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福
中央人才协调工作小组原副组长
宋德福(1946年2月-2007年9月13日),男,汉族,河北盐山人,生于吉林德惠。1965年10月入伍,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少将军衔。
人物生平
1953年-1962年,在吉林省德惠第一小学、德惠县第四中学读书。
1963年-1965年,在吉林省德惠县房产科当工人,并于1965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
历任空军某部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军政治部干事、秘书,空军政治部组织部干事、副科长、科长、处长。
1983年,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处副处长(正师级)。
1983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兼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青少年处副处长。
1985年11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1991年7月定为正部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1993年3月-1993年5月,任人事部部长、党组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93年,晋升少将军衔。
1993年5月-2000 年1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人事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组长(1998年6月-2000年2月兼任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2000年1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1年12月,当选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2002年1月,任福建省委书记兼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福建省人大九届五次会议上当选)、党组书记、福建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3年1月,在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宋德福不再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另有任用。
2005年1月14日,福建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决定,接受宋德福辞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的请求,报福建省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备案。
2005年1月,任中央人才协调工作小组副组长。
2007年9月13日凌晨4时56分,宋德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担任职务
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人物逝世
宋德福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俞正声、贺国强、曹刚川、曾培炎、王刚、李鹏、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尉健行、李岚清、何勇、顾秀莲、路甬祥、唐家璇、华建敏、陈至立、贾春旺、刘延东、李贵鲜、白立忱、张克辉和李德生、杨白冰、丁关根、迟浩田、张万年、彭珮云、韩杼滨、胡启立,中央军委委员梁光烈、李继耐、廖锡龙、陈炳德、乔清晨、靖志远以及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等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宋德福同志病重入院后,福建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力量参与治疗。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多次专程到医院看望宋德福同志,了解治疗情况。在宋德福同志弥留之际,卢展工始终守候在他身旁,直至最后一刻。
宋德福的遗体告别仪式于9月19日举行,早上6:20,北京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为这位与病魔顽强斗争了4年多的硬汉子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告别式。6:40,在时任中组部副部长李智勇、时任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唐军、时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副书记杨岳以及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王三运等的护送下,灵车缓缓驶出协和医院,转上十里长街,经中央特殊批准,那天交警部门破例为一位正部级领导的灵车开辟了绿色通道。7:10,灵车抵达八宝山,中组部、福建省委、团中央等单位的领导已等在那儿迎接。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许多老领导都献了花圈。8:10不到,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的许多领导也都来了。8:10左右,带着福建广大干部群众的深情怀念,福建省四套班子领导。宋德福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和共青团、人事系统的干部群众,以及亲朋好友约2000人,缓步来到他的遗体前,向这位 “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 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的好领导做最后的告别。
