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女是汉语词汇,拼音zōng nǚ ,解释为
君主同宗的女子。
解释
史载
《史记·秦本纪》:“十一月,[缪公]归晋君
夷吾,夷整套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妻子圉以
宗女。”
南朝梁刘孝威《怨诗》:“王嫱向绝漠,
宗女入
祁连。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
《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
宋代崔公度《
金华神记》:“汴人有吴生者,世为富人。而生以娶
宗女,得官于三班。”
清代何琇《
樵香小记·娣侄》:“古者嫁女必以同姓为娣侄,疑皆以
宗女充之,否则天王之女有备诸侯下陈者,于事理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