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是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庆历六年,范仲淹任
邓州知州,营建了
百花洲和
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上阕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下阕表达旷达的思想。
作品原文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白话译文
满城人开始身着罗绮-春天快要结束,不如去百花洲上,看看有没有没开尽的野花,洲岸的婀娜和野花的妩媚互相映衬。 看不到花的尽处和岸的尽处,彷佛是漫步在“桃花源”里的小路。(我虽然忧国忧民) 请不要责怪山翁我偶尔寻一点欢乐,功名的“得”和“失”乃是时运注定,连那黄莺都懂得唱新声,花蝶懂得新舞 那都是上天赋与它们的本能 怎么能要求我辈就没有欢乐的情绪呐!
词句注释
【
百花洲】位于今日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境内,范仲淹被贬邓州任知州时曾于此地设立花洲书院,百花洲从此名闻天下。
【桃源路】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唐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宋辛弃疾《
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清纳兰性德《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桃花源”。《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桃源洞”。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南唐冯延巳《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叹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
词文读法
定风波,词牌。定风波引,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唐教坊曲,《张子野词》入“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三平韵,错叶二仄韵,下片二平韵,错叶四仄韵。
小令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注】本词三换仄韵,可分叶不同部韵。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题为“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白花洲”。穰,即穰县,故城在河南邓县外城东南隅。“百花洲”在河南邓县城东南隅,范仲淹营为游咏之所,大概是穰城(即穰县县城)的郊区。范仲淹五十七岁知邓洲,五十八岁时曾写《
中元夜百花洲作》一诗,其中有“百花洲里夜忘归”句,故【定风波】定是五十七岁之后的作品,是记常游百花洲之事而抒己之志的作品。
个人缘由
范仲淹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进取思想,也有消极低沉的时候。范仲淹年轻时,生气勃勃,积极进取,后来三遭贬职(知邓州就是其中一次,知邓州前充边任),知邓州时,年纪老了,由此,他有一些消极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岳阳楼记》最后强调“进亦忧,退亦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自己的矛盾着的两种思想倾向对立斗争的结果,积极一面占了上风了,他过去一贯的积极处世的思想复活了。所以他在末了说:“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否定了消极一面,希望、鼓励自己向古仁人看齐,希望、鼓励自己比古仁人更进一步。他在这时思想斗争的结果是积极一面占了上风,但当时的消极一面却在《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这首词中记录下来了。
文学欣赏
艺术特色
【定风波】的开头是“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是说穰城里虽然“罗绮满城”花花绿绿,但是春天已近逝去,于是到百花洲上寻找春天的美好景色。百花洲上的景色是怎样的呢?“浦映□花花映浦”,美极了。“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这种美好境界无边无际,走进去好象突然走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去“世外桃源”的路上的境界一般。这上片,字面上的意思是,城里的春天景色即将逝去,没什么好景致,到城外游咏之地寻美景吧;而那里,景致确实很好,真如世外桃源一般。换句话说,对城市的生活已没什么兴趣,必须离开城市,到山林原野之间去,那里远比这表面繁华的城市生活来得好。这表明了范仲淹对官场生活已经厌倦,对表面稳固的朝庭存在着反感,想离开朝庭,离开官场,寻找他途,退隐归田去,希望过陶渊明式的生活。(我想,这可能就是他屡次请贬的原因之一。)这是上片的思想感情的实质。所以,下片紧接着说:“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替自己的这种思想进行辩解,认为他想这样做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最后说,“莺解新声蜨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在词的意境上是写对景色的欣赏,实际上是表白自己去退隐归田是很愉快的、很乐观的、很自然的。
