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智慧
哲学术语
实践智慧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用语。面向实践活动的推理。按亚里士多德之见,实践智慧和理论智慧都是理智德性。与理论智慧一样,实践智慧可以在普遍性的层面运作,关注实践判断的真实性,以及构建行动的普遍规则。与理论智慧不同,实践智慧还可以在特殊性的层面运作,将普遍规则应用于生活的具体情景,去确定正当的行动。实践智慧包括一种把握具体行动之特征的实践性直观,以及一种寻求如何达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的实践三段论。实践智慧和品格德性是不可分的,因为后者决定着正当的目的。没有正当的目的,一个人只能说是精明的,不能说具有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关于实践智慧的理论是含混、不系统的。
定义
实践和制作都属于可变的领域,不同的是:前者变化的根源在于人的感觉欲望中有一种自为性机制,后者变化的关键则在生产对象的可塑性
研究代表人物
奥迪(Audi,R.)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强调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实践智慧就是追求合理性。深思熟虑和给出理由是其中两大关键。以里弗(Reeve,C.D.C.)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强调“采取行动”,认为实践智慧就是对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以邓恩(Dunne,J.)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强调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强调实践智慧的道德品性。实践智慧表征了那些知道怎样生活得更好的人,是一种走向“善”的行动倾向,具有技术倾向所缺乏的道德意识,而且实践智慧和道德品性是一种互惠关系。邓友超强调对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还强调彰显实践的道德品性。
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以“我”为中心积累起来的,“我”的“实践性知识”,是以“我”为中心,吸收外来的知识,并跟自身已有的知识混合,才浮现出对于“我”有意义的知识。“实践性知识”的直接母体——“我”的内心世界,拥有多层结构。最底层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上面是教育观念、教育信条,再上面是问题意识与视点。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包括五个范畴:(1)关于学科内容的知识,(2)关于课程的知识,(3)关于教学法的知识,(4)关于自我的知识,(5)关于环境的知识。这五类知识相互联系,其本身是静态的,但它们与实践的联系却是动态的。它们形成了实践,同时也被实践所形成。
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对当下教育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以及对教育道德品性的彰显。实践智慧作为教师对教学整体的直觉认识,是内隐的;但它在教学活动中也会有所反映。教师的实践智慧通常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第一就教学过程而言,实践智慧表现为对知识传授的超越。第二就教学方法而言,实践智慧表现为一种教学机智。第三教师发展而言,实践智慧表现为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7-20 08:24
目录
概述
定义
研究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