宋德福去世后,其夫人金萍老师忽然想起他离开团中央时有个临别讲话 (后来以 «我走了,共青团» 为题发表,共青团系统知之者甚多)。他说: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比你们当中有的人先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我相信一定会有同志还记得团中央机关有过那么一位老团干,赶着去看一眼。不过,我不要眼泪,不要花圈,不要大的场面,只希望穿上军装,盖上一面团旗,再把一条红领巾系在胸前。” 金老师认为,这应该就是宋德福为自己后事所做的安排,是他生前的一个愿望,于是她就向中组部领导提出,希望组织上能满足他的遗愿。经上级研究,同意了这一请求。宋德福终于实现了穿上军装、盖上团旗、系上红领巾离开人世的愿望。
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内哀乐低回,气氛肃穆。宋德福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带着3500多万八闽干部群众对宋德福同志的深情怀念,时任省领导卢展工、黄小晶等缓步来到宋德福同志遗体前,肃立默哀,向宋德福同志遗体三鞠躬,作最后送别,并与宋德福同志夫人金萍等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福建各设区市和省直部门干部群众代表也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时任省委副书记王三运参加护送宋德福同志骨灰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安放。
人物评价
宋德福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作为座右铭,注意发挥省委核心领导作用,紧密结合福建实际,组织开展了“四个专题”调研,做出了“三条战略通道”的部署,组织制定农村乡镇工作纲要和城市社区建设纲要,着力构建选人用人公正机制和反腐倡廉长效机制,认真研究和精心部署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省进程,高度重视对台工作,充分挖掘侨务资源,努力推动闽港、闽澳合作,巩固发展了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为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病重治疗期间,他仍心系福建,牵挂福建的发展。
宋德福同志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热爱,矢志不渝。他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勤奋学习,深入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工作,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有着多方面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处事果断,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思想敏锐,锐意创新,理论素养高,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工作规律,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他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一直保持着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的品格与作风。他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汲取大家的智慧。他为人坦诚,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真诚关心和爱护同志,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在群众和干部中具有很高威信。他生活俭朴,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他作为省部级干部二十几年,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搞以权谋私。他的清正廉洁,有口皆碑,堪为楷模。他意志坚定,以顽强毅力与病魔作斗争,并在病中坚持工作,把多年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整理成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物轶事
稿费与抽烟
2002年8月19日,省委办公厅综合处的几位同志收到了宋德福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有关他的稿费处理问题。信中写道:
送上最近一段时间的稿费1700元,请你们商量着处理,结果不用告诉我,全由你们。
过去,我都分给有关参与草拟和提供素材资料的同志,这样过于麻烦,我还得总想着这件事。这次,请转告 «福建通讯» 、 «福建党建» 等省内刊物,不要再给我发稿费,由他们自行处理,或捐给他们,在加班时买夜餐,以补爬格子之苦累。
另,发稿费、 拿稿费都是应当的。因我多年如此,请不要给采取另外方式处理稿费的同志增加负担。
于是,按照他的意思,省委办公厅的同志们就用这些稿费买了牛奶、饼干、方便面,放在办公厅综合处,以补大家爬格子之苦累了。
那年春节前夕,同志们又收到了秘书转来的宋书记的几百元稿费。宋书记如此关爱大家,同志们都很感动。因为宋书记会抽烟,综合处的同志们商量,用这些稿费买了一条香烟,作为过年的礼物 “送” 他,还写了一张纸条,让秘书转给他,以表达大家的心意,宋书记把时任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的陆开锦叫到办公室,说: “我抽了几十年的烟,烟友之间你一支我一支递来递去是常有的,但我从来没有收过别人完整的一包烟。这次,既然是你们的心意,又说是用我的稿费买的,那我就破例一次吧,但只能收一包,其余的你送给办公厅会抽烟的同志。”
