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赋
蒋红岩所著律赋
安徽科技学院,创办于1950年,学校坐落明太祖朱元璋故里、改革开放起源地凤阳县,为安徽早期举办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经过60年历程,学校已发展成工、农、管、理、经、文、哲、医、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
赋文展示
安徽科技学院赋
作者:蒋红岩
壬辰四月,余受皖科院之邀,欣赴凤阳,出席诗赞安科之典。清明天和气爽,漫步上庠,唯见翠境明楼,琴湖照影,意兴倍增。午时盛宴,主宾畅叙,觥筹之间,嘱余作赋,以志安科甲子之庆,余欣然应允。时至仲夏,以“中都安科惟才是举”为韵,摛文以贺。
钟离古郡,凤府新容。明皇故里,皖北要冲。南据群山,潜隐珍禽瑞兽;北襟淮水,生发花草鱼虫。旸谷霞飞,但见谯楼归市;韭山月朗,恰闻龙寺晚钟。人文渊薮,犹叹明陵风雨;薪火承传,当尊滁地泮宫。已而阳春来兮,鸿飞塞北;圣地岑兮,名噪寰中。
夫惟开国伊始,千村辟荔;烟锁长淮,万物复苏。指点江山,心潮激荡;规谋志业,意气踌躇。筚路蓝缕,举农林于皖北;黉业肇兴,展抱负于衡庐。选址招生,披荆莽而就洁;因陋化简,导逆境于顺途。学而劳作,审春秋以稼穑;教而研发,化圭臬以醍醐。
于是挥汗学林,辨析九原息壤;潜心课业,躬耕千亩学田。岁惟丙午,文革飙举;工宣学运,派系多端。四大争鸣,贤良牛鬼;十年变奏,庠序维艰。改革春潮,驾艨艟于沧海;国学盛礼,归孔孟于杏坛。卅载拼搏,摹拟韶华之梦;三农鼎立,悉培桃李之园。
洎乎乙丑,蓝图煌炜;付之心血,创业嵯峨。卧薪七载,挥舞亭台之剑;挽臂双区,击传花鼓之歌。农技为本,彰名于师范;门类益精,增目以教科。日月飞光,犹羡青春火炬;山河振采,漫梳理想枝柯。对影琴湖,试论芙蕖窈窕;移情书馆,依偎杨柳婆娑。
循山取势,黉宫罗列;喷泉跃鲤,锦苑芳菲。郁郁乎松苞竹茂,翩翩乎李巷桃蹊。学脉畅兮,梅园隽永;才儒博兮,竹路葳蕤。观夫胜景,察而思之。彪炳羲农,肩负振铎之任;触通文理,心藏探密之椎。几度回眸,慨许峥嵘时序;五旬膺命,奠基世纪丰碑。
至若师维懿德,梧桐树绿;生从雅范,苑圃花开。求本溯源,法赞商韩之策;吟诗诵赋,文瞻屈宋之才。问道悬壶,承嗣岐黄妙术;采芹拥蕙,扬帆数字平台。培养四能,纵遐思于四宇;钻研九类,奉使命于九垓。科技出新,濠梁莫辩;中都溢彩,国瑞何猜。
尔其凿壁得光,焚膏继晷。目举鹰扬,步趋麟趾。琬琰华英,熏陶版筑之城;乾坤画卷,寻觅根基之史。良禽臻而烨烨,凤翥九天;嘉木秀而葱葱,薪传六秩。聆闻校训,垂范率而创新;实践航标,凌波恒而济世。衔环结草,励学敦行;破茧成蝶,凌空振翅。
嗟夫。黔首书堂,安科学府。发轫皖北,竞随奚仲之车;结庐淮上,尝续樊迟之语。闳中肆外,泽霈栋梁;锡祉祥氛,和鸣钟吕。桴鼓诸科,系师教之摇篮;叨陪新秀,琢蓝田之璞玉。大跨越,纵横捭阖;大突破,勇攀高峰;大进展,合奏金曲。有诗赞曰:
花鼓谯楼绕万家,中都毓秀倩谁夸。
春归庠序千回梦,心驻琴湖一抹霞。
宝地求真磨铁杵,群科索骥炼金沙。
钟离洙泗飞来燕,漫翦书香过海涯。
(注:作于2012年7月16日)
作品注释
〔1〕壬辰:即壬辰年,指2012年。
〔2〕上庠:古代的大学。《礼记·王制》:“ 有虞氏 养国老於上庠,养庶老於下庠。”
〔3〕琴湖:指师琴湖,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安徽科技学院东校区内,是一个类似于小提琴的人工湖。
〔4〕钟离古郡:凤阳县古称钟离国、濠州,明朝洪武七年改为凤阳县,钟离国都在今凤阳县临淮关镇东3公里李二庄乡小卞庄西钟离古城遗址。
〔5〕明皇故里:凤阳,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
〔6〕谯楼归市:谯楼,即明中都鼓楼,位于原中都云霁街之东。该楼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三月诏建后,由“凤阳中等卫所拨军余一百六十四名,以官顾之,为守楼,并习吹鼓。清乾隆二十年新建凤阳府城,将鼓楼包在中央,鼓楼四周成为全城重要集市。乾隆《凤阳县志》绘此为“凤阳八景”图之一,名曰“谯楼归市”。
〔7〕韭山:位于凤阳县城东南30多公里,山因地暖多产韭菜而得名。韭山有个洞,在山之东麓,出口在西侧半山腰。该洞早在唐代就已是游览胜地。据南宋《濠梁志》:“洞水长流不绝,其(石)形如器物甚众,左右多唐人诗刻石,深崖中有石观音及石老人像”。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各呈其形,百态千姿,身置其间,仿佛进了仙境。
〔8〕龙寺晚钟:龙寺,即龙兴寺。原寺殿后山腰钟亭内悬挂大钟一口,为建寺时所铸。此钟是用合金材料铸成,高2.05米,重约4吨。钟的顶部铸有一对似龙非龙的奇兽,传为龙生九子之一,称蒲牢。明清时,每当红日西坠或旭日东升,“凤岭鸣钟”,其声响彻云霄,龙兴寺众僧随着钟声开始早晚佛课。龙兴晚钟为“凤阳八景”图之一。
〔9〕明陵风雨:明陵即明皇陵,朱元璋父母的墓地。初葬时,不过是几座矮小的民家坟丘。朱元璋称帝后,将其扩建成“宫阙殿宇,壮丽森严”的一代帝王陵寝。明末清初,历经沧桑,到乾隆年间,“唯二碑及石人石马仅存而已”。每当风雨之际,皇陵好象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那一簇簇苍松翠柏,野花蔓草,随风雨摇曳,沙沙作响,如述说历史的兴衰;那一对对石人石马、残碑断碣,任风雨侵蚀,潸然泪下,象泣诉悲惨的遭遇。因进景致奇异,人称“明陵风雨”。
