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庄卫即今
镇宁县城,又名纳吉堡和安庄卫。镇宁之名始于元代。元至正十一年(1351),今镇宁地为和宏州属地,隶云南普定路;是年九月,和宏州改为镇宁州,镇宁之名从此开始 。
名称由来
安庄卫之名源自明代屯军所推行的卫所制。安庄卫为武官建制,是明朝强化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机构。在商、周以前为荆州西南域,春秋属群牂牁郡属。蜀汉建兴十一年(233)起,为卤氏大宗(普里大宗)所有。宋代以前,今县境为土著方国所踞,历代中央王朝于黔所建之郡县,仅系些政治、军事据点。元代正式在县境建中层行政机构,元至正十一年(1351),今镇宁地为和宏州属地,是年九月,和宏州改为镇宁州。明、清两朝的行政机构基本袭元制,所不同的是实行屯军,增设卫所,形成府州县、卫所、土司三种建制。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卫制于纳吉堡(今镇宁县城),因堡中有一奇石名安庄而命名卫城为安庄卫,是年改隶贵州布政司。明嘉靖十一年(1532)知州张邦洙徙镇宁州治所于安庄卫城,州卫同城;清康熙十年(1671)裁安庄卫并入镇宁州,隶安顺府;当时安顺府境还设有普定卫城(今普定县)安庄卫(今镇宁县)和安南卫(晴隆县)。明清两代镇宁一直是州卫治所驻地。
历史沿革
商、周以前为荆州西南域,春秋属群牂牁郡属。
蜀汉建兴十一年(233)起,为卤氏大宗(普里大宗)所有。
宋代以前,今县境为土著方国所踞,历代中央王朝所建之郡县,仅系些政治、军事据点,“大都无城壁,散部落而居”。
元代正式在县境建中层行政机构,镇宁之名始于元代。元至正十一年(1351),今镇宁地为和宏州属地,隶云南普定路;是年九月,和宏州改为镇宁州,仍属云南布政司之普定路(后升普定府)所辖,至1385年起普定府废而改隶四川布政司。
明清两朝的行政机构基本袭元制,所不同的是实行屯军,增设卫所,形成府州县、卫所、土司三种建翻。他们各有领地,互相制约,府州县管民户,卫所管军户,土司管土著民族。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卫制于纳吉堡(今镇宁县城),因堡中有一奇石名安庄而命名卫城为安庄卫,是年改隶贵州布政司。明嘉靖十一年(1532)知州张邦洙徙镇宁州治所于安庄卫城,州卫同城。
清康熙十年(1671)裁安庄卫并入镇宁州,隶安顺府。明清两代镇宁一直是州卫治所驻地。
民国三年(1914)改镇宁州为镇宁县。
1949年11月21日,镇宁解放,29日成立县人民政府。
1963年9月11日,成立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相关介绍
明崇祯十一年(1638)的春天,旅行家徐霞客进入贵州游历。阅其《黔游日记》可知,这一年的4月20日清晨,他从黔中的平坝卫出发,沿滇黔驿道西行,途经石子哨、水桥屯、中火铺、杨家关、王家堡、头铺等地,直至傍晚来到了“城垣峻整、街衢宏阔”的普定卫城(安顺府),接着几天,徐霞客先后游历了安庄卫(镇宁州)和安南卫(永宁州)。作为一个旅行家,徐霞客对于自己的这一段行程有评价到:“但各州之地,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三卫之西为水西所苦,其东又诸苗杂据,惟中一道通行耳。”
据《镇宁县志》记载:明史谓吴复筑安庄城后,诸蛮复判,复攻之,金疮发,卒于普定,继吴复任者,为镇远侯顾成,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顾成始设安庄卫指挥司,二十五年(1392年)置关索岭守御千户所,属于安庄卫,贵州通志:镇宁州城,旧安庄卫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