这首词,反映了范仲淹在仕途受阻、政见受挫之时,其本阶级(中、小地主)软弱的一面的作用下,有退隐的念头,乍看起来,这种念头是不符合范仲淹的思想实际的。范仲淹“每感激天下事,奋不顾身”(宋史),“公少有大节,其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趍舍,其所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范文正公集》《褒贤集:神道碑铭》)可是我认为,范氏的世界也是有矛盾的,以上所引的话只道出了它的一面(而且是主导一面)。范仲淹消极低沉的时候也是有的,只是不很严重而已。这是因为他是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他所代表的阶级——中、小地主——在当时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地位都是不巩固的,虽然有上升的积极要求,却是很软弱的;他所处的时代是沉闷的时代。(关于范仲淹有积极一面和消极一面,从以上分析的三首词中亦可看出来,上面的分析也或多或少作了些说明,读者要更进一步了解这种两面性的具体情况,实质和根源,可参阅马茂元的《范仲淹的词》一文,我完全赞同马氏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也许有人会说,他既然在五十七岁左右有这种消极退隐思想,可是他在58岁时怎么能写出《岳阳楼记》这样积极的散文呢?不错,《岳阳楼记》是篇积极的作品,但我正要以它作为旁证,说明范仲淹在知邓州时(五十七、八岁)思想上消极面积极极面有着激烈的斗争,而斗争的结果是积极面占了上风。《岳阳楼记》写了两种人在洞庭湖两景色面前所表现的两种不同情绪,实际上与他自己的思想有关。他年轻时,生气勃勃,积极进取。后来三遭贬职(知邓州就是其中一次——知邓州前充边任),知邓州时,年纪老了,由此,他有一些消极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岳阳楼记》最后强调“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自己的矛盾着的两种思想倾向对立斗争的结果,积极一面占了上风了,他过去一贯的积极处世的思想复活了。所以他在末了说:“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否定了消极一面,希望、鼓励自己向古仁人看齐,希望、鼓励自己比古仁人更进一步。他在这时思想斗争的结果是积极一面占了上风,但当时的消极一面却在【定风波】中记录下来了。
思想内容
范仲淹的【定风波】写了对宦游生活的烦腻,这方面,与他同时的柳永也有相似的作品,如【鹤冲天】(“黄金榜上”)表现了宦途潦倒的无可奈何的自我摆脱,饱含激愤,却是玩世不恭的。而范仲淹的【定风波】则对官场不满的同时,对自己想分开官场另寻他途抱着乐观立场,词里的表现的内容也比柳永的【鹤冲天】来得高洁。这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扩展词的题材和主题方面有些奉献。
题为“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白花洲”。穰,即穰县,故城在河南邓县外城东南隅。“百花洲”在河南邓县城东南隅,范仲淹营为游咏之所,或许是穰城(即穰县县城)的郊区。范仲淹五十七岁知邓洲,五十八岁时曾写《中元夜百花洲作》一诗,其中有“百花洲里夜忘归”句,故【定风波】定是五十七岁之后的作品,是记常游百花洲之事而抒己之志的作品。
【定风波】的风格是飘逸;它有婉约的一面,但偏于豪放。“……不应该流露这种伤离念远、怀乡怀家的心情,以致士气消沉,日久无功,这是对战争性质认识不清,同时也说明他的软弱性。”这话也有可商议的地方。这首词的基调低沉,没有老当益壮的情怀和在边疆伤离念远、怀家怀乡,除了时代和环境的原因以外,的确也表现了他的软弱性??政治、经济上地位不强固的、软弱的中小地主的软弱性。但也应该看到,他在伤离念远、怀乡怀家的同时,不是有“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感慨么?换言之,在伤离念远、怀乡怀家的同时,还想到对敌斗争未胜利不能随意回家这点,而且还选取后者为上,在两种思想感情矛盾的情况下,他已经让前者遵从后者。我认为这正是他“积极进取”精神的表现。
