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云塔,原名擎天塔,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河沿乡旧城村宝云寺院内,始建年代不详,推断为宋代早期建筑。
历史沿革
宝云塔始建年代不详,史书所载各异,有说建于隋朝,有说建于唐朝,推断为宋代早期建筑。
唐、宋时期,宝云塔和宝云寺多次修缮。唐贞观、开元年间,塔寺重修,并定名宝云;
安史之乱遭到破坏,唐贞元年间(785~805)再度修缮,且在寺内增添了樵楼古钟,钟上铸文载“唐贞元六年造”(790年)。至宋代,在唐代式样的基础上加以修缮,外观上具备了宋代建筑特色,以至后人都说是宋寺宋塔。
宋朝末年以后,塔寺多遭破坏。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金国入侵北宋,宝云塔的碑林被摧毁。
元代时,宝云寺和宝云塔经历了风雨和战乱,已残颓至极。
明永乐五年(1407年),洪水淹没宝云寺,只留存下宝云塔,是有碑文写道“宝云寺历经兵焚水患,几多倾圯……明永乐年大水后,唯塔在而寺殿不存“。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因洪水淹没县城,衡水县城由旧城村迁至范家瞳,宝云寺亦一起移建至新城西北角,但宝云塔未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女道士亚氏募捐后曾重新修缮宝云塔。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宝云塔旁重建了宝云寺及药王庙。
解放后,宝云寺改学校。直到1963年洪水,寺内建筑再次倒塌,而宝云塔仍巍然不动。197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拨专项款,旧城村重新修缮宝云塔。1993年,衡水市政府投资一百多万元对宝云寺进行恢复。20世纪90年代,由于保护方法失当,宝云塔修缮后与历史原貌不协调,比如用红砖而非原始青砖进行修缮。
经国家文物局立项、河北省文物局批准,宝云塔修缮工程于2013年7月1日开工,此次维修是自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至2013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工程,工作包括以往修缮中使用的红砖全部换成青砖,清理一至八层塔身的水泥层以露出塔身青砖,塔身外部风化腐蚀的装饰部件全部更换等,尽量做到古现代统一。
建筑格局
结构
宝云塔,原名擎天塔,以其体现冀中南天一柱及衡章古郡之隋唐遗风而得名,八面棱锥体九级楼阁式砖塔,通高32.64米,塔基周长28.8米,塔顶有一葫芦形塔刹,塔刹原为铜质,1956年夏,遭雷击而毁,后经修缮为水泥空心材质。。关于塔高和塔基周长,宝云塔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碑文记载与有关资料的记载有出入,疑因塔底有部分游埋于地面以下所致。塔南侧另有石碑六通。
塔身一至五层为穿心式,有
券门阶梯相通,经
外檐盘旋,六至九层为空心式,内有固定木梯上下贯通,可达极顶。第一层南北有券门,建有双层塔檐,北门为入口,南面佛鑫有石雕莲花座释迎牟尼佛一尊.六层东、南、西、北四面均有券门,可同时观望东南西北四面风光,俗称“四天门”,除通道券门皆为佛龛,原塑有佛像。各层檐饰建筑或为姆鸯斗拱,或为梅花斗拱,风格各异,无一雷同。
特点
宝云塔的第一奇特之处为,底部为穿心式、上部为空心式的混合结构。单纯的空心式结构,主要以厚壁来承担塔的重量,由壁传达至塔基,而宝云塔的底部为穿心式结构,将部分塔的重量分散到塔内的登塔楼梯上,增强了塔的坚固性。千年来,该塔虽历经风雨战乱,仍巍然不动,可见其坚固稳定。
宝云塔的第二奇特之处为,穿壁绕外檐盘旋折上的登塔方式,即塔檐不仅用于装饰,而且是登塔的必经檐道。塔一至五层为穿心式,有券门阶梯相通,经外檐盘旋可以上下,由一层北券门始入,沿阶而上至二层南券门,若再上一层,需从券门走出塔外,沿塔壁外不足0.5米宽且没有护栏的外檐道转圈至另一券门进入塔内,再沿阶而上,如此往复,直至六层。六层以上,为空心式,内有固定木梯可攀爬,不必再移步塔外。如此登塔,身在塔外,方圆数十里内,虽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但贴塔而行,颇有惊险之感。
宝云塔的第三奇特之处为,凝聚了隋唐宋建筑艺术的遗韵。从塔身残存的石灰面可看出塔体本为白色,属隋唐砖塔特点,并流传到宋;一、二层塔檐的“批竹头”、“方形圆开”的券门等建造形式,属唐代建筑风格;三层以上的座、檐及雕饰、八面八棱造型等,属宋代建筑特点。各层檐饰建筑都不尽相同,或为鸳鸯斗拱,或为梅花斗拱,无一相同,体现了古人的建筑智慧和才能。
文物遗存
宝云塔前甬道有石碑六通,记载着历次修缮等情况。碑文的大意是:明天顺六年(1462年)由僧人文胜发起、知县杨俨、县丞胡志良、典史刘进亦皆捐俸大修;明万历元年(1573年)女道士亚氏募捐重修;清乾隆九年(1744年)邑人庠生王建侯率其子若侄,义举捐资修葺;清道光廿六年(1846年),邑人庠生旧城村王建侯之后裔又纷纷捐款修葺;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旧城王氏后人再一次集资修缮宝云塔;1979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拨款万元对宝云塔进行修缮。
