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广州客家山歌)
流传于广州市的传统音乐、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山歌(广州客家山歌),流传于广州市的传统音乐,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明代就有客家人从粤东北辗转来穗,客家山歌也随之而来开始传唱于羊城,并融入广府文化特色。客家人自明代就迁徙入穗,并没有因为身居异乡而消沉、悲观、颓废,而是在劳动中歌唱、在生活中歌唱、在人生礼仪中歌唱。
广州客家山歌是广州客家人勤劳智慧的生活写照,歌曲主题和内容常常会融合当代社会热点,改编原调填作新词,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诗人叶廷勋《广州西关竹枝词》中记载,清朝广州便有客家山歌墟。
广州客家族群的聚落经历裂变和扩展,新的客家聚落进一步成长,形成活跃在越秀、天河、花都、黄埔、番禺、南沙、萝岗、增城、从化的客家聚落文化,如今深度融入城市文化公园景观和社区文化,通过每月在固定日期举办的“墟日”“山歌会”形成族群聚集。
基本特征
客家山歌跟随客家人千余年的迁徙脚步,风雨兼程、开疆拓土,由中原河洛辗转落脚于岭南,在客家文化与广府文化的涵濡融合演进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文化吸纳力,主动融入不同文化音乐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语言模式和文化体系,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窗口。多种异质文化在广州并存、交流、碰撞,让广州客家山歌既保留了客家祖地中原的文化神韵,又有岭南文化的异彩。
客家山歌的即兴编唱,使客家移民既能将身边新的生活融入到传统的古老的歌谣里,同时善于借用广府本土曲调描摹客家生活。因此,客家山歌一方面沿袭了中原特色,与闽、赣,以省内粤东梅州、河源的客家山歌一脉相承;同时又因地制宜,积极吸收广州本土音乐文化与民俗。譬如,广州客家山歌四句板中具有粤曲韵味的拖腔,在《舞春牛》中体现出粤剧中的戏曲身段元素,同时还在《过山拉》中表现出特征性下滑旋律线等广州客家山歌独有的曲调。
广州客家山歌特有的广州四句板、过山拉调、舞春牛调、圣公调等原生态腔调。
流传地区
广州客家山歌在广州市的越秀区、天河区、花都区、黄埔区、增城区以及从化区都有传唱。
保护措施
非遗保护
2022年4月29日,客家山歌(广州客家山歌)被列入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项目编号为Ⅱ-3。
日常活动
广州客家山歌扎根公园文化,不断丰富其思想内涵及表现形式,以“客家山歌墟”为核心,主要活动于越秀区越秀公园、越秀区烈士陵园、黄花岗公园,天河区凤凰街辖区内的“火炉山公园歌墟点”“渔沙坦文化广场歌墟点”“银排岭公园歌墟点”和“文化活动中心歌墟点”等地,配合广州市“非遗在社区”等相关政策,形成典型孵化案例,依托公园举办客家山歌擂台赛,并积极与各级学校展开合作,如华南师范大学、花都区梯面镇小学、白云区太和一小等各级学校,每月设置固定时间为“歌墟日”,组织从小学到大学、从民间到专业院所的歌手、歌队、非遗传承人、教师、研究人员参与展演、讲座,使民间艺术与非遗传承、学校教育、学术研究紧密衔接、落地实践。如今的广州客家山歌已经形成大众文化(如广州各区县的“歌墟”文化)——专业精英(如高校、广东省文化馆的客家歌谣研究)——中小学教育(如客家山歌进课堂)的三维互动开放结构,实现了文化的自我更新与完善。这种多级良性互动的创新传播模式,打破了过去传统民间歌曲主要通过非遗传承人在民间传承的单一模式,实现了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全面覆盖。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31 09:08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