《岳阳楼记》写了两种人在洞庭湖两景色面前所表现的两种不同情绪,实际上与他自己的思想有关。他年青时,郁郁葱葱,积极进取。后来三遭贬职(知邓州就是其中一次??知邓州前充边任),知邓州时,年事老了,由此,他有一些消极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岳阳楼记》最后强调“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自己的矛盾着的两种思想偏向对峙斗争的结果,积极一面占了优势了,他从前一贯的积极处世的思想回生了。所以他在末了说:“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否定了消极一面,希望、勉励自己向古仁人看齐,希望、鼓励自己比古仁人更进一步。他在这时思想斗争的结果是积极一面占了上风,但当时的消极一面却在【定风波】中记载下来了。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历史上的范仲淹是位正派的正面人物,但他确切也有消极的东西。他的每一首词都有积极一面和消极一面,虽然各首中这两个方面比例不一样。我们在确定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消极一面,特别是他爱在词中写秋景来宣染感伤情感,在词中吟唱消沉调子等方面,我们应当当真看待;由于它跟今天的时期精神是不能协调的;可是,范仲淹有很高的艺术技能,这些词所宣染的消极感情,比拟轻易影响今天人的思想感情,特殊能影响比较懦弱的人。
这首词的思想内容是十分消极的。这里不是退隐归山的问题,而是厌世的问题。“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神思,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借三国分破,曹孙刘不能同一中国来否定人生的意义,否定了一切人们的一切斗争和尽力,否定了求长进的必要,所以作者“屈指细沉思”的成果是,与其艰难地加入社会斗争,倒不如象刘伶一样一醉来得好。“争如共刘伶一醉”,贬说那些积极参加社会奋斗的人基本不能跟醉生梦逝世的刘伶比拟。而下片所言,也不是什么否认寻求功名,而是人生如梦,一切皆空的达观主义论调,充斥着人生急促的感慨。假如是揭示曹、孙、刘争取天下的阶层本质与历史实质,准确地批评他们的争权夺利荼毒庶民,那当然是有意思的。可是,这首词不是这样,相反地,而是借三国分立的事实抽象地否定所有斗争(即连踊跃的、能推进社会提高的斗争也被否定了),宣传人生如梦,得过且过的颓丧思想,充满着极真个虚无主义,集老庄思想消极局部之大成。《中吴纪闻》说它“寓劝世之意”,范仲淹会这样劝世吗?我们固然也否认他有消极的一面(如前面所述的),但他那种“每感谢天下事,舍生忘死”、“以天下为已任”、“进亦忧,退亦忧”、“以天下为已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事上、遇人,一以自负,不择利弊为趋?,其有所为必尽其力”的精力,与这首词的主题思惟是毫不相容的。换句话说,只管范仲淹的思想性也有消极一面,但不至于象这首词的思想那样颓废败落。
名家点评
范仲淹的这首《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词反映了他在仕途受阻、政见受挫之时,其本阶级(中、小地主)软弱的一面的作用下,有退隐的念头,乍看起来,这种念头是不符合范仲淹的思想实际的,因为范仲淹“每感激天下事,奋不顾身”(宋史),“公少有大节,其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然而范仲淹也常自诵道:‘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趍舍,其所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
上片,范仲淹暗示对官场生活已经厌倦,对表面稳固的朝庭存在着反感,想离开朝庭,离开官场,寻找他途,退隐归田去,希望过陶渊明式的生活思想感情。“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是说穰城里虽然“罗绮满城”花花绿绿,但是春天已近逝去,于是到百花洲上寻找春天的美好景色。百花洲上的景色是怎样的呢?“浦映□花花映浦”,美极了。“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这种美好境界无边无际,走进去好象突然走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去“世外桃源”的路上的境界一般。
下片,替自己的隐世思想进行辩解。“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可此可见范仲淹想归隐是很自然的事情。“莺解新声蜨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意境上是写对景色的欣赏,实际上是表白自己去退隐归田是很愉快的、很乐观的、很自然的。
后世评价
【定风波】揭露和抨击了北宋王朝表面繁华实为软弱腐败、政治黑暗的现状,希求一个清明世界,这是应该肯定的。然而,作者寻求的道路是不正确的,他未主张积极斗争,而是回避斗争,退隐避世,想到山林之间寻求个人清静,他这种对朝庭不合作态度采取了消极方法来表现,这是应该批评的。他在仕途受挫政见受折、阶级斗争激烈的情况下,退隐避世,这是他消极的一面。我们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在振兴中华、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祖国的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苦,但我们不能有范氏那种消极退隐、钻到个人小天地里求安逸的思想感情,走到辜负人民希望、与时代背道而驰的路上去。“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啊!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汉族,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年),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皇祐四年(1052年),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成就突出,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著有《
