,被囚禁在德国卡塞尔附近几公里的9A战俘营。同年秋天,密特朗被转送到靠近魏玛的第9C战俘营。他被编入由200个俘虏组成的编号15t5战俘小队。整个冬天他们都被派去修路。
1941年5日凌晨,密特朗和难友勒克莱尔神甫一起,乘战俘小队出营劳动的机会逃跑。3月26日,他们到达距瑞士边境约4公里的地方,被德国人发现。他们被抓回来,关在邻近的施佩钦格小镇的监狱里,不久被送回第9A战俘营。在11月份的一天夜里,在巡逻兵换哨的空隙中,他再次越狱。黎明时分,他又被抓走了。德国人把他送进布莱附近的一个专为逃跑者设置的特别的集中营。12月10日,他第三次越狱,在酒店里躲了两天,接着他被送到梅斯,由埃莱娜修女的地下网照管,之后转运经火车离开。12月24日晚上,回到了故乡雅纳克市。
抵抗生涯
1942年3月,密特朗来到了维希,在维希政府的战俘总署当雇员。8月15日,密特朗参加上阿尔卑斯省的蒙特莫尔城堡的会议,建立了一个“战俘抵抗运动”,组织战俘地下网,把他们编成战斗小组,以便使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对敌斗争。会上任命了一个指导委员会,密特朗是其成员之一。
1943年,密特朗暗地里建立了秘密组织“莫尔朗小组”,把以前曾在德国集中营关押过的人和战俘组织起来,既可从他们那里得到有关德军的情况,援助仍被关押的战俘越狱,还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抵抗武装。他还当选为“全国战俘与逃亡者运动”主席。在他领导下,这个抵抗组织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法国国内抵抗组织中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
1944年8月,戴高乐将军任命了一个由15名秘书长组成的特别机构,临时负责政府工作。密特朗被任命为负责战俘工作的秘书长。一个月后,在成立的新政府里,密特朗因没有得到相应的部长职位而离开了政府。他经过选择,终于加入了左翼的民主社会抵抗联盟。
1945年5月7日,德国投降后,密特朗同勒内·普利文一起创建了一个中间派小党:民主社会抵抗联盟。
1946年11月,在第四共和国首届国民议会选举中,密特朗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
廿年部长
1947年1月22日,年仅30岁的密特朗被第四共和国第一届政府总理保罗·拉马迪埃任命为退伍军人部长。后来由于政府更迭,密特朗与执政的乔治·皮杜尔总理意见不合,拒绝接受部长之职。
1950年1月,密特朗到非洲作了一次巡回演讲。他发现非洲殖民地问题一再被历届政府冷落,而殖民地正是法兰西帝国存在的基础。回国后,密特朗下决心要敦促政府改变对非洲的政策。
1950年7月13日,新总理勒内·普利文邀请密特朗担任海外领地部长。此后,他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处理殖民地事务。在对非洲政策进行改革的问题上,密特朗博得了非洲民主联盟的信任,但却得罪了法国的统治阶级。在压力下,密特朗被迫退出政府。
1952年,密特朗取代普利文,成为民主社会抵抗联盟主席。
1954年,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受命组阁,他选择了与自己政见相同的密特朗出任内政部长职务。这次密特朗希望重复之前对非洲民主联盟的政策,但又一次遭到打击。于是密特朗离开政府,继续民主社会抵抗联盟主席的工作。
政坛起伏
1958年5月,由于阿尔及利亚战争,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呼吁已下野多年的戴高乐重新执政。5月28日,密特朗参加了巴黎20万人的示威游行,反对阿尔及尔军事暴动,也反对戴高乐上台。6月1日,国民议会关于授权戴高乐组阁的辩论中,他陈词反对戴高乐组阁。但国民议会却以392票对224票通过授权戴高乐组阁。在同年的立法选举中,密特朗丢了国民议会议员的席位,只得重操律师旧业。
1959年3月,密特朗当选为涅夫勒省希农堡的市长。4月,他又被选进参议院。10月15日深夜,他在卢森堡宫后面的天文台公园险被谋杀。一周之后,罗贝尔·佩斯盖承认自己是阴谋杀害密特朗的凶手,并指控这次暗杀的策划者正是密特朗本人。检察院因此不顾密特朗的反对,以亵渎法院罪投票决定取消了他的参议员豁免权。在闲居的日子里,密特朗读书写作、外出旅游,同他的孩子们呆在一起。
