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五凤楼
道光八年建筑
五凤楼建于道光八年(1828年),至道光十四年(1834)建成,为王氏十九代祖所建,是明显的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建筑界又多称“大夫梯式”土楼。
建筑特点
五凤楼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在中庭大厅有中轴线贯穿;
2、有上下厅堂一个以上,主次分明;房屋一层高过一层,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3、左右对称分布;
4、屋前有大片的农田或池塘;
5、房间正前面比后面要低一些。
名字由来
五凤楼的“五凤”分别指五种不同颜色的“鸟”:品、黄、绿、紫和白色。它同时也象征着东、南、西、北以及中五个方位,因此称为“五凤楼”。
式样
五凤楼有几种不同的式样:三厅式的,两厅加一个边房式的,三厅两边房式的,三厅两边房加上后面围龙的,九厅两穿堂的。这些不同规模的土楼有一个特点是所有的房子都为中轴对称。
其中九厅式的是最大的类型,由三个五凤楼组成,对齐于同一轴线。它往往是那些有500-700年移居历史的大家族居住。最后的那五凤楼称为“回楼”,中轴线上的三个中央大厅分别叫做上堂、中厅和下厅。在最后和倒数第二的土楼之间常有空地或天井,由此也降低了中间土楼的水平高度。第二个的五凤楼叫做中堂,接着又是天井庭院,然后才是最前边的土楼,称为低堂,它比中堂也要低些。这样九厅式的由三个独立的五凤楼组成,对称于同一的中轴线,高低的三个坐落。
最为常见的五凤楼有三个厅堂两个边房。后堂和两边的房屋一般是两层的,在楼的前面都有一个半圆状的池塘,其中池塘的直径边靠近土楼以之平行,夹在塘与土楼之间还有一个称为“禾堂”的空地,它是客家人用来晒谷物等的场所。
简介
进入五凤楼前边的大门,我们看到的将是低堂,低堂是方形的厅,它的宽比深要大的多。厅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房间,房间的门都朝着厅开。在低堂和中堂之间有个开放的天井,同时天井的左右两边又各有一个小厅。这样,站在天井里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四周都是厅堂,任何一个厅的位置都可以看到其它三个厅,且采光很好。这四个独立的厅各有不同的使用功能。
顺着低堂,我们穿过旁边的小厅,并跨上一个小台阶来到中堂。中堂的深度大约是其宽度的两倍,继续向前可以来到上堂。土楼里所有房间的窗口都是朝走廊或天井而开,并都是中轴对称。
五凤楼通常是对着河流而建,很多是坐落在山坡上。土楼的后面往往会有一个菜园,前边的那个池塘则用于洗衣物、灌溉和养鱼等。土楼的屋顶铺盖绿瓦,墙通常是白色的。
参考资料
五凤楼----展翅欲飞.中国网.2008-07-08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7 23:45
目录
概述
建筑特点
名字由来
式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