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文典学院
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学院
安徽大学文典学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成立于2011年5月,是以我国当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家刘文典之名命名,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学院。
学院简介
刘文典(公元1891~1958年),字叔雅,安徽合肥人,1906年入芜湖安徽公学,次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赴日本留学,1912年回国,在《民主报》社任翻译,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赴日,加入中华革命党,并任孙中山秘书,191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文学院教授,1927年秋回到安徽,参与安徽大学筹备,任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之后任预科主任、文学院筹备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刘文典学术功力深厚,研究成果丰硕,精通日、德、英等多种语言,曾将多种外国学术著作译为中文。上任之初,刘文典不辞辛苦,精心管理学校,策划学校的未来发展,刚刚创立的安徽大学的发展逐渐显现希望,赢得了安徽大学师生的认可和尊敬。刘文典虽然在安大的时间仅有一年,但他的办学思想、治学精神,尤其是他崇高的品格,几十年来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安大,我们以刘文典之名命名成立安徽大学文典学院,既是为了纪念他,更是为了继承刘文典卓越的办学思想,弘扬安大“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
文典学院的成立,是学校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探索。学院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研究、强化实践、鼓励创新”为人才培养基本原则,以培育“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从事基础学科科学研究的拔尖人才”为目标,采用先进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全程导师制,为优秀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发掘、尽早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培养方案
学院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进入文典学院后,学院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和“起点高、基础厚、能力强、努力培养创造欲”的指导思想,在文、理两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和基础培养。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主修专业,并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同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导师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升学生对学科专业情况、个人学业规划以及发展方向的认识,并指导学生参与个性化学术活动。
学院实行学年学分制。学生毕业时最低总学分要求:文典文科班为160学分,文典理科班为150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本科修业期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相应学科专业选择原则上在第五学期进行,文典文科班可以按照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专业方向分别选修学科专业模块课程,文典理科班可以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专业方向分别选修学科专业模块课程,同时选择科研课题,开展科研训练,第七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学院领导
领导小组
组 长:程 桦
副 组 长:杜先能(常务) 李仁群
成 员:李明发 薛照明 顾广玲 张启兵 肖亚中 徐 鸣
主要职责:指导和规范“文典学院”的培养与管理工作,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组织机构
院 长: 王良龙(分管学院教学管理工作)
直属党支部书记: 朱欣春(分管学院党务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下设:
1.办公室
管理人员: 2人
主要职责:教学安排与教务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
2.教学指导专家组
文科专家组,3-5人;理科专家组,5-7人。
主要职责: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定,并对教学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与指导。
3.导师组(由学校和相关学院从授课教师中遴选优秀教师担任)
文科导师组,10-15人;理科导师组,10-15人。
主要职责: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指导学生学业,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参考资料
机构设置.安徽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0 17:17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