历史文化
始建时间
据
《衡水县志》载,宝云塔始建年代有隋大业二年(606年)和唐代两种记载,但均无考。此外,民间流传南北朝时期就有了
宝云寺,隋朝时开始建塔,但只打了地基,隋就灭亡了,唐朝建立后才继续修完了佛塔,但无从考证。
据1993年衡水市文物管理所编、李功著的《宝云寺的传说》所载“宝云寺,擎天塔,始建于隋”,塔、寺同建于隋。另有”先有擎天塔、后有宝云寺“一说,认为擎天塔始建于隋大业二年至大业七年之间(604~609年),唐
贞元六年(790年)佛教大盛,在擎天塔西侧,宝云寺佛教建筑组群应运而生,并纳擎天塔于寺内,依寺名而改为宝云塔,其含义如塔前碑文所示“俾寺名宝云者,举云之争华,塔名擎天者,共天光一色。”。两处记载虽塔、寺渊源不同,但均认为宝云塔始建于隋朝。
据《衡水县志·古迹》载“宝云塔,在旧县,高十余丈,唐时建造”,宝云塔始建于唐。原室云寺内钉口古钟,钟上铸有“唐贞元六年造”为宝云塔的建筑时间提供旁证。另据塔前清代重修时所立的“永垂不朽“碑载“宝云寺,古刹也,……放之县乘建于唐,盖唐崇奉佛法,迎之西域,供诸中国”,为宝云塔始建于唐代提供了佐证。虽然该碑能够说明一些历史情况,但宝云塔建塔碑文字难以辨认、宝云寺建寺碑大水淹没失传,宝云塔的始建时代难以准确认定。
1980年5月30日,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驭寰教授等三人对宝云塔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塔的建造形式和建筑风格,推断应为宋代早期建筑。如确系唐代建造,宋代对原塔也进行了重修。
诗人艺文
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黄庭坚曾到宝云寺论禅,手抄佛经百卷;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宿于宝云寺写下了有关衡水的七律诗3首,留有“挥手中天感慨多”的诗句;元代著名诗人、画家王冕过游览宝云寺时有云“城郭类村坞,雨雪若载涂。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清康熙年间,衡水知县王万方有诗赞云:“平野昂霄一柱撑,鸡林雁足旧桃城。近防沱浪漂农舍,远眺燕山尧帝京。尽职愧无桑土效,登高漫切草茅情。闲稽故老浮屠下,海晏从今想治平”,抒发了自己希冀海晏治平的愿望。
传说轶事
“千年不死草”属兰科,又叫马蔺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寺内这株相传是由唐朝大诗人王之涣所栽。唐开元二年(714年),26岁的王之涣深得宰相张九龄赏识,并被推荐到当时的衡水县当主簿。临别,见相爷府前有墩马蔺草,触景生情,遂向相爷说:此草不贪肥水,千载永绿。贤明的相爷既然信任我,学生也一定要像这无所贪图的马蔺草,在为国为民的仕途上,不怕风霜,永持文人的正义本色。并讨得几棵栽于衡水,留得千古佳话。
据《桃城县志》记载,衡水刚建县时,县城设在旧城。旧城那时是一个叫黑龙潭的村子,村东有个总不见干涸的黑龙泉,泉眼就在宝云塔的下面。当时那一带经常闹水患,相传是黑龙泉中潜伏的兴风作浪的河妖在作怪。在官方的号召下,备尝水灾之苦的人民自动组织起来,出资出力建造佛塔,目的是上擎云天,下镇河妖,故该塔名为“擎天塔”。
活动建设
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由宝云寺管理处和桃城区旧城村共同举办的“宝云文化庙会”为衡水人的元宵节锦上添花,带领大家领略到浓郁的桃城年俗文化风情。期间有评剧团搭台唱的折子戏,东风艺术团表演的歌舞、小品、相声等现代曲目。旧城村也组织架鼓队、秧歌队在庙会上表演,还自编自演了歌唱旧城好风光的剧目《逛旧城》。
研究成果
1980年5月30日,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驭寰教授等三人,对宝云塔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一、二层塔檐的“批竹头”、“方形圆开”的券门等建造形式看,确属唐代建筑风格,而三层以上的座、檐及雕刻的窗棂等又是明显的宋代建筑特点。据此判断应为宋代早期建筑。
文物价值
宝云塔是佛教盛行的隋唐时期佛塔建筑的遗存,是研究佛教佛塔的宝贵文物。
宝云塔,是全国罕见的外沿(檐)塔,被文物部门称为外沿塔标本。
宝云塔将穿心结构和空心结构的两种砖塔做法相结合,构筑巧妙,是成为研究宋代造塔工程技术的重要实证。
保护措施
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该塔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9月,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宝云塔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宝云塔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河沿乡旧城村宝云寺院内。
交通信息
可从衡水火车站乘坐14路公交车到达旧城村,南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