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驳
专运旅客的驳船
客驳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下半年,上海地区设立华商吴楚记轮船局、顺记轮船局、同茂轮船局、福记轮船局,置办由小轮船拖带的客驳,逐日或隔日往来于上海至苏州、杭州之间。
历史沿革
客驳为木质,搭盖成舱房,内设座椅为客座,并有厨房,备菜蔬,供饭食。大的客驳长20余米,宽近5米。为适宜在内河航行,过内河桥梁,舱棚在船面以上部分不高。
客驳中尚有无锡丝网船,有大、中、小三种。大的有两条夹弄,隔为数个房舱;中的有1条夹弄,也隔成数个房舱;小的无夹弄。无锡丝网船装饰华丽,时有绅商雇用,附拖于小轮后,或载客游玩,或进行客运,往来江、浙一带。
民国5年,浦东洋泾港到浦西油车码头的摆渡由帆船改用轮拖。自此黄浦江上大多济渡业逐渐改为轮拖。轮拖即由拖轮拖带客驳,载乘客过江。济渡客驳较之于内河客运客驳有很大不同。济渡客驳专事渡运,航程短,不足千米,转瞬即至,故将木质货驳稍事改装即成,不设座椅,不隔房,不事装饰。济渡客驳载客不等,相差很大,小者30余人,大者100余人。
历史演变
民国26年,上海内河13条定期客班航线上,有客驳近200艘。
日军侵华战争期间,上海内河轮运受创甚巨,众多客驳或被炸毁,或被征用,损失殆尽。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内河轮运一度复兴,客运添置船舶多为客轮、客货轮,客驳恢复甚少。
1950年,上海交通运输部门实有内河客驳3艘、201客位,尚有黄浦江上济渡业用于渡运的客驳10艘。
1956年,黄浦江济渡全部并入公私合营上海市轮渡公司后,淘汰了济渡客驳。
随着郊县公路交通逐渐发展,内河客运渐渐衰微。1970年,尚有客驳1560客位,至1985年仅剩松江县1艘客驳、100客位。次年淘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30 16: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