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博物馆
江西省历史类博物馆
“宋城博物馆”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因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北承赣江长江水运,南接大庾岭古驿道转珠江入广州,是南北货运必经的水路枢纽,呈现着繁荣兴旺的景象,成为宋代全国30座名城之一。而这里宋代的文化古迹保存完好、品位较高的就有上千处,因而被专家誉为“宋城博物馆”,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馆藏文物
江南最大石窟———通天岩
唐朝末年佛教盛行,虔诚的佛教徒便在章贡区开凿石窟寺。至北宋,石窟寺的开凿达到鼎盛时期,共有摩崖造像358尊,摩岩题刻128品,成为华东、华南最大的一处石窟寺,堪称江南第一石窟,1989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量的古代摩岩造像和题刻均集中在忘归岩、观心岩、龙虎岩、通天岩、翠微岩5处洞穴洞窟峭壁上。通天岩石窟摩崖造像共分四组:第一,唐末宋初在通天岩与翠微岩相交接处开凿的8尊菩萨造像,其中观音菩萨保存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第二,北宋中期在通天岩山岩上部开凿了500罗汉拱卫毗卢遮那佛的组群造像。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第三,北宋后期以明鉴和尚为主施造的单龛十八罗汉像,是通天岩摩崖造像的精华;第四,南宋初年,赣州城内居民朱氏在翠微岩施造的弥勒佛等造像。
通天岩石窟的摩崖题刻,上起北宋,下至民国,其中宋代作品最多,共有47品,文体形式有题名、题记、诗词、佛龛造像记、对联等,通天岩最早的一块题刻是北宋熙宁六年,其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是研究我国宋代书法石刻艺术和地方历史的宝贵资料。
千百年来,这里佛龛遍布,香雾缭绕,游客骚客不绝,宋代学者阳孝本在此伴着青灯古佛隐居长达二十年之久;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曾在此讲学并题诗。
全国惟一宋砖城———古城墙
赣州古城墙是北宋嘉年间(1056—1063年)、孔子第46代孙孔宗瀚任虔州(今赣州)知州时修筑的。五代后梁时期扩城后建造的土城屡遭洪水冲毁,孔宗瀚便开始用砖石修筑城墙,从西津门沿章江而后溯贡江到百姓门,共3600多米,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马面、炮城等古代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凿有西津门、镇南门、百姓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还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
最有价值的是在古城墙上保留了数万的带有文字的城砖,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它们或记年,或记事,或记名,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城砖521种,最早记载的一种铭文砖是在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这一块块带有铭文的城砖,犹如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宋代赣州城兴衰嬗变,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赣州古城墙是我国惟一保存到宋代砖城,比西安的明代城墙、北京的元代故宫城墙早了几百年。如今赣州的城街结构为宋代格局,宋代民居古韵犹存;1996年,国务院将它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景文化发祥地———八境台
中国城市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即每一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景观系统,而且以八景居多,如燕京八景、羊城八景、香港八景等等。追根溯源,所见有关八景的最早文字记载,与赣州的八境台紧密相关。
北宋嘉年间,知州孔宗瀚在修筑赣州砖城时,于城东北角上营建了一座高台,登上此台,城外的山水田园之美,城内的亭台楼阁之秀尽收眼底。此台建成时,主持建造的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并请苏东坡按图题诗八首。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被贬岭南(今广东惠州)路经赣州时,曾亲临八境台。在遍览赣州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续一篇。宋代孔宗瀚和苏东坡所见、所写的赣州八景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崆峒山,遂名此台为八境台。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由于景随时迁,知县张照在八境台上所见的八景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这样宋代八景就演化成清代八景。
历代文人志士路经赣州,登临此台都要吟诗颂词歌赋,南宋淳熙初年(1174年),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时,曾留有名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八境”之一郁孤台从此名扬海内外。
源于北宋时期的赣州城市八景,为其它城市借鉴效仿,开中国“八景”文化之先河。
发展历史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因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北承赣江长江水运,南接大庾岭古驿道转珠江入广州,是南北货运必经的水路枢纽,呈现着繁荣兴旺的景象,成为宋代全国30座名城之一。而这里宋代的文化古迹保存完好、品位较高的就有上千处,因而被专家誉为“宋城博物馆”,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0:45
目录
概述
馆藏文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