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
汉语词语
实际,读音:shí jì,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真实情况;对某种事情或者事物的肯定。唐代王维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实际以无际可示,无生以不生相传。”
释义
(1) [reality]
(2) 真实的情况
切合实际
(3) 客观存在的事物
生活的实际
(4) [realistic]∶现实存在的
实际的例子
出处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实际之性,无有戏论,唯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
例句
1、佛教语。指“真如”、“法性”境界。犹言实相。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实际之性,无有戏论,唯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
晋·王羲之《为干和尚进表》:“实际以无际可示,无生以不生相传。”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证不可说之实际,解不可说之法门。”
宋·陆游《周元吉蟠室》诗:“实际正如此,切忌错商量。”
2、客观存在的事物与情况;事实。
清·李渔《比目鱼·寇发》:“虽不知他实际如何,却使俺这赫赫军威也被他虚声所夺。”
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六:“她只耽于一些幻想的美梦里,她不愿接触实际。”
邓小平《设顾问委员会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办法》:“顾问委员会是个过渡,这个过渡是必要的,我们选择了史无前例的这种形式,切合我党的实际。”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3、真实不虚的;合乎事实的。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三:“实际的情形并不是这样。”
徐怀中《西线轶事》三:“你到前方去,打在腿上,这才是实际的纪念哩。”如:这种想法不实际;计划订得很实际。
4、实有的;具体的。
鲁迅《书信集·致内山嘉吉》:“在中国,版画虽略有实际应用,但所谓创作版画尚无所知。”
老舍《骆驼祥子》二二:“想过这些,他开始想些实际的:先和曹先生支一月的工钱,给她买件棉袍,齐理齐理鞋脚,然后再带她去见曹太太。”
5、实效;实在的利益。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既是贤夫新亡求荐,家中必然设立孝堂,此须在孝堂内设籙行持,方有专功实际。”
清·李渔《蜃中楼·点差》:“我想宰相倒是个虚名,不如吏部反有些实际。”
词语辨析
【同义词】现实;本质 ;实质。
【反义词】比喻;理论 ;理想 ;幻想 ;表面、名义、迷信。
参考资料
资料.汉典.
实际.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09:20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