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拼音:wǎn、yuā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通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本义是“屈草自覆”,即把草弯曲用以覆盖自身。引申圆曲、屈折之称;还引申有弯曲、低洼、晃荡等意义。
字源演变
“宛”是形声兼会意字。始见于战国金文。从宀,篆书之形像房屋,表示如宫室回环、盘曲为宛;从夗,指身体侧卧弯曲的样子,有弯曲义,夗也是声符。小篆或体又从心。
“宛”读作“wǎn”时,本义是“屈草自覆”,即把草弯曲用以覆盖自身。引申有弯曲、曲折之义。“宛”是小的样子,如《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意思是说小小的斑鸠都能展翅飞到天上。“宛”也是仿佛可见的样子,表示“好像”,如《诗·溱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意思是说:顺流而涉,就好像在水中央一样。“宛”还是姓氏,《广韵·阮韵》:“宛,姓。”
“宛”在读“yuān”时,表地名,如汉时西域诸国之一就有“大宛”,清代为“浩罕国”,现为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地区的费尔干纳盆地。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七】【宀】於阮切
屈草自覆也。从宀,夗声。(惌),宛或从心。
说文解字注
(宛)屈草自覆也。上文曰:“奥,宛也。”宛之引伸义也。此曰:“屈艸自覆者。”宛之本义也。引伸为宛曲、宛转,如《尔雅》:“宛中,宛丘。”《周礼》:“琬圭。”皆宛曲之义也。凡状貌可见者,皆曰宛然,如《魏风》传曰:“宛,辟貌。”《唐风》传曰:“宛,死貌。”《考工记》注:“惌,小孔貌。”皆是。宛与薀、薀与鬱,声义皆通,故《方言》曰:“宛,蓄也。”《礼记》曰:“兔为宛脾。”《春秋繁露》:“曰鹤无宛气。”皆是。
从宀,夗声。夗,转卧也,亦形声包会意。於阮切,十四部。
(惌)宛或从心。《函人》:“为甲,眡其钻空,欲其惌也。”郑司农云:“惌,小孔貌,惌读为宛彼北林之宛。”按,“为”当作“如”,先郑不云宛、惌同字,许乃一之。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部】〔古文〕惌
《
唐韵》《正韵》於阮切。《
韵会》委远切。并音琬。《
说文》:屈草自覆也。
又宛然,犹依然。《诗·秦风》:宛在水中央。注:宛然,坐见貌。《魏风》:好人提提,宛然左辟。注:宛然,让之貌。
又丘名。《尔雅·释丘》宛中,宛丘。又:丘上有丘为宛丘。注:宛谓中央隆高。
又平声。《
玉篇》《
集韵》《
类篇》并於袁切,音鸳。大宛,西域国名。去长安万二千五百里。
又县名。《
一统志》:宛本申伯国。春秋时属晋,战国为韩宛邑,秦为宛县,汉因之,明属南阳府。
又姓。《左传》:郑大夫宛射犬,楚大夫宛春。
又去声,於愿切。音苑。小也。《诗·小雅》:宛彼鸣鸠。注:宛,小貌。
又入声。纡勿切,音鬱。《史记·仓公传》:寒湿气宛。与苑、鬱通。
又叶于云切。音煴。《前汉·班固叙传》:汉武劳神,图远甚勤,王师啴啴,致诛大宛。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集汇
上中古音
韵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