〔10〕衡庐:即衡门小屋,言其简陋。
〔11〕丙午:即丙午年,指196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一年。
〔12〕四大争鸣:即指文革的四大,具体包括“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13〕十年变奏:指1966年文革开始至1976年文革结束,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14〕艨艟:即蒙冲。中国古代具有良好防护的进攻性快艇。又作艨冲、艨艟。
〔15〕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16〕乙丑:即乙丑年,指1985年。1985年改建为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
〔17〕挽臂双区:安徽科技学院分东西两个校区,彩虹桥是贯穿东西校区的纽带,便利了同学们通行,也保证同学们安全。彩虹桥恰似伸展的手臂,沟通了东西区湖畔,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8〕花鼓之歌:指凤阳花鼓戏。该戏种是“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之一,因起源于凤阳县长淮卫镇(今属蚌埠市区),故又称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凤阳花鼓戏源自于花鼓灯,起初是花鼓灯的后场小戏,在清代中期逐渐成熟为独立剧种。
〔19〕羲农:即伏羲氏和神农氏,中华文明开辟者。
〔20〕振铎:铎,有舌的大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此处指教师职责。
〔21〕商韩:即商鞅、韩非子,战国时期著名法学家,合称商韩。
〔22〕屈宋:即屈原、宋玉,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是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为《离骚》。宋玉是屈原的学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为《风赋》、《高唐赋》、《神女赋》。
〔23〕悬壶: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
〔24〕岐黄:即岐伯、黄帝。传说《黄帝内经》为黄帝和岐伯所作,故以“岐黄之术”指古代中医医术。
〔25〕采芹:旧指入学,或指考中秀才成了县学生员。此处指考入学院来学习的学生。
〔26〕数字平台:即指高科技的信息化互联网平台。
〔27〕四能:安徽科技学院培养学生的四项基本技能。
〔28〕九类:指安徽科技学院的多学科体系,具体包括“工、农、管、理、经、文、哲、医、法”九大类。
〔29〕濠梁:即濠水的桥梁之上。庄子和惠施游于濠梁之上,见白鲦鱼出游从容,因辩论是否知鱼之乐。后遂用“濠梁观鱼、濠上观鱼、观鱼”等表示纵情山水,逍遥游乐,或借指游乐之所。濠梁观鱼为“凤阳八景”图之一。
〔30〕中都:即中都凤阳。明初,朱元璋打算在安徽凤阳修建大明中都城,修建6年,最后罢建中都,但是中都城已经基本建设完成,留下了凤阳中都城遗址,“中都”为凤阳地名。
〔31〕国瑞:即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
〔32〕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33〕版筑之城:明中都鼓楼的墙体采用版筑之法,鼓楼建筑坚固耐久,富涵古典文化韵味。
〔34〕凤翥九天:“薪传六秩,凤飞九天”这八个字,为安徽科技学院建校60周年宣传语。
〔35〕校训:敬业、垂范、实践、创新,这八个字为安徽科技学院校训。
〔36〕衔环结草:结草,是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古代著名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没有按照父亲的遗愿让小老婆陪葬而让她改嫁他人,小老婆的父亲的灵魂在战场上把草打结绊倒秦国大将杜回帮助魏颗取胜来报答。东汉人杨宝救了一只受伤的小黄雀,小黄雀伤好后叼来四个玉环来报答杨宝救命之恩。
〔37〕黔首:指普通百姓。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战国时期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38〕奚仲:奚仲,造车鼻祖,是奚姓、任姓、薛姓的祖先,也是古薛国的祖先。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服大夫”(亦称“车正”),奚仲发明了车,其贡献不亚于“四大发明”,奚仲是古薛国地面上出现最早的,也是最大的发明家、政治家,过世后被百姓奉为车神,后人在千山头修建了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
〔39〕樊迟: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樊迟问稼是著名典故。孔子的弟子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樊迟退出,孔子说,这个樊迟,真是个乡野之人,士大夫只要讲求礼、义、信,民自归附,何必学稼!
