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庞铁路是中国
河北省张家口市境内的一条支线
铁路,全长45公里。该条铁路线主要连接
宣化到
庞家堡,是1933—
1944年日本占领期间,为了
运输庞家堡的
铁矿而由
龙烟铁矿公司所建的铁路。全线于
1944年12月完工,初名平绥铁路宣庞支线,设置车站七个,后改为六个。
修筑方案
日本帝国主义在掠夺庞家堡铁矿资源的计划中,拟定了两个建筑通往庞家堡铁矿的铁路方案。
新庞铁路
由京包干线的新保安站起点,至庞家堡铁矿区西南端大坝口附近终止,使用标准轨铁道,计长27公里。不办理一般客货运输。建设新庞铁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将来矿运量由5O万吨、75万吨、1OO万吨逐渐递增的需要,建筑的技术条件要求比较低,在不影响运营的范围内,各种设备、建筑全部因陋就简。该线测定的基本方向是从新保安站西道岔连接为起点,经宣化县段家堡,通往坝口村附近。
铁路简介
宣庞铁路已于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由京绥路局测过。此线从京包干线的宣化站起点,经宋家营、赵川堡、而达白庙,计长37.37公里
宣庞铁路计划由原机车库线平行向东,在距起点3公里附近,与京包线分开,转向东北。在17公里30米处设宋家营站。此段地势比较平坦。跨洋河与慢岭河的支流,由宋家营经李大人庄附近,向东北在31.9公里处设赵川堡站,该站为编组站,有给水,三角线设备。赵川堡站地处赵川盆地,地势比较开阔。往前行逐步由陡坡而进山区,东行至36公里附近,急转过庞家堡山麓,南行至37.37公里处到达白庙车站,此站为临时终点站。庞家堡铁矿所产的矿石,由架空索道运抵白庙站,而后装车外运。赵川站至自庙站之间,建筑时填挖土方工程虽不算大,然,而,坡度比较陡峻,上行8‰,下行25‰,最小曲线半径300米。新庞和宣庞两条线路比较,因当时计划在宣化建设炼铁厂,采用了第二方案,并于1939年4月兴工修筑。
修筑背景
19l4年,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发现了察哈尔省龙关县境内的铁矿(在今宣化、赤城境内)。据勘测,此地铁矿石蕴藏量丰富,矿质优良,开采较易。于是,1918年成立了官商合办的龙关铁矿公司,预定在庞家堡开采铁矿,并拟定修建宣化至庞家堡间长约37.9公里的“宣龙支线”。后来考虑到开采烟筒山矿比庞家堡矿较易,运输方便,冈此,先修筑了宣烟铁路而搁置了“宣龙支线”。
1918年,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统治时期,龙关铁矿公司向交通部请求,在宣化至烟筒山间修建一条铁路。交通部即命令京绥铁路局负责筹办。因资金短缺,铁路局只得发行短期公债,筹资17万元修筑“宣烟支线”。
初测,“宣烟铁路”有城东、城西两条比较线。开始,拟定采用东线,即由宣化火车站起,东北行至距宣化站约6公里的侯家庙、小慢岭间设一会让站,再向西北筑路,直达烟筒山矿区,将来向东北筑路,可达龙关矿区。
1918年8月20日,向交通部呈递了上项计划。但因东线方案须开凿岩石,工程艰巨,后经路矿双方磋商,为节省时间和工料费用,最后确定修筑西线。即由宣化站起,经宣化城西,沿吊桥河堤,至水磨房对河止,计长9.12公里。水磨车站至烟筒山矿区一段,约有4公里,因坡度太陡,由矿方自行修筑小铁道,运矿石至水磨站装车后外运。
此线于1918年10月开工,12月竣工。1919年1月1日通车。开通后,每日客货列车上下行各开两次,以矿运为主,并运送开矿山的人员及物资,站场设备可办理一般客货运输。
现状
伴随着矿山资源的日趋枯竭,
庞家堡撤区改镇,也随着张宣庞三地公路客运的发达便捷, 宣庞铁路在1993年停止其往来于
京包铁路宣化站的客运业务。侯家庙附近的车站仍有隶属于河钢
宣钢的工矿机车运行。现今货运线路维护到
赵川站为止,赵川站上行至庞家堡线路及车站全部废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