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儿童”是指一些不喜欢到
户外活动,不喜欢接触大自然,或者在面对大自然时不知所措、无动于衷的儿童群体,他们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与大自然隔绝了。随着美国儿童越来越多地沉迷于电脑游戏、电视等室内娱乐活动,大自然正在从他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很多美国人担心,美国可能正在出现第一代“室内儿童”:他们不喜欢到户外活动,不喜欢接触大自然,或者在面对大自然时不知所措、无动于衷。
产生原因
“室内成年”养育出“室内儿童”
据调查,父母
日常娱乐活动的选择对儿童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如果父亲每周玩电脑游戏的时间超过10~20小时,母亲沉迷电视的时间每周超过20~35小时,孩子很难不发展成一名“室内儿童”。因为父母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他:屏幕上的虚拟世界多有趣,而外出徒步旅行非常累,浪费脑细胞。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童,怎会不留在室内,变成薯片和超级游戏的爱好者呢?
电子游戏产品充任“保姆替身”
现在的父母发现,再也没有比给孩子购买
掌上游戏机、电玩
软件、动画DVD和音乐播放器更能使孩子安静下来的法宝了。事实上,一开始,电视节目、DVD动画、电子游戏产品都是作为孩子的“伴玩保姆”出现的,父母认为孩子被吸引住了,不再外出,也不呼朋唤友地玩闹,也不要求父母陪伴,不再不停地提问,是一件好事,最终他们却发现,一旦关掉电脑和电视,孩子就不知道如何娱乐,整个精神状态也会变得空虚失落。
与
简单快捷的虚拟游戏相比,
观察、欣赏和深入自然要调动更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已被
虚拟游戏训练出“单一思维”的孩子会觉得还是呆在室内的人工环境里更舒服,他们调动思维,迎接挑战的能力已经空前地退化了。
产生影响
现象事实上在中国已经出现多时。特别在城市里,社会治安并不是很好,父母一般又要为工作而奔波,一般都不会让小孩子在户外呆太久。而且,随着城市里家庭中电脑,游戏机等已经日趋普及,
小孩子也更容易陷入虚拟世界中。
陷入在虚拟世界中,不一定会很糟糕。事实上,事情总是一分为二,根据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沉溺于游戏的孩子,并不一定都会是得到坏的效果。善于玩游戏的小孩子,注意力一般更加集中,而且对于图形的辨认能力更加强,互动性也更强一些。至于孩子通过网络结识的一些朋友,也不全都是“坏人”。而且在网络中,孩子往往能更加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而通过互联网,也能够更快的了解世界的变化。
其实,“室内儿童”最大的不妥,或许是健康问题。长期处于室内,没有适当的体育活动,对于儿童的身体成长是不利的。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一界不如一界,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群体特征
从1997年到2003年间,9岁~12岁的
儿童参加徒步旅行、
钓鱼、
沙滩游戏以及园艺等户外活动的比例下降了50%;与此同时,这群儿童用在电脑游戏、
电视、视频
游戏、睡眠、学习上的时间则增加不少。
专家暗示,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父母们担心孩子在户外无人照看,而媒体有关犯罪问题的炒作则加剧了父母对子女
安全的担忧。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加工作,以及儿童有了越来越多的游戏方式与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留给孩子们溜出后门
捉迷藏、抓萤火虫以及创造幻想世界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8岁~18岁的儿童每天花在电视机、电子游戏、
电脑、音乐播放器和其他媒体上的时间是6.5个小时。对很多人来说,虚拟世界已经成为比大自然更为熟悉的世界。
在美国的一本畅销书《森林里的最后一个孩子》中,作者理查德-卢夫提出“室内儿童”更容易出现各种青少年问题,比如
肥胖、抑郁以及
注意力失调等。卢夫说,如果不改变这种脱离大自然的问题,这一代儿童以及整个社会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政府关注
“室内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针对这一问题成了
美国国会听证会、各州议会法案以及一些民间项目的焦点话题。有机构呼吁让更多孩子走进森林,推广每天“绿色一小时”的活动,提出孩子们需要每天户外散步一小时。包括几名
州长、市长以及迪斯尼公司、
杜邦公司等大公司高层在内的官员计划发起一项活动,筹资2000万
美元,资助全美国20项民间活动,鼓励儿童走向户外,拥抱大自然。
预防措施
所有这些活动都非常新鲜,以至大多数家长并不了解。也有很多家长早就开始悄悄地采取行动,让自己的子女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给孩子们购买了一些户外活动的玩具和游戏,最好不要买电子游戏,因为孩子们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已经够了。
放学后,孩子们就算没有家庭作业,也有电脑、电视、手机、iPod等等电子用品的诱惑,根本就不想走出屋子,可以带着孩子法到
公园去游玩,调节心理。
双语解读
Indoor children 室内儿童
Children who are not fond of outdoor activities or being close to nature. They are susceptible to
problems such as obesity, depression and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