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风,拼音是zōng fēng,汉语词语,释义是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有时也用以泛指道教或文学艺术各流派独有的风格和思想。
解释
(1).原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有时也用以泛指道教或文学艺术各流派独有的风格和思想。
(2)宗族风尚;家族崇望。
(3).犹宗尚。
出处
(1).《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却说 印长老 接得 可常 ,满寺僧众教长老休得安着 可常 在寺中,玷辱宗风。” 金元好问《夏山风雨》诗:“惨澹经营有许功, 吴 僧谁得嗣宗风。” 清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尝叹佛老宗风高洁,而文士之得罪名教者,往往逃入其中,以自掩饰。” 象升 《<振素庵诗集>序》:“吾则不然,必先绘之以华,斡之以力,而后沉深厉刻以出之,庶乎 李 、 何 、 王 、 李 之宗风不坠欤!”
(2)《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忆母》诗“贫家当副主,勤俭绍宗风。爨叶劳晨帚,喌雏付暮笼。教崇仁义德,慈发轨仪躬。化去回天域,亲邻执念同。”
(3).严复《救亡决论》:“当其做秀才之日,务必使之习为剿窃诡随之事,致令羞恶是非之心,旦暮梏亡,所存濯濯。又何怪委贽通籍之后,以巧宦为宗风,以趋时为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