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光佛信俗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民俗
定光佛信俗,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民俗,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从唐宋时代开始,定光佛信仰就在沙县民间流行。据地方史志记载,定光佛为地方保护神,受百姓崇拜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临汀志》与《舆地纪胜》等记载,民间传说定光佛俗名郑自严,来自泉州同安县。郑自严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深受民众崇敬。
从唐宋开始,沙县淘金山、洞天岩一带的佛寺,均供奉定光佛,民间信仰盛行。据佛教经典载,定光佛又名锭光佛,梵名提洹羯佛。据传,锭光佛出生时,身边有许多灯,故名燃灯太子,成佛后称燃灯佛,即锭光佛,民间简写为定光佛。
民俗内容
按佛教传统,每年有三个纪念定光佛(即燃灯佛)的日子:农历正月十二为定光佛的诞生日;农历三月二十七为燃灯太子(定光佛)的出家日;农历八月二十二为燃灯太子(定光佛)的成道日。这三个日子在民间都视为定光佛的诞辰日,沙县民众和佛教僧众都会在这些日子举办法会。
民间传说定光佛的主要事迹有:祷雨救旱、驯服野兽、活泉止水、治河护航、赐嗣送子、避免战祸等。这些事迹正是客家先民们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定光佛信仰在沙县民间流行已久,定光佛为地方保护神,受百姓崇拜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沙县、闽西北及赣南、粤东,特别是闽台客家聚居地区都有一定影响。沙县淘金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宋代便已被辟为游览胜地,以古佛文化而闻名于世,千古名刹定光禅院是闽中重要的佛教道场之一,有华夏第一卧佛称誉的淘金山卧佛,更是吸引着一批批海内外信众前来朝拜。
保护措施
20世纪90年代初,沙县人民政府决定以洞天岩定光佛传说为依据,利用淘金山西南山麓天然巨石,请惠安龙山石雕研究所雕琢定光佛睡像,历时16个月方告成功,1994年举办开光仪式。卧佛长38米,宽10米,高11米,被誉为“华夏第一卧佛”。同年在淘金山东南山麓扩建定光禅院。至2016年,定光禅院拥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华严殿、药师殿、伽蓝殿、卧佛殿、弥陀殿、祖师殿、地藏殿等殿堂和华夏第一卧佛——定光石卧佛、佛陀真身舍利塔等建筑,是闽中定光佛重要道场。禅院所在地淘金山是省级风景名胜。
社会影响
衍生节目
2013年5月27—28日,福建海峡卫视《客家人》栏目组,在沙县旅游局、沙县文广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深入沙县淘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实地拍摄定光禅院和淘金山卧佛。
2013年8月8日—9日,中央十套《地理中国》栏目播出了以沙县淘金山、大佑山为背景的专题节目《沙县淘金山卧佛——神秘的大佛》。
文化轶事
旧版《沙县志》还记载了定光佛与北宋名臣李纲的结缘。据载宋宣和元年(1119年)李纲因京都大水,民不聊生,上书谏请皇上积德行善,龙颜震怒,被贬为沙县监税官,李纲常忧国事,一日郁闷,来到城西大洲漫步,见一僧人过河,竟足不沾水,凭虚而渡,李纲知非常人,一路尾随至洞天岩,见僧人盘坐岩石上闭目小憩,遂恭立静候,待僧人醒来,李纲作揖求问前程,僧人口占四句:“青着立,米去皮,那时节,再光辉。”李纲欲进一步请教国事,僧人不语,径自踏上云步桥,乘云而去。靖康之年,李纲复出,竟应验了那僧人所言,据称那僧人便是定光佛的化身。李纲为纪念这段佛缘,请工匠雕造了定光佛睡像,供奉在所见之处,后湮没于大规模采石之中,但古迹大佛脚印、步云桥仍在,大洲沙溪河中心有块沉浮石,便是当年定光佛过河时的踏脚石。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06 10:02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民俗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