1960年春,密特朗到法国国外作了一次旅行,去了中国、美国和伊朗等国家。在中国,他参观游览了不少地方,记下许多所见所闻。回国后,他写了一本小书《中国面临挑战》。此行之后,密特朗呼吁法国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62年11月,在立法选举中,密特朗终于击败戴高乐派的候选人,再次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接下来,密特朗为了寻求支持者,壮大反戴高乐派的力量而四处奔波,八方联络。
1963年,密特朗撰写了一本新书《不断的政变》。他分析了戴高乐政府的各项政策,包括内政、外交、司法、青年、妇女、福利等等,然后抓住政策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抨击。
左翼领袖
1964年,密特朗终于使民主社会抵抗联盟同50多个“左派”政治俱乐部合并成“共和制度大会党”,密特朗当选为主席。接着密特朗又着手同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和激进党结成“社会民主左翼联盟”,参加1965年的法国总统竞选。
1965年12月9日,戴高乐将军得票占总数的55.1%,当选为总统。密特朗得票占44.9%落选。这次竞选活动使左派对自己的力量有了新认识。密特朗从反对党的主要候选人成了左翼的领袖。他拒不向戴高乐表示祝贺。
1968年5月,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出现大规模的学生游行、工人罢工,戴高乐在巨大压力下准备下台。正当密特朗准备行动时,戴高乐派乔治·让·蓬皮杜又上台了,密特朗的盟友在公开场合上故意冷落和疏远他。但他仍然密切注视着巴黎的政治动向,在全国各地周游,宣传自己的主张。
1971年6月11日至13日,在塞纳河畔的埃皮纳体育馆召开了社会党和共产党两党合并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密特朗被推选为社会党第一书记。他改组了社会党的组织机构,启用了他的一些亲密助手担任党内的重要职务。
1972年6月,为了进一步扩大左翼阵营,密特朗同法国共产党总书记签署了“共同施政纲领”,社会党与共产党组成了“左翼联盟”。他依靠“左翼联盟”扩大影响,增强实力。
屡败屡战
1974年4月2日,乔治·蓬皮杜总统因病突然逝世。法国又要进行总统大选,此次左翼密特朗和右翼吉斯卡尔·德斯坦成为总统候选人。由于密特朗与共产党的主张不一致,遭到左翼联盟的谴责而落选。选举过后不久,密特朗立即在巴黎主持召开了“社会主义者大会”。他还选拔了一批年轻人进入社会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1976年3月的省议会选举及1977年3月的市政选举中,左翼联盟取得了很大胜利。然而,随着左翼联盟力量的不断发展,社会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有增无减,终于导致左翼联盟的破裂,使得左翼政党在1978年3月的议会选举中再度失利。
1979年4月6日至8日,社会党在梅斯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决定密特朗继续担任第一书记。
1980年9月,社会党推举密特朗作为该党的唯一候选人参加1981年的总统选举。
1981年春,密特朗第三次参加总统竞选。4月26日,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揭晓。虽然吉斯卡尔·德斯坦以28.31%的选票领先。为了击败德斯坦,密特朗一方面回击德斯坦对他的指责,另一方面则争取共产党等左翼派别和中间选民的支持。
总统生涯
1981年5月10日晚,密特朗获得了52%的选票胜选。他上任后立即解散了国民议会,进行重新选举,产生了一个社会党人占绝对多数的新议会。接着他又任命莫鲁瓦组成有44名成员的内阁。
1984年,密特朗撤换了总理皮埃尔·莫鲁瓦,换上了洛朗·法比尤斯
1986年3月,在选举中,密特朗为首的左翼执政党失去了议会多数。密特朗不得不任命右翼反对派领导人雅克·希拉克为政府总理。
1988年2月8日,密特朗宣布参加竞选,谋求连任。密特朗这次提出了“温和的纲领”。同时,他还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扩大社会福利政策,以吸引广大选民。5月8日,他以54%的得票率赢得大选胜利,并宣布任命米歇尔·罗卡尔为总理。
