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颀(?一约757)东川人:家于颖阳。擢
开元十三年进士第:宫新乡尉。后辞官隐居嵩山一带。以五七言歌行与七律见长。诗风慷慨奔放中,别有秀丽清幽之气。有《李颀阜》。
诗人在“月隐高城钟漏稀”的深夜,听到香花宫城的梵音仙乐隐隐约约传来,随即又复归寂静。正回味无穷时,夜风吹动霜林的落叶,发出瑟瑟秋声,让诗人终夜难眠。晨晓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各种自然之声令人更加清醒。禅房外一片萧条,凝结寒空。信步而出,不意秋雨纷飞,更是凄清无依。在这样的绝尘清境,顿使诗人觉悟到浮生无常,如露若梦,没有什么可以留恋,也没有着陆之地。
佛门清净,寂灭为乐,实在是一个最好的归处,所以是“顿令心地欲皈依”。此处“心地”二字更可看出诗人精通佛法,深知心中的内皈依最是要紧。所谓内皈依是指“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有了内心的真实皈依,皈依的仪轨才能尽起本具的巨大作用。“始觉浮生无住着,顿今心地欲皈依”此句很多城市里长大的人很有同感,他们常理解:失意的人,感觉人生没有意义,没有归宿。所以心里向往归依佛门。看来讲究科学,流行社会主义的今天。也有很多人向往古中国的文化教义。在我认识的人中,似乎空虚者,有此感觉者甚多,包括我自己。有虚迷找不着北的学生,打工者。 也有成功人士,白蓝领贵族。这一切说明什么?现在的社会需要宗教信仰,而可以信仰的宗教必须是多样的。因为不同经历,不同心镜的人,所看到的世界,想到的问题都是不同的。默守传统的人,可能是信儒,信共产的。 遭遇过失意的人,有的归佛,有的入道~~各投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