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官(拼音:guā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临时驻扎的兵营,后引申为旧时官府中任职的人员。
字源演变
会意字。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说文十四篇下𠂤部》云:‘官,吏事君也,从宀,从𠂤,𠂤犹众也。此与师同意。’乡先辈何子贞先生《东州草堂文钞》卷八跋《汉潘乾校官碑》云:‘校官者,学舍也。官字从宀,凡从宀之字皆以屋室为义……’”姚孝遂《甲骨文字诂林》 “官”字条后按语:“《说文》训官为‘吏事君也’,乃后起之义。王筠《句读》已疑之。俞樾《儿笘录》云:‘宀者交覆深屋也,吏事君者何取而从宀?许君说此字殆未得其本义矣。今按官者馆之古文也。从宀覆𠂤,正合馆舍之义。食部:馆,舍也,从食官声。此乃后出字,古字止作官。《礼记·曲礼篇》在官言官,注曰:官谓版图文书之处也。《玉藻篇》在官不俟屦,注曰:官谓朝廷治事处也。官皆即馆字。《易·随》初九有渝,《释文》曰:‘官,蜀才本作馆。盖官古字,馆今字也。’ ……则‘帝官’、‘帝不官’,官亦当读作‘馆’。待宾客之舍曰馆,宾客止于舍亦谓之馆。《诗·公刘》 ‘于豳斯馆’,《左传·僖十五年》:‘改馆晋侯,馈七牢焉。’馆均用为动词。”本义为临时驻扎的兵营,引申指客馆,馆舍,又引申指旧时官府中任职的人员。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史,事君也。从宀从𠂤。𠂤犹众也。此与师同意。古丸切〖注〗𠕍,古文。文三。
说文解字注
吏事君也。从宀𠂤。
会意。古丸切。十四部。
𠂤犹眔也。
𠂤不训眔、而可联之训眔。以宀覆之、则治眔之意也。
此与师同意。
人眔而帀ﻋ之、与事众而宀覆之。其意同也。
康熙字典
《唐韵》古丸切。《集韵》《韵会》《正韵》沽欢切。𠀤音观。《说文》:吏事君也。《玉篇》:宦也。《论语·撰考》:黄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周礼·天官》疏:上古以云鸟纪官,六官之号见於唐虞。尧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旧职天地之官。其时官名盖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
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时之官,春为秩宗,夏为司马,秋为士,冬为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与司徒,是六官之名见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数。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备,故曰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又《增韵》:职也,使也,公也。《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材。《礼·王制》:论定然後官之。
又《周礼·春官·大宗伯》:六命赐官。注:谓自置其臣属治家邑也。
又朝廷治事处曰官。《礼·玉藻》:在官不俟屦。注:趋君命也。《前汉·贾谊传》:学者,所学之官也。
又事也。《礼·乐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疏:官犹事也,谓各得其事也。
又身有五官。《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又: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
又姓。
又复姓三氏:晋王官氏,鲁亓官氏,楚上官氏。
又与管通。宋元边徼所司曰掌管,今为土司长官。
又叶古元切。音涓。崔駰《大理箴》:嗟兹大理,愼於尔官。赏不可不思,断不可不虔。《说文》:从宀,从㠯。㠯犹众也。与师同意。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音韵汇集
(音韵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府.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9 18:32
目录
概述
字源演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