〔40〕闳中肆外: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能尽量发挥。
〔41〕锡祉祥氛:亦可称祥氛锡祉。祥氛:吉祥的气氛。锡:赏赐。祉:福。本文指得益于和谐安宁的学术环境。
〔42〕钟吕:即黄钟、大吕,本是十二律中的头二位。黄钟大吕乃正大庄严、高妙和谐、振聋发聩之音。文中以此形容教学读书之声。
〔41〕桴鼓:医医案里常见效如桴鼓一词,意思是说治疗的效果像拿起鼓槌打鼓一样,一敲就响,疗效迅速,立竿见影。本文用此比喻钻研学术之法。
〔41〕琢蓝田之璞玉:取自蓝田种玉的典故,原指杨伯雍在蓝田的无终山种出玉来,得到美好的婚配。在文中是指安科学子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知识成就理想的愿望。
〔41〕倩:尾诗中的“倩”是动词,是请求、借助的意思。
〔42〕大跨越……大突破……大进展:此三个分句,取自《安徽科技学院办学史稿2000-2010》,《大跨越 大突破 大进展》为此书开篇之作,是学院新世纪发展的综合概述。
〔43〕庠序: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44〕磨铁杵:即铁杵磨针,一个成语典故,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完成学业,就放弃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 吗?”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坚持磨,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45〕洙泗:洙泗,即洙水和泗水。文中代指讲学之地,亦指学院。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时属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后因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
创作背景
背景资料1
诗赋中国·报道之一:
诗赞安科,凤阳县诗词学会应邀进校园采风
2012年4月4日,凤阳县诗词学会应安徽科技学院邀请,到学院进行“诗赞安科”主题采风活动,受到安徽科技学院的热情欢迎。活动首先在学院接待中心会议室举行开幕会,由学院宣传部长黄远友主持。
安徽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蒋德勤,凤阳县人大原副主任、诗词学会名誉副会长陈怀仁,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县文联代主席任敏参加会议。中国青年辞赋家学会会长蒋红岩作为本次活动特邀嘉宾出席。凤阳县诗词学会派出强大的团队,会长罗后长,副会长黄朝辉、衡泽贤、田益全、曹怀文、黄道培及诗词学会会员近30人。
背景资料2
安徽科技学院——校名变迁
安徽科技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0年的皖北高级农林学校,1960年升格为凤阳农专,1965年更名为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81年独立建制成皖北农学院,1985年改建为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2000年更名为安徽技术师范学院,2005年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学科体系
安徽科技学院现有15个教学院部,5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农、管、理、文、医、法、经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优势农科和新兴工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
安徽科技学院——科研项目
截至2014年2月7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12项(其中国家级76项、省部级129项),在研项目经费达2300万元。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签订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余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研发出皖北夏玉米亩产889.3公斤关键技术、氨酸法生产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等一批标志性应用科技成果。学校被评为“安徽省高校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优秀单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4 01:26
目录
概述
赋文展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