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1918一2004年),原名宋子秋,中共党员,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姜家岭,著名词曲作家。
人物生平
宋扬(1918一2004年),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姜家岭,著名词曲作家。抗日战争时期,安顺城南近郊的汪关屯、汪家山、管元门、沙子坝(今分属西秀区华西办事处汪家山、管元、太平等村)等4个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为一个保,名安顺县云华乡第二保。1942年,安顺县进行教育调整,乡镇设中心国民学校,保设保国民学校,云华乡第二保的保国民学校设在汪关屯大树脚的一座庙里(今安顺市西秀区汽车运输公司停车场),外人称“苗寨小学”。1944年末,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演剧宣传第四队”来安顺开展进步文艺宣传,经学校李校长同意,四队队员宋扬来第二保保国民学校(苗寨小学)“教唱歌”。宋扬来到学校后,吃住在苗家,教学生唱进步歌曲,学习苗族民间歌曲、舞蹈,与苗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宋扬在苗寨体验生活,对安顺苗族民歌《读书郎》进行加工和再创作,将其改编为通俗歌曲;同时还根据安顺苗族的历史和现实题材,创作了另一首歌曲《苦命的苗家》。与宋杨同到苗寨采风的另两名队员葛敏和方石菲,在苗寨学习和整理苗家舞蹈,创作了舞蹈《苗家跳月》。宋扬将改编后的《读书郎》在苗寨小学教学生唱,很快流传附近苗寨,被苗族同胞所接受。演剧四队闻讯,将《读书郎》搬到安顺城内的舞台上演出,由独唱演员陈峰独唱,宋扬用苗族芦笙伴奏。《读书郎》又很快流行安顺城,中小学师生几乎人人会唱。后来,四队把《读书郎》当作舞台演唱的保留节目,一路在贵阳、重庆、武汉、长沙、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演唱。在安顺苗寨小学吸收安顺苗族民歌改编创作的《读书郎》歌声,也像长了翅膀,流传大江南北,流向海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读书郎》长期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范曲,流行歌坛,长盛不衰。2004年宋杨去世,享年85岁。
人物评价
作为一个与祖国命运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音乐家,宋扬在各个历史时期几乎都有他的代表作。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创作了《人民的太阳》、《两口子对唱》等歌;在抗美援朝中创作了《和平歌》、《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杜鲁门他着了慌》;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又创作了《天池之歌》、《川江水妹子》等。这些歌曲都曾风靡全国,有的则成了一些著名歌唱家的保留节目,在中国文化史和近现代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