范文正公文集》。
表达思想
暮春时节,词人惜春觅春,入得山去。见花团锦簇,花朵与绿水相映,让人恍惚置身桃源之中。偶遇老翁,闲话家常,顿觉隐逸生活的乐处。既然功名不保,朝廷改革失败,那么还是与这山中的黄莺、山蝶共处。悲欢还真是一言难尽。此词是典型的以乐景反衬哀情。
作品相关
奇闻轶事
春天的百花洲风光秀丽,范仲淹笔下的百花洲之春,更富诗情画意:“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口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范仲淹的这首《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词作于庆历六年(1046年),是他知邓州的第一个春天。百花洲位于邓州古城东南隅,碧水泱泱,繁花似锦,竹木苍翠,百鸟争喧,是迁客骚人游览的胜地。范仲淹知邓后,在前人营建的基础上,重整了百花洲、览秀亭,新建了春风阁、文昌阁和花洲书院。范仲淹在知邓期间所写的诸多诗词作品中,多次赞颂百花洲:“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览秀亭诗》)、“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中元夜百花洲作》)等。
这首词是写他与游人去百花洲赏花的情景,表达了范仲淹与民同乐的喜悦之情。上阙写景叙事。“罗绮满城春欲暮”这个倒装句是说,暮春时节城内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身穿节日盛装的游春人群。紧接着叙述游人的行踪。这时候的游人干什么去了呢?“百花洲上寻芳去”。百花洲是邓州城的游览胜地,那些满城游春的人们自然要去那里游览,所以诗人就要去百花洲上赏花,这自然是与民同乐,从而也告知人们范仲淹营建百花洲,就是为了给当地百姓开辟一个游玩的好地方。百花洲名副其实,这里最诱人的景色便是看不尽的“浦映口花花映浦”, 诗人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有何具体感想呢?他的回答是“恍然身入桃源路”。
范仲淹自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算起,至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末知邓州,30年宦海沉浮,四次遭贬,出将入相,尤其是在经历了庆历新政失败的打击之后,深感“卑飞尘土味诚薄,达宦风波忧更深”而来到邓州这个距京城偏远之地当地方长官,“政事绝简”,悠闲自得,顿觉轻松,又身入百花洲这么个景色幽静之地,如同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这种感慨的产生既是触景生情,更是思想深处感情的流露,并为下阙的抒怀作好了过渡。下阙即景抒怀。“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莫怪,即不要埋怨、责怪;逸豫,享受安乐之意;时数,指当时的运气,亦即当时的客观条件和机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请诸位不要责怪我甘愿享受清闲。我以为,功名的得来与丧失,都是与当时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我如今来知邓州,也不算是大不了的事,在朝任参知政事,在边关任帅,与来邓州任知州,都是形势需要,升也好,降也罢,在我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可谓“宠辱不惊”。
范仲淹此说,事出有因,当时不少朋友和知交为范仲淹遭贬知邓州气愤不过,为之鸣不平,这些不平与愤慨常常流露在给范公的书信与诗词中,范仲淹借回信或酬唱作答复,或正面解说或寓理于事,表明自己的看法:“出处曾无致主功,南阳为守地犹雄。醉醒往日惭渔父,得失今朝贺塞翁”;“滥登清显遇公朝,岂有才谋可致尧。拙守自惭成木强,宦游谁叹仅蓬飘”;“欲少祸时当止足,得无权处始安闲”;“吏隐南阳味日新,幕中文雅尽嘉宾”等,反复表达他对于知邓州的欣喜之情,不仅毫无怨言,还产生了提前退隐的打算:“附郭田园能置否,与君乘健早归休”。
为了进一步表达自己此时的平静心态,他还用眼前莺歌蝶舞的自然景观作阐释:“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意思是说,我此时的平和心态好比鸟儿在这大好春光里婉转歌喉,蝴蝶在这百花丛中翩翩起舞一般,都是非常自然的,一点也不奇怪。所以,最后作结道:“争教我辈无欢绪。”大自然中的鸟蝶啊尚且如此,那么像我们这些感情丰富又明事理之人,怎么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欢乐的情绪呢?
