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
流行于赣南的传统技艺
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主要流行于赣南的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宋元以来,赣南小乱大乱不断,险恶的生存环境,促使了围屋产生和发展。伴随生存环境的剧烈变迁,赣南客家围屋建筑形式先后经历了创始期、成熟期、极端期和衰落期,围屋的营造技艺也发生了对应的变化。
赣南客家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明后期至清前期,闽粤客家大量回迁入赣,建造围屋。围屋在赣南大量出现,并形成规模和特色是在清代中晚期。客家人受先祖士族门阀观念的影响,加之本身的坎坷历史,遂形成了一种讲宗亲、重家族的传统。为了本姓宗族的利益,往往不惜身家性命而大动干戈,与外人结下世仇。因此,为了保家卫族,防止仇族的袭击报复,他们需要像围屋这样有完善防卫功能的居所。
民国时期,由于现代文明的兴起,交通和统治力度的好转,土匪武装和宗族势力大大受到抑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此后人们便不再倾向建造围屋了,新的围屋也就少见了。
赣南客家围屋尚存6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信丰安远寻乌等地。
工艺特征
综述
赣南客家围屋在防御功能、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造技术等方面具有特色,其建筑技艺、材料大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但每座围屋的建筑用材和建筑工艺都有差别。
防御特色
赣南客家围屋最大的特点就是强烈的防御功能,易守难攻,防匪、防盗、防宗族之间的械斗。赣南客家围屋集古代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的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相似。
赣南客家围屋外墙一般厚1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有铁皮。板门后多设有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项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战时人员走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混合在一起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现存的赣南客家围屋基本上都在拐角处设凸出墙面和屋顶瓦面的炮楼,以便消灭抵达墙根和屋顶之敌,大大减少防御死角。墙基宽、厚、深,外墙身包砖,防水防火;个别使用条石,防撬防挖。墙面基本只开射击孔和隙望口,不开窗,外窗材质均为砖,平面呈两个漏斗底部相接状,射击角度更大。射口内侧上窄下宽,利于保护狙击手的安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射击时的眩光。门多有两三重,外包铁皮,上留孔道灭火;围内多有暗井备荒,个别围屋还挖有环屋壕沟。
赣南客家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孔。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赣南客家围屋不论是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还是大至占地11亩多,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如同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城池。
建筑材料
赣南客家围屋外墙体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1/3厚的外墙体用砖或石砌,2/3厚的内墙体则用土坯或夯土垒筑;也有的外墙用三合土垒筑而成,即用石灰、黄泥和沙,或石灰、黄泥和鹅卵石相拌筑墙,有的还掺人桐油、红糖、糯米浆等黏性物,此种围屋墙体的坚韧耐久性毫不逊色于钢筋混凝土墙。
建造结构
赣南客家围屋形态丰富,尺度变化跨度大,有国字型、口字型、回字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形式。“口”字形除四周围屋外,围内别无房屋,此数量较少,规模也较小;“国“字形则在围屋内,还建有一座带祖堂的厅屋组合式主体建筑,小者或一明二暗,但更多的是三堂两横中轴线对称的厅屋组合式民居,大者面积近万平方米。现存的围屋平面大多为“国字形围”和“口字形围”方形围屋,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在建筑高度上,以两三层居多,选址多位于盆地中央。
建造技术
因赣南客家人是由中原一带迁居而来,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沿袭了传统的建筑形式,“干打垒”是主要的建筑方式,黄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版筑技术在南方的运用比较普遍,具体施工过程如下。首先将木板作为模具,然后在模具中填充适当湿度的黄土,最后用“杵”夯实坚固以成墙体。然后根据围屋设计需要,层层加高墙体,直到墙体达到预期高度。
工艺流程
客家民居的营造大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每座赣南客家围屋的建筑用材和建筑工艺都有差别。赣南客家围屋主要有几种建筑工艺:一是金包银砌筑,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用土坯或夯土垒筑,如杨村乌石围;二是河卵石石灰砌筑,就地取材用河中均匀、质地较硬的河卵石拌以石灰浆砌筑,如武当田心围、临塘三大门围、汶龙村头围;三是三合土砌筑,即传统的干打垒筑墙办法,用三合土(即石灰、黄泥、沙石)做泥,做泥是围屋建造很关键的一道工序,做泥决定了整座围屋工艺的质量等次与成败,选用无腐植质的狰红壤土,按比例再配以细河沙、田底层泥和老墙泥,配合做匀,然后泼水,反复翻锄均匀发酵。用泥需干湿适宜,干湿程度为泥一抓成团,丢出碰地即散最佳,此土谓之熟土。砌筑时中间夹鸡蛋大小的卵石,一版一版,版筑而成,为加强三合土的硬度还用熬制后的桐油漆刷,如关西新围、西昌围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赣南客家围屋依山就势,布局合理,是客家人聪明才智的体现,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也适应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注重分析地表、地势、地形、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围屋与环境的结合,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赣南客家围屋建筑中的设计理念,除了普遍具有的基本生活功能设计外,更突出的反映在宗亲一家的向心设计、安全防卫设计、祈求兴旺发达的风水设计等美学设计,融合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
赣南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古罗马城堡”,见证着客家人从中原移民至赣南、修建围屋以抵御当地土匪的历史。
传承状况
整个龙南掌握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核心技术的少,而且年龄都偏大。在时代背景下,培养掌握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的人比较难。赣南客家围屋修缮危险系数大,加上社会大环境,年轻人不愿守着老屋吃这个苦。
传承人物
钟彦鹏,男,汉族,2018年5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序号:05-2741。
李明华,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15年,龙南制定了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保护计划,建立了赣南围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展示馆。
2018年1月,龙南选派省级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传承人李明华到北京大学参加了由文化部组织的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培训。
2018年4月,龙南博物馆(别名:赣南围屋博物馆)建成,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客家围屋为主题的特色博物馆。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江西省龙南县文化馆获得“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龙南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2021年1月26日,“围屋之变:关于中国传统移民建筑的对话”展在深圳雅昌艺术中心举行。参展艺术家多次实地深入龙南,以龙南客家围屋的建筑为出发点,探讨当今社会下的聚居方式,从而创作出与龙南围屋建筑及背后生活方式发生关系的当代艺术作品。它们重新诠释了客家围屋建筑在国际范围内的文化意义。
文化轶事
据《龙南县志》载:1938年9月15日,日军3架轰炸机排列成品字形向杨村窜来,当飞机飞过杨村圩上空时,发现一幢赣南客家围屋(燕翼围),误认为是弹药库或军事设施,于是在围屋上空投下几枚炸弹,炸毁民房10间杨村小学教室1间,炸死居民和学生共18人,而该幢赣南客家围屋(燕翼围)却巍然不倒。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5:48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