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水拟小鲵
小鲵科拟小鲵属动物
宽阔水拟小鲵(学名:Pseudohynobius kuankuoshuiensis)是小鲵科、拟小鲵属有尾两栖动物。体长16-18毫米,黄褐色。触角第1节及第2节基部外侧黑色,第2、3节端部及第4节中部黑棕色。喙第2节短于第3节,第3节与第4节约等长。前胸背板侧缘黑色,中胸及后胸侧板上各具一黑色斑点。前翅革片外缘淡黄色,无黑色边缘。全身刻点深色。
形态特征
成体:雄鲵全长162.0毫米,雌鲵150.4~154.7毫米。头部扁平,卵圆形;头长约为头宽的1.55倍;吻端略钝,突出于下唇,颊部略向外侧倾斜;鼻孔近吻端,鼻间距大于眼间距及眼径;眼位于头背两侧,上眼睑宽略大于眼径之半;口角位于眼后角的下方,无唇褶;颈褶明显;上、下颌有细齿,上颌有齿87~97枚;犁骨齿列短,每侧有齿12~17枚,起于内鼻孔后缘内侧,向前至两内鼻孔前缘的水平位置,然后向中线作弧形弯曲,在眼眶之间前沿中线处几乎相遇;舌较长,长椭圆形,约占口腔底部的一半,舌前端和两侧稍游离。四肢适中,前肢较后肢略细,指、趾略宽扁,无蹼。前肢前伸贴体时第二指指端达眼后角,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仅相遇或略重叠;掌、蹠部无角质鞘,指4个,指长顺序为2、3、4、1,第二指略长于第三指或几乎等长,指末端钝圆,掌突略显;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趾末端钝圆;蹠突略显。躯干近圆柱状而背腹略扁;尾长为头体长的3/4左右,尾背鳍褶较弱,末段侧扁较细窄,末端钝圆。背鳍褶起始于尾基部上方,腹鳍褶起于尾后部1/3处;肛部泡状隆起明显,肛裂较短。皮肤光滑,头部、体背及四肢背面有小白点;上眼睑后方至头顶中部有一“∨”形隆起,中间略凹陷;眼后至颈褶有一条细纵沟,在口角上方向下弯曲与口角处的短横沟相交;头后至尾基部脊沟较显著;肋沟11条;尾部肌节间有浅沟。生活时整个背面紫褐色,有不规则的土黄色近圆形斑,斑块的大小、多少和形状变异较大,一般头部的较小,背部的较大,尾后段较少。腹面色较浅。液浸标本背面紫灰色,浅色斑明显,腹面灰白色。
第二性征:雄鲵前后肢及尾肌部均较雌鲵粗壮;肛部泡状隆起明显,肛裂前缘内面有一浅色乳突。
解剖观察:肺长,后端向后达第九条肋沟部位。
幼体:9月的幼体体全长51.5~55.6毫米;吻圆,头部扁平,躯干部至尾渐侧扁。眼位于头背侧,眼睑明显,眼间距与眼径几乎相等;口裂小,口角位于眼中部下方,唇褶不显著。上颌齿18~40枚;犁骨齿列呈“八”形,有齿9~10枚;外鳃3对,鳃丝侧扁,外枝较短,内枝末端达肘关节;指4个,指长顺序为2、3、4、1,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指、趾末端均有爪状角质物;体前部脊沟显著,颈褶明显;尾部肌节略显,较高,背鳍褶始于尾基部背面肛裂部位的上方,腹鳍褶始于肛后方约3毫米处。体背面和尾部麻灰色,杂以深褐色斑,体腹面色浅。
近种区别
该种与黄斑拟小鲵(Pseudohynobius flavomaculatus)相近似,但本种背面斑块近圆形,头长约为头宽的1.55倍。
生活习性
该鲵生活于海拔1350~1500米的较高山区,主要植被有灌木、乔木林、茶树丛和草丛。成鲵在非繁殖季节期间远离水域营陆栖生活,多栖息于植被繁茂、杂草丛生,地表枯枝落叶层厚、阴凉潮湿的地方。曾于4月和8月在林场阴坡和山顶阔叶林下采到该鲵(伍律等,1986;徐宁等,2007)。幼体栖于小山溪回水处。溪沟宽1米左右,水的最深处一般不超过40厘米,水流平缓,水质清澈,水底有砂石或落叶沉积,溪沟两侧灌木、杂草和茶树茂密。1982年曾在一个泉水凼内发现幼体,该水凼约5封面,水深50~100厘米,水凼内水草稀疏,岸上长满茶树和杂草。
分布范围
宽阔水拟小鲵是中国特有物种,分布于贵州(绥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 ver 3.1——数据缺乏(DD)。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名单)——濒危(EN)。列入《贵州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宽阔水拟小鲵.iucnred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1:1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