诗人的高瞻远瞩,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高尚节操活脱脱地展现了出来。
历史典故
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作了三年邓州知州,他孜孜民事,政平讼理,创建花洲书院,并于此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孕育了邓州绵绵千年的人文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范仲淹惠泽邓州,遗爱邓人,邓州人久怀不忘,庙祀千龄。
昔日,他知邓时留下的众多胜迹,已成为邓州发展文化产业、创建文化名市的重要支撑。求解边任、请知邓州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北宋与西夏议和,时为邠州知州兼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的范仲淹,遂向仁宗上《陈乞邓州状》,求解边任。其中曰:据延路奏,所定疆界,并已了当,仰保安军、镇戎军榷务通行博易者。事或宁静,理当改更。其陕西边事,自有逐路经略使处置。惟此四路安抚司,今后别无事务,欲乞朝廷指挥废罢。臣则宿患肺疾,每至秋冬发动,若当国有急难之时,臣不敢自求便安,且当戳力。今朝廷宣示西事已定。况邠州原系武臣知州,伏望圣慈,恕臣之无功,查臣之多病,许从善地,就访良医,于河中府、同州或襄邓之间就移一知州,取便路赴任,示君亲之至仁,从臣子之所望,实(音医,意为“惟” )圣造,得养天年。
范仲淹的以疾请知邓州,还有其无法言表的内在原因,即朝廷内部保守派加紧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不择手段,范仲淹觉得自己继续留在西北,挂着军职,无疑祸多福少。他知邠州不久,在给韩琦的信中是这样描述当时的心境的:“盖年向衰晚,风波屡涉,不自知止,祸亦未涯,此诚惧于中矣。”他到邓州后给相邻的光化军知军李简夫的《
依韵酬李光化见寄》诗中这样写道:“欲少祸时当止足,得无权处始安闲”。由此可以看出范仲淹当时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其心情也极为复杂,所以才上《陈乞邓州状》,请知邓州。
当年十一月乙卯(十四日),仁宗同意他的请求,仍保留资政殿学士的馆阁职称,转给事中知邓州。范仲淹遂带着病残的长子纯祐,从邠州南下,到邓州赴任。
范仲淹到任后,看到邓州“风俗旧淳,政事绝简,心方少泰,病宜有瘳。”(范仲淹《邓州谢上表》),于是把寄养在京城妻兄李纮家的二儿子纯仁、三儿子纯礼及女儿也接到邓州一起生活。庆历六年(1046),他的新婚妻子张氏夫人,又为他生下了第四个儿子纯粹。范仲淹一生大都在四处奔波中,无暇照顾家室。到邓州后,合家团圆,其乐融融。在新婚妻子的精心照顾和诸子随侍的亲情中,在众多文雅幕僚的陪伴下,度过了一生中极为难得的三年惬意时光。
孜孜民事 政平讼理范仲淹请知邓州,尽管政治环境险恶,心情复杂,但忧国忧民的抱负却坚定不移。在给仁宗的《邓州谢上表》中,陈述了守边首尾四载和改参大政的甜酸苦辣,重申了自己“启沃无隐,出处惟命。持一节以自信,历三黜而无悔”的信条。最后表示:“敢不孜孜于善,战战厥心,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上酬圣造,少罄臣诚。”范仲淹知邓三载的情况,《嘉靖邓州志》把它高度概括为“孜孜民事,政平讼理”。
1、体察民情范仲淹一到邓州,便深入民间了解民风民俗和百姓疾苦,与邓州百姓同忧乐。他的“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范仲淹《
依韵酬太傅张相公见赠》)的诗句,为我们留下了他早出晚归拜询邓州父老的感人情景。他曾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当地正月二十二日士女游河、三月三日郊外踏青活动。他在给晏殊的《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的诗中,生动地记录下了“彩丝穿石节,罗袜踏青期”的风俗民情,并特加注曰:“襄邓间,旧俗正月二十二日,士女游河,取小石中通者,用彩丝穿之,带以为祥。”范仲淹体察民情细致入微,就连小姑娘们游河踏青,用彩丝串石带在身上以祈祥瑞这样的小事都了如指掌。范仲淹还按照当地风俗,带领僚属参加民众的祭风师活动。他的《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诗,详细地追述了他在孟春正月祭祀风师的经过和期望。