1991年3月初,法国经历了财政危机。面对抗议风潮,米歇尔·罗卡尔政府显得软弱无力,遭到反对派弹劾。5月15日,密特朗任命前欧洲事务部长埃迪特·克勒松任政府总理。
1992年4月,社会和经济危机四伏,为挽回颓势,密特朗让皮埃尔·贝雷戈瓦接替克勒松出任政府总理。贝雷戈瓦上台后治理经济、惩治腐败,并试图缓解就业危机,但却收效甚微。
1993年3月28日,国民议会选举,社会党只获得53个议席。法国传统右翼力量保卫共和联盟取而代之,在总统任期的最后两年,密特朗被迫接受保卫共和联盟的爱德华·巴拉迪尔为总理。5月2日,前总理皮埃尔·贝雷戈瓦开枪自杀。贝雷戈瓦的死,对密特朗打击很大。
1995年,密特朗下台。
1996年1月8日,密特朗病逝。
为政举措
经济方面
在经济上,密特朗政府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强调经济计划化,采取了扩大国有化、改革税收制度、扩大就业、增加社会福利、按生产系列调整工业结构、鼓励投资与革新、增加科研经费、发展高精尖技术等一系列政策,以提高法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密特朗主张在保持市场经济的同时,加强国家计划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对过去的经济计划工作进行了重大的改革。1981年5月社会党上台后,成立了以密特朗总统为首的计划改革委员会,停止执行上届政府制订的第八个国家计划,另行拟订一个两年过渡计划。1982年6月15日法国议会通过了计划改革法案,决定在经济计划工作中实行民主化、分权化、合同化的改革。计划内容不仅包括经济目标,而且十分重视解决或缓和由于经济周期、高失业、通货膨胀、阶级矛盾等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考虑国际竞争的趋势,计划还包括国际合作领域。法国各次中期计划,制订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投资重点和有关的参考性经济指标,并提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各种经济,社会政策和措施。
政治方面
在政治上,密特朗推行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体制改革,力图逐步改变法国传统的中央集权体制,充分发挥地方选民机构的作用。密特朗于1991年11月10日晚,通过电视向法国人提出了在1992年进行重大宪政改革的建议。他谈了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缩短总统任期,将7年减为5年;改变议会大选规则,采用部分比例投票制;加强宪法委员会的监督立法执法作用;改革政府与各大法官团体、检察院之间的关系。
外交方面
密特朗继续奉行从戴高乐到德斯坦时期所坚持的独立外交和防务、争取大国地位的总方针。他的基本思想是:保持东西方力量的均势,特别是欧洲均势,以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和加强大西洋联盟,积极推动西欧联合,既要加强法美关系,又要保持法国的独立;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主张在加强实力抗衡的同时保持与苏对话和发展双边经济关系;加强和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推进南北对话,扩大法国在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影响。
密特朗继续同联邦德国总理进行对话。1981年10月·,他在拉切接待正在患病而且的施密特总理,并提出进一步推动戴高乐和阿登纳签署的1963年条约规定的法德防务。这个思想在1982年11月法德首脑会晤期间同科尔的会谈中得到了具体化。1987年9月17—24日,法德两国成功地在联邦德国西南巴伐利亚州多瑙河两岸进行了一级演习。他还同科尔密切合作,在推进欧洲走向联合上推波逐澜,使其进程大为加快。
