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安徽省芜湖市境内公办高校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举办、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高校、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办学历史
1935年,芜湖市私立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天主教会学校,简称内思高工)成立。
1937年,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改为普通中学,1945年12月恢复原名。
1951年,学校与教会分离,在原址建立芜湖工业学校。
1955年,芜湖工业学校改称芜湖电力学校。
1958年,学校机械制造专业迁往合肥,组建安徽工学院(现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59年,芜湖电力学校改名为芜湖电机制造学校。
1962年,学校归属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并更名为一机部芜湖电机制造学校(简称芜湖电校)。
1972年,原芜湖电机制造学校改名为芜湖机械学校。
197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在芜湖机械学校的基础上改办为安徽机电学院(现为安徽工程大学)。
1986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址恢复芜湖机械学校,隶属省机械厅领导。
2003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芜湖机械学校独立升格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省教育厅领导。
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立项为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2018年,学校机械工程系入选安徽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被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联合认定为首批“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
2019年,学校获批中国高水平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2021年,学校与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在芜湖市繁昌区建设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繁昌校区。
2023年4月,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途居露营产业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11个教学单位,开设高职(专科)专业42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3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34.5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69.23%,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占比96.1%;聘请企业兼职教师445人,立项国家级、行业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入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1个,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个人典型案例1个,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2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专业带头人11人,教学团队29个,高校教学名师16人,优秀教师4人,教坛新秀25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1人,科教文卫系统师德先进个人2人,最美教师1人,金牌职工5人,工人先锋号团队1个,技术技能大师4人,江淮工匠2人;聘任省级产业教授11人,市级产业教授48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8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教育部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1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高水平专业4个,特色专业14个、骨干专业1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2个;全国机械行业骨干专业2个;28个专业获批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有国家在线精品课4门,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建有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3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知名工匠培养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培育基地1个。建有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芜湖市创业富民孵化基地各1个,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职业教育基地、芜湖铁画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各1个;校内实训基地(室)186个,同时拥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8家。
截至2021年8月,学校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课程124门;联合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库子项目3个。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联合主持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门;学校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省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一等奖22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48项;2016年至今,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一等奖87项、二等奖111项、三等奖102项;多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意、创新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A类赛事中摘金夺银,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金奖1项,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奖700余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芜湖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累计承担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1600余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10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编著、编写各类学术专著、著作130余部;累计授权各类专利17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36件。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图书馆有各类纸质图书66万余册,电子图书72万余册,中文报刊3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17种。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牵头成立全国机械行业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联合芜湖国家级工业机器人产业园31家企业共同组建皖江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奇瑞汽车产业学院职教联盟、埃夫特机器人与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联盟等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先后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知名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加拿大圣劳伦斯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中加班”,联合培养学生155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招收培养俄罗斯、柬埔寨、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家学历教育留学生 97名、短期语言进修生24名。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释义:校徽以校名中“机电”二字首字母作为造型元素,图中1935是学院建校年份,外线采用富有层次的双线环绕。校徽的标准色为激情红和科技蓝,激情红基准色织: C:0M:100 Y:100K:0;科技蓝基准色织:C:100M:80Y:0K:0。
精神文化
修德、练技、立业、报国
修德:典故最早见于《书经 尧典》 “修德”与《大学》开篇之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的“明德”,阐明大学的目的首要的是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明晓道理,修养品行,彰显美德,既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能用此光明帮助别人造福于社会。
练技:练技即考察事物,获取知识,锤炼技能,增长本领。是儒学的学理根基,是朴素而科学的实技 践唯物主义,阐明了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要求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
立业:清代王引之撰《经传释词》孟子语“夫立建功业而言,惟养浩然之气,崇文尚礼。”宋苏业 轼《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旨在号召学生刻苦奋进,随时准备为祖国建功立业。
报国: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构成了一个人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成不朽之业的精神源泉。校训强调爱国要成为每个师生人生乐章里最动人的音符,逐梦征程上最鲜艳的色彩。
团结、文明、勤俭、求实
勤奋、刻苦、严谨、创新
教书、育人、敬业、奉献
雨耕勤作、精益求精
创新、开放
坚守、敬业
厚德、强技
现任领导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18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