诗曰:先王制礼经,祠为国大事。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斋戒升于坛,拜手首至地。所祈动以时,生物得咸遂。勿鼓江海涛,害我舟楫利。旱天六七月,会有雷雨至。慎无吹散去,坐使百谷悴。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际。乃可驱云烟,以喜万人意。愿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阜财复解愠,即为天下赐。八使重古礼,作诗歌祭义。诚欲通神明,非徒奖州吏。贤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他祈求风师刮风要大小适时,以使万物生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要刮大风影响水路交通,六、七月间雷雨天,不要刮风吹散云彩,引起天旱,使庄稼枯黄。秋高气爽的十五晚上,若有云彩遮住月亮,要把云彩吹散,让天下百姓享受明月清风,尽情高兴。他说,这不只是对地方长官的奖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天下苍生。为了感动风师,他先行斋戒,再登坛拜祭,以至于叩头至地。他做得很严肃,很认真,很虔诚,表现了他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
2、贺雪抒怀范仲淹虔心敬意祈祷上苍风调雨顺,让老百姓有个好收成。谁知天不遂人意,庆历六年(1046),邓州自秋至冬数月干旱,二麦枯黄,百姓发愁,他更是心急如焚,“今之刺史古诸侯,孰敢不分天子忧。自秋徂冬渴雨雪,旬奏空文惭转邮。”(范仲淹《依酌答贾黯监丞贺雪》)范仲淹不但带领百姓整修陂堰,引水抗旱。还每月三次向朝廷奏报旱情。待到普降瑞雪,人们向他祝贺。他在州衙铃斋置酒款待贺雪的人们。他想到来年五谷丰登的情景,更是高兴得和年轻人一样,饮酒击筹,且舞且歌。这时因公出使邓州的河东提刑张去惑,将作监丞襄州通判贾黯都赋诗志贺。范仲淹依韵赠答,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他在《
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诗中说:浑祛疠气发和气,明年黍稷须盈畴。烟郊空阔猎者健,酒市暖热沽人稠。……常愿帝力及南亩,尽使风俗如东邹。谁言吾子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一场大雪使范仲淹顿解愁颜,是因为它将为老百姓带来一个好年景。
3、寻泉凿井在古代,兴水利是厚农桑的主要措施。从范仲淹诗文中反映出,他在邓州一是整修陂堰,引河水灌田;二是带领百姓寻泉凿井,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昔日,范仲淹带领百姓所凿的水井,基本已湮没不存,唯有花洲书院内的一口水井因其功效而保存至今。当时,邓州城东南一带的井水苦涩,长期饮用,多生怪病。范仲淹便带领学子在书院周围凿井寻泉。最终在书院西侧挖出了一口井,井水甘甜,解决了学子和周围百姓吃水困难。久而久之,怪病也都慢慢好了。为这件事,范仲淹还专门写了一首长诗以记之,其中曰:“但愿天下乐,一若樽前身。长戴尧舜主,尽作羲黄民。耕田与凿井,熙熙千万春。”(范仲淹《
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酝》)老百姓感念范公恩德,便将此井取名“范公井”。2002年,修复花洲书院时,在井上建了一座无顶六角亭,笔者特撰楹联一幅,刻于亭前石柱上,以志纪念:“寻泉凿井滋后士,饮水思源效前贤”。范仲淹知邓州,政简刑清,一年余而化行俗美,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范仲淹《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生动地记载了当时邓州民乐升平的太平景象。
