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Anhui Business College),简称“安徽商职院”(ABC),位于
安徽省芜湖市。由安徽省商业学校和安徽商业职工大学合并建立的高等职业院校。是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首批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安徽省高职发展标杆校、技能大赛标杆校、省级线上教学示范高校和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高职院校,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商业高职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财经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单位,安徽省财经商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安徽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单位。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03年,安徽旅湘公学创立,时校址位于湖南长沙。
1904年,安徽旅湘公学迁回芜湖,更名为安徽公学。
1912年,改为甲种实业学堂,分设农科、商科。
1913年,甲种实业学堂增设蚕科,不久、时任安徽省都督的柏文蔚决定,农蚕科组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商科成立安徽省立甲种商业学校,后因“讨袁”战争爆发均告停办。
1919年6月,安徽省教育厅决定设立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商业学校。
1923年,改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商业学校。
1928年2月,安徽省教育厅决定省立第一商业学校与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合并为安徽省立第二中等职业学校,设农、商两部,分别在原校址办学。
1934年8月,安徽省立第二中等职业学校改为安徽省立芜湖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1938年5月,芜湖被日寇侵占,学校被迫停办。
1942年,安徽省财政厅与教育厅决定在立煌(抗战期间安徽省政府所在地,今金寨县)筹办商业职业学校,定名为安徽省立立煌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1946年,迁回芜湖原省立第一商业学校校址(即现今学院第一校区康复路82号),更名为安徽省立芜湖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1949年4月,芜湖解放后,学校先后改名为芜湖市高级职业学校商科、皖南区芜湖市中级商业技术学校。
1952年,改名为安徽省芜湖商业学校。
1961年,更名为安徽商业学校。
1969年,商校被撤销,教职工分别下迁农村办了四所农村中学。
1972年9月,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商校恢复办学,定名为安徽省商业学校,仍隶属于安徽省商业厅。
1984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创立了安徽商业职工大学。
合并发展
2000年6月18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在安徽商业职工大学和安徽省商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学院被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首批“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学院被中国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5年,学院获安徽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等次,被列入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被确立为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学院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2023年11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智慧数字财经产教融合共同体。12月9日,由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方牵头的全国网络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安徽芜湖正式成立。
2024年11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宁国专业学院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8月,学校设有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41个高职专业。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有教职工600余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90%以上,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有国家级高水平建设专业群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级高水平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4个。拥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双基示范课程等205项,其中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76项,省级精品课程4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7门;出版国家级精品教材1本,国家规划教材60本,安徽省规划教材60本,主持建设文秘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5门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截至2023年8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9项;先后承担省部级教研课题124项,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共计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省赛一等奖31项。
截至2024年8月,学校学生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1项、优胜奖1项,共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4项、省赛一等奖128项,2017年国赛总得奖数量以及一等奖获得数量均进入全国前10名。获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比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A类比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其中2018年获全国数学建模大赛“Matlab创新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8月,学校先后与英国南埃塞克斯学院、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开展中外合作教育项目,派遣130人次赴国外研修培训,面向泰国、印尼、老挝院校师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国外师生700余人,累计培训1100余学时;学校有来自孟加拉国、摩洛哥、泰国等10个国家的留学生60人。
学术研究
研究成果
截至2016年10月,学院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10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000多篇;出版专著600余部。
截至2022年8月,教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920篇。
学术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133万余件(册),其中中文纸质图书60万册,电子图书68万册、纸质报刊1100余种,电子期刊10000余种,各类中外文数据库15个,试用数据库20个,音视频资源总时长6000余小时。
截至2023年8月,学校图书(含电子图书)达140.27万册。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2002年3月,主要刊登经济类论文、同时兼及人文和其他社会科学类论文,主要设有社科理论研究、安徽经济研究、商贸服务研究、财税金融研究、思政法律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徽商文化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等栏目,该刊已加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多家数据库并已实行网络优先数字出版。
截至2022年8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两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和全国高职院校优秀学报,三次蝉联“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学术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标志以算盘、键盘、竹简、马头墙为主要创意元素,两侧竖以马头墙,中间为四根竖线串联起若干个既像算珠又像计算机按键的菱形图案,底部标示学院始创年限“1903”。
校徽标志中间的“竖线”形似笔直的竹子,象征重节重义、正直进取、诚信立身、以德立校;第一列菱形既代表数字“1”,也象征率先重范、奋勇争先;第三列没有菱形,既代表数字“0”,也象征事业蓝图、发展无止境;第四列菱形即代表数字“3”,也象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虚心好学精神和“三人成众”的团结拼搏精神。标志以深蓝色为主调,给人以宁静、深邃、向往感,象征梦想、希望,寓意梦想激扬、弘商兴邦。
校徽标志整体呈挺拔进取、开放贯通之势,寓意学院师生员工,坚持“以德立校,弘商兴邦”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弘商、笃学砺能”校训,弘扬“创新超越,诚心图强”安商精神,传承“百年安商,立德树人”优良传统,创新发展思路,根植芜湖、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努力建成安徽省内领先、中国国内外有影响的财经学校,努力培养现代徽商人才,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精神文化
厚德、弘商、笃学、砺能
行政管理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8月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学校概况.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