一次下乡调研,途中停车休息。宋书记看到省委政研室一位同志递过来的香烟牌子与自己抽的一样,就笑着问他多少钱买的。那位同志说了一个价格。宋书记听后说: “我买的价格可比你的贵啊。你是从什么地方买的?” 那位同志说: “我是从省烟草专卖局的门市部买的,您要买烟,我帮您到那里买,按那里的价格收您的钱,而且不会假。” 宋书记笑了笑拒绝了。后来,同志们从宋书记的警卫那里得知,从那以后,他的警卫也就到省烟草专卖局的门市部去买烟了。宋书记知道后,也没说什么。
按习惯做法,领导下乡,当地接待部门经常会在房间摆上一两包香烟,但同志们从来没有看到宋书记把它们打开过。 他抽的烟都是用自己的钱从市场上买的。
西装与补贴
2002年11月,宋德福率福建省代表团赴香港。这是他任职福建期间仅有的一次出访。在港几天时间,他拜访了以董建华先生为特首的特区政府,广泛接触在港闽籍乡亲,参加首次在香港举办的 “福建节” 活动,并在香港福建社团联会、闽港经济合作论坛以及驻港外国商会暨企业晚宴上发表演讲。他特有的气质和风度,他生动的演讲,在港引起轰动,访问取得巨大成功。
出访之前,省政府一位领导看见宋书记的西装比较旧了,就提议并带他去福州津泰路一家香港品牌的西装店量身定做两套西装。他原以为,两套西装差不多也就四五千元吧,没想到最后花了他七八千元,让他心疼得要命。事后,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 “没想到这么贵,几乎花了我两个月的工资,要知道这么贵,做一件就好了。” 听了他的话,省委办公厅的同志们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一个堂堂的省委书记、 近二十年的省部级领导,为出访花几千元做两套衣服,竟如此心疼。同志们心里无限感慨,只好对他说,值得值得,比书记原先穿的那套帅多了。
从香港回来后,按财务规定,每个人都有一点出差补贴。当工作人员把补贴交给他时,他交代秘书一定要把补贴退掉,说: “这次赴香港,我个人没花什么钱,我不应该拿这补贴。” 工作人员解释这是按财务规定拿的,而且从财务部门领出来后也不好退了。他说: “我不管,你们想办法把我的退了,其他同志按财务规定处理。”
两次喝酒
宋德福会抽烟,却不喝酒。但有两次,同志们看到他例外地喝了酒。
一次是与利用外资有关。宋书记2000年底到福建任职时,由于爆发了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那几年,全省利用外资一直徘徊在40亿美元左右,在全国的位次有所下降。利用外资上不来,对福建经济发展影响很大,而且也影响福建的对外形象。其中对全省利用外资举足轻重的泉州和厦门, 2001年利用外资都在8亿美元左右。为了尽快把利用外资工作搞上去,2001年8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利用外资工作会议,宋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接着他又到沿海几个市作专题调研。在泉州和厦门两市吃饭时,当地领导要敬他酒,他就对他们说,您们知道我滴酒不沾,但如果你们利用外资上得去,比去年每增长1亿美元,我就喝一杯酒。那年年底统计,由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了3亿多,其中泉州和厦门作出了较大贡献。
还有一次喝酒是敬张廷发老首长。2003年2月底,80多岁的原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回到家乡福建沙县。宋书记在崎岖的山道上驱车4个小时从福州赶到沙县(当时不通高速公路)拜访,恭恭敬敬陪老首长喝了一杯酒。事后同志们才知道,宋书记那时身体实际已经有状况了。还不到一个月,他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会议一结束,就住进了医院,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他热爱的工作岗位。
严于要求自己和亲属
宋德福生活俭朴、 廉洁奉公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按规定像他这样正部级的领导,家里可以配一名公务员、 一名炊事员,但他从来不要,就是在生病治疗期间,也是这样。家里卫生包括洗衣服等,都是自己利用周末与警卫员、 司机一起做。秘书本来也可以配两个,但他只要一个。平时在食堂吃饭,他也都按标准交纳伙食费。
宋德福不仅严于律己,而且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也是严格要求。他夫人金萍从北京到福州和他团聚,为了节省,几次都是坐火车来;去厦门看看,也是自己买票坐大巴,自己掏钱住普通的宾馆。独生儿子结婚,他不让办酒席,连女方也不能办,担心别人利用这个机会送红包。包括兄弟姐妹在内,宋德福一家人没有一个经商的。在福建工作期间,除公务之外,他的秘书从来没有与别人出去吃过一餐饭。可以肯定地说,宋德福一辈子,包括在最后病重住院期间,他没有收过别人一分钱! 正像他在一篇文章中写的: “我敢保证一点,我没有以权谋私。”
市场经济的浪潮,排山倒海般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冲击着我们的内心。有时同志们也会同宋书记谈起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官场上一些潜规则。谈起诸如 “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 等等新民谣时,他说: “这个世界已经变了,这我心里很明白,我也不是刻板的人。但我一辈子培养形成的信念,我不愿再改变了, 人总要有点精神 。要想做一个好党员,做个男子汉,总要有所坚守,有所舍弃。”
人物著作
《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我尽力了,福建》《八年人事制度改革行》《共青团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共青团工作纵横谈》《友好情谊-我所接触的外国领导人》《和谐 公正 清醒 进取》《情趣·情思·情怀》《实用写作的情感》
人物纪念
201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由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编辑的《宋德福纪念文集》一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6 12:1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