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抱(1895—1958),
字墨庵,
号觳斋,少名阿育,居瑞安县城西门外,博学通儒,文才卓越,经史诸子无所不通,骈文、
散文、诗词等各体皆以工整典雅著称。曾从游著名学者冒广生,备受器重。毕生致力于教书育人、文史研究和
古籍纂编等工作,是一位成就突出、著述斐然的
文史学家。
少年著文
宋慈抱幼禀异资,尤喜读书。善悟强记,更求勤勉。儿时多病,直至十四五岁才稍略健康,虽体弱瘦小,但八岁就能诵《毛诗》、论《孟子》《庄子》,在书塾众多学生中独得诸师垂青。其父宋球,字叔兰,国学生,以纸肆为业,常议论史事及圣贤立身行道,使年幼的宋慈抱不经意间发蒙开智,有着“读圣贤书、立修齐志”的远大抱负。
清光绪三十四年,朴学大师孙诒让辞世,才13岁的宋慈抱就撰写了《孙籀庼年谱》和《瑞安孙氏遗书总序》,翌年,他到邑中叶园赏菊,父亲问其能否以支韵成诗,他立作一绝云:“秋来霜叶尽辞枝,惟有黄花傲自持。千古知交陶彭泽,未容俗眼判妍媸。”业师陈燿君见之笑曰:“阿育有诗意矣!”
1911年,宋慈抱在平阳瀹智学堂授徒,闻辛亥革命爆发,喜作《大汉恢复歌》,为洪炳文所赏识。三年后,在瓯城法政学堂读书,与梅冷生订交。是年法校停办,师从王景羲,在王景羲的循循善诱下,文思大进,著述迭出,深得瑞邑前辈学者赞许,王岳崧题赠曰“卓荦少年早著书,广平才思孰能如”。
参加集社
民国之后,宋慈抱在《瓯海潮》周报上投稿甚多,
戏曲方面有评述《桃花扇》、《琵琶记》和《西厢记》等传统剧目的文章,见解颇为精湛。瓯海关监督冒广生极赏宋慈抱才气,特聘他与薛钟斗客居瓯隐园读书及校勘《永嘉诗传》等诸多古籍。当冒氏离位时,嘱人为宋慈抱和薛钟斗作《瓯隐园读书图》,并赠诗表扬“瑞安两生曰薛宋,弱冠卓荦工词翰”,称他与薛钟斗、夏承焘、李仲骞、陈仲陶、李乐臣、李孟楚等为“永嘉七子”,为此薛钟斗《甲申年五旬述怀》里有“瓯隐园中半载留,征文考献得朋俦”之句。
1920年,承刘绍宽推荐,宋慈抱赴高邮刘祝群榷署中为其子刘庸教课,交游益广,结识许多名家学者,如章太炎、张元济及瑞安籍名士孙孟晋等。章太炎赠联云:“青紫要途何足顾,江湖豪气未全收”。在诸友中,宋慈抱与薛钟斗最为契合,时人把他与洪锦龙、周予同、李笠、李翘、薛钟斗、伍倜、郑剑西、许达初、陈俊等称为“瑞安十才子”。
1919年,宋慈抱加入慎社,与众邑人以诗词相勖。慎社常有雅集,岁终必出社刊数册,每期都登载宋慈抱的作品。1930年,邑人项慎初、孙莘农等邀他加入云江吟社。1934年又与邑人共创《瓯风杂志》,成为瓯风社基本社员和编委。
出版图书
精通文史
宋慈抱淡泊明志,著述怡情,不屑功名,不谀显宦,年未四十就著书甚富,有《玉篇引经考》、《诗经韩毛异文考》、《贾谊新书音义》、《艺术百咏》、《墨庵骈文甲乙集》、《征文献斋杂记》、《散文初集》、《史汉帝王冢墓考》、《寥天庐诗话》、《寥天庐诗钞》、《寥天庐文集》、《寥天庐剩稿》、《邓析子校正》、《觳斋杂记》等,当时许多名士公卿均对宋慈抱以“古作家”相期许。1922年春月,应林铁尊观察、胡仲巽榷使之聘,宋慈抱任瓯海关监督署和瓯海道道尹公署秘书,张棡作五古诗《赠宋子墨庵》曰“君年正英少,怀瑾而握瑜”。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宋慈抱大部分时间都在研治经史小学,校注《籀庼遗文》,作《吕氏春秋补正》,补充孙衣言《瓯海轶闻》,取《贾谊新书》成《校正》十卷。章太炎成立国学会,宋慈抱经夏承焘介绍列名会员,亦有多篇文稿刊在《国学论衡》,又受聘为瑞安县县志修志委员会委员和编辑,同时又编《漱兰诗葺》一卷,著《续史通》四十篇。原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刘衍文曾说:“我过去在
浙江省通志馆的同事宋墨庵先生,在著《续史通》之际,将《二十四史》细读多遍”,其子每晚在灯下温书时,他也坐在桌旁读《五代史》,每读一篇必作一诗,集成《寥天庐诗续钞》两卷。
抗战期间,宋慈抱任瑞安中学高中国文教师,频与学生读书论文,深受敬仰。青少年有古书疑义前来商讨的,必定竭诚相告。曾因战事停办的瑞安修志委员会,在1943年重新续纂,慈抱也再次从事修志工作,主编民国《瑞安县志·人物传稿》及《瑞安诗文征》等。
浙江省通志馆成立后,他被聘为通志馆编纂,如鱼得水,发挥所长,《浙江通志馆馆刊》曾刊其文章甚多,如《义乌朱一新传》、《嘉兴沈曾植传》和《评章实斋<文史通义>》等等。
1953年,宋慈抱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85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宋慈抱遗著《两浙著述考》上下册,129万字,内分文字考、经术考、史籍考等22类,收录宋元明清及近代省内诸多名士的著作,是我省文史研究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
参考资料
宋慈抱毕生著书修志.风华正茂-瑞安地名网.2006\u5e7404\u670806\u65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