4、惠及他州百姓范仲淹不仅关心邓州百姓,对他州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十分关心。庆历八年(1048),黄河以北出现严重的旱情,不少灾民来到邓州,范仲淹全力救济他们。有些流民还在范仲淹的资助下到了湖北的随州和江陵。由赈济流民,他想到了在定州的韩琦,挂念那里百姓的生活。遂给老友去信询问灾情:“河朔灾沴非常,大烦忧轸也。麦苗不立,向去如何?此中亦有北来流民,见行救济,多过随郢去。”并告诉韩琦,邓州和往常一样,“夏田丰稔”。后来听说北方落了雨,想来会有个好收成,因此,又给韩琦去信:“河朔久困,今春少雨。后来闻已滂沛,应有稔意”。同时,给韩琦介绍邓州的情况:“此中蚕麦大获,秋稼亦盛,甚释忧惧,可偃息以从事矣。”庆历八年春,范仲淹还平息了与邓州相邻的金、均、房三州的地方骚乱,维护邻州的社会秩序。他在给韩琦的信中说:“所辖金、均、房,相去各五七百里,山川险隔,自冬至春,三州各有小小结构,幸而告败。”金、均、房三州就在今陕西的安康、湖北的均县和房县,这三个州和邓州均归京西南路(治今襄阳)管辖,应为平等关系,不相隶属,但信中称“所辖金、均、房”,看来范仲淹当时还可能负责京西南路的事务,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营苑修圃 与民同乐范仲淹知邓时,还整修了邓州名胜百花洲,与民同乐①。百花洲,在邓州外城东南隅,是邓州的一方文化盛景。据清代邓州花洲书院山长陆钟渭《咏百花洲三十韵》诗中的“闻道东湖风景好,临涯曾建百花洲”诗句推测,那个地方原来叫东湖,后来在湖中建岛,岛上遍植百花,因名百花洲。百花洲辟建于何时,史无记载,现存最早咏百花洲的诗是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兵部尚书宋祁给邓州知州燕肃写的《答燕龙图对雪宴百花洲见寄》,诗中有“百花洲外六花寒,使幕凌晨把酒看”句。宝元二年(1039),谢绛任邓州知州,整修了百花洲,并在百花洲畔的城头上建览秀亭。同年,欧阳修、梅尧臣到邓州拜访谢绛,他们在百花洲上泛舟,在览秀亭下抛堶,并赋诗唱和,以记其盛。从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二首》诗中的“野岸溪几曲,松蹊穿翠阴。不知芳渚远,但爱绿荷深。”“暮角城头起,归桡带明月”推测,那时的百花洲水域面积非常宽阔。七年后,范仲淹来到邓州,百花洲已有些荒凉,览秀亭也已破败。他筹措资金,置办物料,召集能工巧匠,按其家乡苏州的园林风格,再次营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②,还在百花洲上建嘉赏亭③。把邓州西郊各种菊花移到百花洲上建起了菊台④。为振兴邓州文运,又在附近的城头上建了春风阁⑤、文昌阁⑥。使此地风光之盛甲于宛南。百花洲重修后,范仲淹把它辟为园囿,与民同乐。他在《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一词写道: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繁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百花洲风光如画,置身其间,恍如世外桃源,他与邓州百姓在这里共同赏春,忘却了一切烦恼,欢乐之情溢于言表。《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是范仲淹送给时任陈州知州晏殊的一首诗。随诗挚献的还有一幅《百花洲图》,此诗算是对《百花洲图》的文字说明。他在诗中写道: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月明鱼竞跃,春静柳闲垂。万竹排霜仗,千荷卷翠旗。菊分潭上近,梅比汉南迟。岸鹊依人喜,汀鸥不我疑。彩丝穿石节,罗袜踏青期。素发频来醉,沧浪减去思。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此诗不仅描绘了百花洲一年四季的优美风光,而且为我们记录下了范仲淹在百花洲上与民同乐的盛况。
范仲淹不仅在百花洲上与民同乐,还经常在这里宴请客人。当时应范仲淹之邀游览百花洲的名贤,有姓名可查的就有致仕宰相张士逊、河东提刑张去惑、襄州知州王洙、襄州通判贾黯、光化知军李宗易、提刑赵良规等人。范仲淹和他们携手百花洲,踏雪赏梅,游湖寻春,置酒高会,赋诗唱和。保存下来的范仲淹诗词中,咏百花洲的就有14首之多。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览秀亭诗》、《中元夜百花洲作》、《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等诗,都是咏百花洲的名作。尤其是《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还被清代学人张景星收入《宋诗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