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长江大桥(Anqing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国
安徽省境内连接
池州市东至县和
安庆市宜秀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为
上海—重庆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0)的组成部分,是长江上第三十五座桥梁。
建设历程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在安庆市建设长江大桥的设想。
1958年,在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也曾有在安庆建桥的想法。
1984年,安庆市建桥的计划再次被提起,并首次编制了《项目建议书》。
1992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对长江中下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调研后作出决定,计划在安徽建设三座长江大桥。
1995年至1998年,安庆长江大桥筹建指挥部两次向中央上报长江大桥项目建议书。
1999年12月,安庆长江大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立项。
2001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了安庆长江大桥的工程可行性报告;11月18日,安庆长江大桥动工建设,并进行水下作业工作。
2002年3月15日,安庆长江大桥完成南港围堰的封顶工作;3月23日,安庆长江大桥完成北钢围堰的封顶工作。
2003年12月29日,安庆长江大桥完成首节钢箱梁吊装工作;8月27日,安庆长江大桥完成北索塔的封顶工程;8月31日,安庆长江大桥完成南索塔封顶工程;12月29日,安庆长江大桥进行主桥上部构造的钢箱梁0号块吊装工作。
2004年4月10日,安庆长江大桥完成北边跨合龙工程;4月13日,安庆长江大桥完成南边跨合龙工程;5月18日,安庆长江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7月11日,安庆长江大桥完成大桥引桥、高架桥上部构造主体工程;12月26日,安庆长江大桥通车运营。
桥梁位置
安庆长江大桥位于中国安徽省,连接
池州市东至县和
安庆市宜秀区,东距下游
铜陵长江大桥约100千米,西距上游
九江长江大桥约164千米;该桥南起大渡口立交枢纽,上跨长江水道,北至龙眠山南路,南接安庆—东至高速公路(皖高速S27),北接合肥—安庆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212);途经该桥的线路为
上海—重庆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0)。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安庆长江大桥分别有主桥、引桥、两座桥塔、斜拉索、桥墩及其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正南至正北的方向布置。
设计参数
安庆长江大桥线路全长5985.66米,主桥长1040米,大桥采用(50+215+510+215+50)米跨径布置;共设平曲线3个,最大搬家2000米,最小半径1500米。主梁梁高3米,梁宽30米(含风醉);全桥共分85个梁段,标准梁段长15米,钢箱梁全宽27.4米,箱梁宽跨俾1/17.0,高宽比为1/10。索塔总高度为184.781米,桥面以上塔高于主跨比0.2616;索塔全宽在上塔柱为13米,在下横梁处为38米,塔底为22米。下塔柱采用由(8.5×10.5)米向上渐变至(4.06×7)米断面,壁厚1.0米;中塔柱采用(4.06×7)米断面,壁厚0.7675米;上塔柱采用(4.5×7)米断面,外侧墙后0.8米、1.2米;锚固墙壁厚1.2米;全桥索塔共浇筑混凝土为20658立方米。斜拉索全桥共128根,其中最大拉索钢绞线根数为55根,长276.8米,重16.7吨,共用钢绞线拉索为1033.3吨;初始张拉力最大3492千牛,最小为1836千牛。
设备设施
安庆长江大桥装设景观灯及路面灯等照明设施,为夜间行驶的车辆提供便利。
截至2018年1月,安庆长江大桥设有监测设备,对来往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控。
运营情况
票价票制
据2019年10月临泉县人民政府显示,安庆长江大桥收费标准如下:
1、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降成本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皖政〔2016〕54号)规定,对持有安徽省ETC卡的货运车辆通行费实行85折优惠,包括对安庆长江大桥的通行费实施优惠。
2、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安庆长江大桥对7座以下(含7座)小型轿车免费通行政策。
2022年1月25日起,安庆长江大桥对皖R、皖H小型客车通行实行免费。
交通流量
2018年2月15日至2月20日,安庆长江大桥车流量为304967辆。
建设成果
安庆长江大桥在深水基础施工难点为:
钢围堰刃脚下基岩面最高标高为32.0米,最低标高为35.25米,北上游向刃脚处的岩面与南下游向刃脚处的岩面高差为3.25米,原设计要求钢围堰刃脚下沉至34.0米标高,需去除围堰刃脚下基岩,去除围堰刃脚下基岩需要水下爆破或其它工艺,庞大的水下爆破工程至少需要2个月时间,当时时值2月下旬,这样不但费工费时,最大的隐患是爆破产生的冲击波会造成围堰向南倾斜,质量没有保证。
文化特色
2005年7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安庆长江大桥》普资封,且启用“《安庆长江大桥》专用邮资图手法纪念邮戳”,以此纪念安庆长江大桥。
价值意义
安庆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使安庆融入沿江高速和沿江铁路的大循环之中,与皖江上其他城市首尾呼应,形成一个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皖江城市群,给皖江地区带来一个全新的地缘经济格局。(中安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