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汉语一级字,读作yín,最早见于
甲骨文,其本义从函中请出箭矢,引申指恭敬,又引申为对同官的敬称,后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三位,又表示农历正月、
五行中的“木”和十二生肖中的“虎”等。《
说文解字》认为是“髕也”。
寅,会意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寅”字(图1、图2)由“矢(箭矢)”和“口(箭函)”组成,表示从函中请出箭矢之意。金文中的“寅”字(图3、图4)将“口(箭函)”讹为“双手”,小篆中的“寅”字(图5)进而将“双手”讹为“箭头”,经过隶书字形(图6)后楷书写作“寅”。在字义上,“寅”字的本义“从函中请出箭矢”,引申指“恭敬”,又引申指“对同官的敬称”,后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三位,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又表示“农历正月”等。
注:髕,字之误也,当作“濥”。《
史记》、《
淮南王书》作“螾”。《律书》曰:“寅,言万物始生螾然也。”《天文训》曰:“斗指寅则万物螾。”高注:“螾,动生皃(貌)。”《律历志》曰:“引达于寅。”《释名》曰:“寅,演也。演生物也。”《
广雅》曰:“寅,演也。”《晋书乐志》曰:“正月之辰谓之寅。寅,津也。谓物之津涂。”按《汉志》、《广雅》“演”字皆“濥”之误。【水部】曰:“濥,水衇行地中濥濥也。”、“演,长流也。”俗人不知二字之别,“濥”多误为“演”。以“濥”释“寅”者。正月阳气欲上出。如水泉欲上行也。螾之为物。诘诎于黄泉。而能上出。故其字从寅。《律书》、《天文训》以“螾”释“寅”。
注:杜注《
左传》曰:“地中之泉,故曰‘黄泉’。”阴上强,阳不能径遂,如宀之屋于上,故从宀。
《
唐韵》:弋真切,《集韵》、《
韵会》:夷真切,并音夤。《说文》:寅,𩪯也。本作𡩟。徐曰:𩪯,𢷤斥之意。正月阳气上锐,而出阂于宀也。臼,所𢷤也,象形。今作寅,东方之辰,一曰孟陬。《前汉·律历志》:引达于寅。《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
又《
广韵》:以脂切,《集韵》、《韵会》、《正韵》:延知切,并音夷。义同。○按:《说文》“寅”训“𩪯也”,【夕部】“夤”训“敬惕”。今诸书“寅”字兼“敬惕”义。“寅”、“夤”二字古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