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公办高校
安徽建筑大学(Anhui Jianzhu University),简称安建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292号。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安徽建筑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的安徽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9月,为支援安徽建设,根据当时国家建筑工程部的指示,苏州建筑工程学校324名师生、沈阳计划经济学校4名教师到合肥,与安徽省建设厅干训班179名师生共同组建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当时的学校选址于合肥市青年路(现徽州大道)的东陈岗。
1960年3月,安徽建筑工程学校教职工发展到99人,学生587人,开设有工业与民用建筑、硅酸盐两个专业。同年,安徽省委指示安徽建筑工程学校从当年下学期开始,在中专的基础上,扩建成为安徽省第一批培养高等建筑人才的建筑工业学院。
196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并入学校,正式成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原本的中专学校变成本科院校,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为学校题写校名。当时的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建筑学两个专业,分四年制本科和三年制专科;同时设立有中专部,有工业与民用建筑、硅酸盐水泥、建筑机械与设备3个专业。
1961年暑期,因国民经济遭受暂时困难,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奉命撤销,原先的合肥工业大学师生回归原校,而本校选升的两个专科班挂靠安徽工学院继续完成学业,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下变回中专的安徽建筑工程学校。
1962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原本的东陈岗校址由解放军104医院接管。
1963年4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重建安徽建筑工程学校,校址选在现今的东流路上的凌大塘地区。
1964年7底前学校装修完毕,8月下旬全部交接结束。1964年8月,安徽建筑工程学校迁往凌大塘。在新校址,安徽建筑工程学校设置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材料检验两个专业,同年恢复招生。
1969年底,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停止招生,学校19名教职工下放到大别山区,集中在岳西县石关、白帽、菖蒲、黄羊四个人民公社参加生产劳动。
1971年,安徽省基本建设局决定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与省基建局技工学校合并,成立安徽省基建局建筑工程学校,校址位于基建局技工学校所在的金寨路(安徽建筑大学金寨路校区),也就是今天安徽建筑大学(北区)的位置。据档案记载,当时学校的面积仅有45亩。学校设置工业与民用建筑、水泥工艺两个专业,从1973年开始招收学生。
1977年恢复高考后,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开始以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的名义招生,招收工民建专业四年制本科生。1983年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获批。
稳定发展
1986年12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分校为基础,正式复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校名沿用郭沫若所题写的“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次。
2011年9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4月,教育部同意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同时,撤销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建制。
2016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签约,共同支持安徽建筑大学建设,学校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0年7月,学校新增土木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2021年11月,安徽建筑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校测绘科学与技术获批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资产评估、交通运输、公共管理和会计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22年11月,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复函安徽建筑大学,正式批准该校成立“安徽省膨胀土力学与工程研究院”。
2023年5月4日,安徽建筑大学新校史馆揭牌仪式在南校区校史馆举行。11月,土木工程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3个学院,开设6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安徽省高峰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768人。拥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6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26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地方性领军人才32人,享受国务院、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13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通过专业1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新工科项目5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国家首批专业建设类虚拟教研室。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44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9项。
合作交流
学校对外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以及台湾地区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联合培养、学术科研合作,举办来华留学生教育。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
2022年,安徽建筑大学按照与美国中密歇根大学(CMU)的合作办学协议开设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学制为全日制本科四年(3+1),学生前3年在安徽建筑大学修完规定的学分,GPA和英语水平达到中密歇根大学入学要求后,第4年赴该校学习。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33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院)、4个省部级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2个安徽省高校智库。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30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47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
学术资源
安徽建筑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86年,目前共设二区二馆(北区图书馆,南区图书馆),一个分馆(建筑分馆),面积2.43万平方米,各类阅览室20个,阅览席位数3500余个,其中电子阅览室2个,阅览席位数296个。周开放时间达100小时以上。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截至2023年12月,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84.6万册,拥有电子期刊累计23.25万册,学位论文1007.3万册,拥有中外文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百余种。如《CNKI中国知网》(期刊、硕博论文、年鉴等)《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全球产品样本数据库》《国道数据库建筑工程专辑》《CIDP制造业数字资源平台》《FIF外语学习资源库》《博学易知考研数据库》《中科UMajor大学专业课学习资源数据库》《ELSEVIER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数据库》《美国化学学会期刊ACS全文数据库》《PQDT(国外博硕论文库)》《Springer-Link期刊全文库》《Wiley Online Library》《 EI数据库》《Sci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其中共享文献资源数据库15种,如《就业培训数据库》、《博看电子期刊》等,自建数据库5种,如《徽派建筑数据库》《建筑节能数据库》《智能建筑数据库》等。学校图书馆与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中心(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CASHL)、中国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签订文献传递协议,并通过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提高学校学科文献保障水平。
图书馆采用先进的“智慧图书馆平台”,实现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借阅等自动化管理和网上24小时的馆藏书刊目录检索、新书报道、网上续借、网上预约、图书荐购等服务功能。建有独立的主控机房和网站,拥有业务和资源服务器48台,总存储容量达153TB以上。电子文献资源24小时开放。信息点约500个,其中无线信息22个,实现南北两馆无线网络的全覆盖。
图书馆拥有多种现代化服务手段,提供馆内阅览、图书外借、参考咨询、课题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读者教育等各种服务。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前身为1993年创刊的《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14年4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本刊以刊发建筑、土木工程等优势学科优秀成果为特色,收录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 超星期刊全文。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04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2005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2013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学报质量监测优秀学报;2016年,获得首届“安徽省科技期刊编校质量奖”优秀奖。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安徽建筑大学校名,使用郭沫若先生题字(学校标准字)。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两种形制。徽志是由学校徽弘门、中英文校名、建校年代等元素构成。徽志采用蓝色(标准色值C100M75Y0K0)。学校徽章为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1958是学校的建校时间。Anhui Jianzhu University是学校校名的英文表述。颜色使用学校标准色(建大蓝)。图案主要有字母“A”,南校区徽弘门,逗号,书本。
校徽图案以“安徽”的拼音词首字母“A”和标志性徽派建筑校门——徽弘门作为构图基本元素,蕴含学校的地域特色,强化师生校友的情感认同。字母“A”呈现出厚积薄发的金字塔造型,也象征着学校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办学传统;打开的书本形象喻指“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训互相印证;校徽图案中“逗号”融入了“太极鱼”意象,象征安建大人艰苦奋斗、学无止境、永不自满和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学校校旗底色与徽志同色,形制为长方形(长宽比3:2),中央分上下两行印白色徽志图案和校名。
精神文化
安徽建筑大学校训为追德弘毅,博学善建。进德,出自《周易》:“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博学,出自《礼记》:“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善建,出自《道德经》:“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蕴涵建大人应内外兼修,成为品德高尚、意志坚强、学识广博,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寓意。
学校校庆日为5月5日。
校区情况
安徽建筑大学有紫云路和金寨路两个校区,紫云路校区(南校区)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292号;金寨路校区(北校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856号。
南校区: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292号
北校区: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856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九月桥
该桥横跨易海全长72米,寓意为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桥有九孔,与湖水中的倒影连成一片,宛如九个圆月。
易海
易海,得名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周易》,这不仅是因为《周易》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更是因为它被视为建筑文化的源头。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4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