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是明代佚名画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于1966年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虎丘乡的新庄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画作内容
该画描绘明宪宗在元宵节行乐的实况。画面所摄取景物繁复,如花灯、爆竹,临场前梳装打扮,多种多样的杂技表现,货郎车担,争相购物,外围使节的观光等。其他陪衬景物有假山石、盆景花插、楼阁榭亭、台阶长廊等建筑物。
《宪宗元宵行乐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创作背景
明宪宗朱见深,英宗长子,天顺八年(1464)继位,年号成化。设置两厂,以宦官汪直为提督,十分重用。宠幸年长他一倍的万贵妃,后晋封贵妃,从此把持后宫。后万贵妃暴毙,宪宗终日郁郁,愁闷而崩,在位23年。
此画卷出自明代宫廷画师之手,署成化二十一年(1485)仲冬吉日。所画为明代宫廷模仿民间习俗放爆竹、闹花灯、看杂剧的情景。
由于宪宗和万贵妃的姐弟恋使得万氏在内廷一手遮天,年纪已过生育时期的万贵妃最为忌惮的便是宫中女子诞育胎儿,宫中多有强令嫔妃宫女堕胎的事情发生,所以宪宗年近而立仍然膝下孤单。直到皇三子即后来的孝宗被宫人内官隐匿抚养坎坷长成,万氏才放弃了对嫔妃生养儿女的监视控制,导致成化后期宫中频频诞生皇子皇女。《明宪宗元宵行乐图》画的是成化二十一年宫中元宵佳节,两年之后万贵妃、成化帝相继辞世,图中所见宪宗后宫皇子皇女人数众多的情况与宫中事实暗合。
艺术鉴赏
主题
该图第三段中的宪宗没有位于画面的中心,而是位于整个画幅的最左边。由左向右行进,各种惊险刺激的杂耍扣人心弦,伴随着奏乐向右行进的外国使节模样的献宝队伍中,领头的人手牵瑞兽,其余的则多肩扛珊瑚,显示出帝国的强盛,在节庆欢愉之外,增添了强烈的政治寓意。
形象
画卷所描绘的景物,既各自成篇章,各自独立,又相互连续。所画景点,做到左右盼顾,相互呼应,配置得当,把所有景物、场面、人物和谐地统一在长卷之中。主人公明宪宗朱见深,先后三次光临现场,欣慰地观赏每个热闹非凡的场面。明宪宗出现时或坐或站,相貌不凡。每当明宪宗出现在楼阁观台时,旁侍宫女、太监多人,台阁下有多位侍从者守卫。尤其引人注目、惹人喜爱的杂技表演场面,表演精彩,项目诸多,故那里的气氛十分热烈,生动引人,动人心弦。在一片锣鼓声中,及伴奏着诸多的乐器声中,岂人或倒立、或腾跃、或钻圈、或变化魔术、或表演气功,各种绝技、精彩多姿。在左边高台大殿,殿前黄帐篷下宪宗端坐观赏台下的各种演出,目不转珠,凝神注视各场精彩表现,显得神旷怡人,悠闲自得,别有趣味。
技法
该图人物题材丰富,景物描写得十分生动,设色仔细,白描手法高超。
名家点评
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画的是宫廷过年,仿效民间习惯,张灯结彩,搭鳌山灯棚,放烟火花炮,舞狮子,扮种种戏文,并举行杂技百戏。又有不少宋式货郎担,手推车出售小玩具灯彩物事。在宫中称孤道寡的皇帝,却真正是孤孤独独,十分无聊,穿一件淡赭黄袍,坐在黄油绸幄帐下宝座上,或依石栏边,和一群远远侍立的嫔妃子女在宫中举行故事行乐。
研究价值
整幅长卷结构严谨,描写精致,设色仔细。同时,由于此画存世,为人们研究明代宫廷元宵活动欢乐游戏情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历史传承
1966年,《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出土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乡新庄,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