密特朗一开始就对法苏关系进行“消毒治疗”。只要苏联SS一20导弹威胁着法国和欧洲,就暂停首脑会晤。1983年11月22日,即联邦德国同意部署美国潘兴I式导弹的那一天,密特朗才让外长谢松通知苏联大使,说他准备前往克里姆林宫。1984年6月,他访问了莫斯科。但这种做法并不排斥他与苏联的对话,尤其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更是如此。1989年以后,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密特朗认为来自这一方面的威胁已大为减弱,便一改以往行为,大力提倡援助苏联及其东欧盟国,并力图将其拉入欧洲统一的范围。
对于美国,密特朗对这个“伟大的民主国家”不胜仰慕,但同时对于华盛顿的“帝国主义”倾向则非常恼火。密特朗一上台,便对美国表示出好感,保证法国是美国可靠的盟国,主动采取行动加强同美国的关系。这么做目的不外乎为消除美国对社会党政府的疑虑,并利用美国来遏制来自苏联的威胁。但同时,密特朗又注意保持独立发言权。他在北约问题、关贸总协定谈判等问题上屡屡向华盛顿提出挑战,并提出“尤里卡计划”,力图在尖端科技领域中促使西欧加强合作,增强同美国平等对话的资本。
密特朗在中东问题上主动改善同以色列的关系,同时又不愿因此而忽视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他努力推进阿以问题的解决进程,从中充任中介入。对于两伊战争,密特朗继续执行其前任的政策,支持巴格达;但当萨达姆发动了侵略科威特的战争后,便对其进行打击。
由于历史的原因,法国在非洲一直有着特殊的利益。对此,密特朗自然清楚。密特朗执政以来,加强了同非洲国家,特别是非洲法语区国家的关系,对这些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努力促使其稳定。这种援助也不是无条件的,密特朗常常对非洲国家施以人权压力,他要求它们推进“民主化”进程。
在南美洲,密特朗的外交目标是从道义上鼓励恢复民主政体。巴西和阿根廷一摆脱本国军政权,密特朗便前往两国当今世界政治巨头表示敬意。同时,他也没有同智利断绝外交关系,虽然智利1973年以来—直处在独裁统治之下。对他来说,法国承认的是国家,而不是政府。
对亚洲,密特朗也努力推动双边关系。他的重点是:印度支那、日本和中国。当然,他也并未忽视韩国。作为“第三世界的辩护人”,密特朗不断指责美国的货币、预算和贸易政策不仅阻碍了欧洲经济增长的恢复,而且使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他主张关心第三世界国家,并多次提倡减轻这些国家的债务问题。密特朗的“第三世界主义”执行得比较成功。这一政策的执行,使密特朗在这些国家赢得了广泛的尊敬。
密特朗政府推动1991年对台“拉斐特”护卫舰军售和1992年第二次对台“幻影2000”战斗机军售,直接导致中国关闭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以及部分中法大型合作项目被撤销。在爱德华·巴拉迪尔的推动下,1993年12月28日,中法草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联合公报》,法国政府承诺今后不批准法国企业参与武装台湾。
个人作品
密特朗的主要作品有: 《中国面临挑战》 《不断的政变》 《我的实情》 《手持玫瑰》 《蜜蜂与建筑师》等。
个人生活
家族成员
密特朗的祖先定居在法国中部的贝里省。密特朗的祖辈中也出过贵族,在查理七世时,他的祖先皮埃尔·密特朗当过贝里省会布尔日市的审判官。因此,密特朗家族在贝里地方也曾有过一点名气。弗朗索瓦的父亲约瑟夫·密特朗破坏了旧日的习惯,第一个背井离乡,长期出外谋生。中学会考以后,他到巴黎一奥尔良铁路分局工作,先是在车站上推过翻斗车,后来当检票员,工作出色,最后当上了昂古列姆火车站的站长。密特朗父亲约瑟夫·密特朗是昂古列姆火车站的站长。母亲伊冯娜,娘家姓洛兰,是位十分笃信天主教的妇女。弗朗索瓦是父母的次子,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
约瑟夫同当地醋商于勒·洛兰的女儿伊冯娜结了婚,就在夏朗德省雅纳克市安家立业。当于勒·洛兰病情严重时,约瑟夫帮助岳父来经营醋厂,不久便接了他的班,继承了这笔财产。约瑟夫不喜欢这种行业,但却干得不坏,后来还当选为法国醋业公会主席,成了夏朗德省有名望的实业家,密特朗家的经济地位也上升为中等资产阶级了。
爱情生活
1938年1月28日,密特朗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舞会上被玛丽·路易丝·泰拉斯吸引住了。她是一位年仅15岁的初中三年级的学生,1940年3月3日两人正式订婚。此前,密特朗已于1938年9月服兵役。很快二战爆发。当密特朗三次越狱,最终成功,他终于发现玛丽·路易丝·泰拉斯早已与一位波兰人安托万・戈尔多夫斯相爱。
