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B·R·赫根法指出:“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面具的意思。”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词含义几经繁衍、扩充、引申,变得非常抽象复杂,它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伦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里,人格一词也就因学科的不同有了不下数百种的定义。 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有“人品”、“为人”、“品格”这些词。概括起来讲,古代所指人格主要是一个伦理道德的范畴。有人格即有道德。 在心理学中,人格就是指个性,即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或动物的特征的总和。心理学的观察角度和侧重点是人们自然的生理活动和生命活动。所以,它总是从人的生存上或是人的发展上或是精神上来描述人格,把人格分为正常与异常。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对于每个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来说,健康完美的人格都必不可少并且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你能否健康而愉快地享受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是我们自身存在的最终价值所在。当我们所追求的一切功利或者世俗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仅仅以一种符号的形式存在和表现时,人格,便成了衡量一个人自我成就的标准。因此,人格健康,便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格健康完美,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算得上一个人格健康完美的人?怎样进行健全人格的塑造?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这套《完美人格测试手册》。
丛书包括:《
少儿心理测试与辅导》、《青春期心理测试与辅导》、《青年心理测试与辅导》、《中年心理测试与辅导》,《老年心理测试与辅导》。五本书囊括了人生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心理特征,按照测试题、计分、测试报告、专家建议的统一格式编排,本着权威、科学、简明、生动、趣味紧密结合的原则,力争达到最真实的反映,最完美的阐述。 这本《青年心理测试与辅导》是此套系列中的一册,全书按照测试题、计分、测试报告、专家建议的统一格式编排,本着权威、科学、简明、生动、趣味紧密结合的原则,力争达到最真实的反映,最完美的阐述。
另有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著的《完美人格》,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杰作之一,该书与其说是一部心理学著作,还不如说是一部哲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著作,书中论述的思想和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有很多共通之处,但又不完全雷同,确切来说是西方思想结合中国哲学思想的人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