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青狮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青狮,在客家人心目中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祥瑞。客家青狮分布于广东江西福建省等地。在龙岩三明及广东梅州一带客家地区,逢年过节都要集中展演、入户巡演舞青狮。其中,尤以连城最为盛行,并成为连城传统武术中重要组成部分。客家“青狮”轻巧、身长,额头突出,脑门上的八卦明显,狮嘴呈现“开口笑”,长方形的红“狮舌”上有“五福临门”等吉祥语,因狮布为青色而得名。
艺术简介
连城舞青狮主要通过狮子的身形变化来展现狮子的生活习性,而青狮作为舞青狮的重要道具,其好坏决定了舞青狮的生动与否。连城客家青狮的制作技艺和许多传统技艺的传承一样,数百年来都是单传。
制作工艺
由于青狮制作方式传统,一整只青狮的制作需经过选模泥、制模、裱纸、固定、上画,及制作狮舌、狮鬃、狮布、狮尾等几十道工序,要一个月左右时间才能完成。
在制作过程中,模型的制作最为关键,直接影响青狮的外观。模型需选取纯度高达95%的五色泥,经碾碎、剁烂,用木棒反复敲打,最后在宽80厘米、长1米的木板上制作定型。
在传承制作青狮的制作技艺基础上自主创新,从裱纸用的纯纸到纸和布相结合,从用料的浆糊到白乳胶.一道道工序的改进使青狮使用寿命更长,结构更加稳定,外观更加精细。制作完成的连城青狮个头较小,直径在60厘米左右,重量3~3.5公斤,额头较为突出,脑门上的八卦十分明显,嘴上叼着一块写有吉祥语的“狮舌”,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祥瑞。
保护传承
非遗传承
黄林,是青狮制作第十一代传承人,并把技艺传承给其儿媳妇曾芬。
非遗项目
2018年6月,连城舞青狮被龙岩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1年,被列入龙岩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22年1月29日,“连城舞青狮”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Ⅵ-32。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6 10:04
目录
概述
艺术简介
制作工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