密特郎和他的妻子达尼埃尔是在抵抗运动中相识的,当时17岁的达尼埃尔是护士。她的姐姐把正在她的巴黎寓所里藏身的密特朗介绍给达尼埃尔。他们有两个儿子,长子让—克里斯托夫,是记者;次子吉尔贝是教员。
除夫人外,密特朗还有一名半公开的情人安妮,并跟她育有一女。1988年,他打定主意把她们从半地下状态中解放出来。有一年,日本天皇访问法国,密特朗把私生女马扎莉娜·潘若带上了国宴。
人物评价
弗朗索瓦·泰莫利耶尔(法国历史学家):这个男人,以他的成功与失败、光明与阴暗、伟大与不幸,给他的时代留下了印记。密特朗逝世一周年时,有人认为密特朗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继戴高乐之后最伟大的一位总统。他执政功大于过,尽管他没有解决法国的问题,甚至还试图阻止两德统一。当时,总统与病魔顽强搏斗、两个家庭同时出现在灵柩前、私生女玛扎琳的痛苦等等事实让国民震撼。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密特朗执政功劳的判断也在变化。排在前面的是社会改革、取消死刑、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推动影视自由。他在第二任期内被揭露出二战期间有不端行为,奇怪的是,苛刻的法国人似乎渐渐把这些淡忘了。
丹尼斯·麦克希恩(英国作家):他在政海浮沉了40年以后,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在他身上,自由意志论的色彩是浓厚的,在他的枯荣交替、甘苦备尝的生涯中,这种色彩不断表现出来。他本人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是无可置疑的。他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是缓慢、迁回而曲折的。他的中年生活是在野度过的。从40岁到64岁,他没有做官,也没有享受过政治为政客们带来的果实。坚持这条道路是需要有某种信仰的,这就是对于民主的和赞成个人自由意志的社会主义理想的信仰,这种理想需要打破现有的资本主义权力的格局,但是还没有把集体主义性质的经济改组问题看得高于更广泛的政治问题,特别是那些与法国公民们得以控制自己的命运的需要有关的问题。弗朗索瓦·密特朗的成就至今主要一个在野党领袖的成就,他使他自己、社会党和法国左翼在法国掌握了政权。他和他们现在还必需证明自己能够运用政权,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同法国的普通公民们分享政权。
后世纪念
1996年1月8日凌晨,密特朗去世。他死前留下详细的遗嘱,不要求做任何演说,不要求举行宗教仪式。让既有信教又有不信教的家人决定是否做弥撒。他声明死后不举行国葬,不要求政要人物参加葬礼,只允许亲人朋友和他的黑毛狗向他做最后的道别。他的继任者希拉克只好在密特朗下葬的同时,以做弥撒为名邀请世界各国政要,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盛大而庄严的弥撒。所以1996年1月11日上午法国有两个密特朗悼念仪式:一个是安葬仪式,在夏朗特省,另一个是在巴黎的弥撒。
人物争议
1982年,巴黎犹太人居住区的恐怖事件发生后,当时任总统的密特朗下令组建一个反恐小组,并称其主要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但小组的这一职能很快得到了“延伸”。由于密特朗陷入婚外情,并且有了一个私生女玛扎丽娜,为保守这个对自己极为不利的秘密,他下令反恐小组开始进行“爱丽舍电话窃听”行动。窃听事件的暴露是在1993年3月4日。当时,法国《解放报》揭露,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包括记者、法官甚至电影明星在内的150多人的电话被爱丽舍宫监听,其中3人的行动还受到监视。而最“八卦”的是他对影星卡罗勒·布凯的窃听。密特朗显然是她的忠实影迷,想掌握梦中情人的一举一动。虽然曝出法国版“水门事件”,但人们似乎非常尊重密特朗的私生活,认为卷到媒体的追逐中是不正常的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7 15:5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