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月瓶是清代的一种瓷器。亦称“宝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代
永乐、宣德
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
雍正早期烧制,后停烧。
乾隆时又有烧制,多为
青花。
抱月瓶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代以青花为装饰,结合抱月瓶自身独特风格,将色彩与器形完美融于一体,使其发展成为陈设用的艺术品。抱月瓶以永宣时期最负盛名,其中蒜头口抱月瓶于
康熙、
雍正两朝多有仿制。乾隆皇帝更是喜爱有加,因此抱月瓶成为清代乾隆一朝重要的陈设瓷器之一,外形与花样也随着御窑厂不断创新而变化多样,异彩纷呈。
抱月瓶是清代的一种瓷器。亦称“宝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
雍正早期烧制,后停烧。乾隆时又有烧制,多为青花。
胎釉细润,精巧端庄。颈两侧置对称夔龙耳,玲珑别致。瓶身扁平,形若满月。全器以青花绘就,口沿外部绘如意云头纹一周,颈部则绘
蝙蝠作饰。腹部两面开光,一面绘春耕图之“耕”,图中农夫赶牛犁地;另一面则绘“耙耨”,农夫站立木耙上以牛拖行,以打碎泥块。两面背景相同,皆是双桐树下,阡陌相交,不远处农舍隐现,所绘人物面目表情及衣褶生动。其余边饰为青花绘团寿缠枝花卉纹,发色鲜艳翠亮,运笔流畅,繁而不乱,与莹白滋润的釉面相互映衬,别有一番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