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洼村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安庄镇下辖村
安家洼村位于山东省日照莒县安庄镇以西1500米的安(庄)沂(水)公路上,离县城26公里。安庄镇,俗称安庄,曾一度称公社、乡、镇。安庄,空有沿海之名却无沿海之实。安庄,曾一度成为莒地贫困山区的代名词,所以才有了后来日照史上最大规模的莒地北十乡大开发(北十乡开发之时,莒县共计25个乡镇,安庄曾是被开发的乡镇之一,政绩工程,成效甚微)。
地理情况
安庄镇,位于山东省莒县北26公里处,西与临沂市的沂水县相毗邻,东与青峰岭相接壤,南面是果庄乡,北边是碁山镇。安庄,距日照市100公里,对空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万亩,辖42个行政村,3.3万口人。境内莒(县)天(宝)公路、道(托)黄(墩)公路纵穿南北,安(庄)沂(水)公路、安(庄)果(庄)公路横贯东西。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以丘陵为主,土质较好,水资源丰富,东邻山东省第四大水库--青峰岭水库流域面积770平方公里,,沿库岸长13公里,可利用水面1万亩。
历史迁移
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山西境内连年干旱,蝗灾漫天,民不聊生,明政府下令从山西强制向外迁民,虽故土难离,但百姓也无计生活,又有明军在后强撵,不得不从山西省向外分散迁居,因为当时明军头上都系有红头巾,所以才有后来的“红头苍蝇”一说。据《明史》记载,安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详见安姓由来)。当时的也算是中国移民史上的一大壮举。安氏兄弟便是那时从山西省洪洞县老槐树底迁往莒地先期移民的一支,两人迁至今安庄镇,因姓安,遂取名安庄。后兄弟二人家族逐渐壮大,安家后人再逐步分散建村,先建西安村,后在两村中间再建一村,因此村正在安庄与西安村中间,所以取名中安村。又因村后是一块洼地,安氏称为安家洼,后逐步建村。(安庄最少有五个村庄与安氏有关:安庄、中安、西安、安家洼和安家的宝洼)
安氏后因诸多原因集体移居他乡,具体安氏因何事何时迁往何地,已无证可查,给安庄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神秘猜测。这便是安庄史上有名的“安氏之谜”,也是莒县史上有名的“莒州四大谜”(亦称“莒县四大谜”)之一,所以,安庄再无安姓。
(笔者以为,这么庞大的家族集体迁徙与消失,即便是现在,亦是不太可能,未迁之人后来随作他姓仰或与清初的大地震有关也不无可能。)
从安氏定村,到后来的其他姓氏陆续迁入,并沿用此名,前后历经几百年,才形成现在之安家洼村。 最近几年,陆续在村周围发现石碑,记载着明洪武、永乐年间就有山西洪洞迁民过来,但除“安氏”有记载是从山西洪洞迁往山东一支以外,其他姓氏即便是从山西洪洞迁来的移民,也并非是迁来之后直接入住本村,而是迁入他地之后,再转入本村。
安家洼村现有人口600有余。
历史震痛
清初,1668 年7月25日8时左右(清康熙七年农历六月十七日戌时)莒县发生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8.5级大地震(地震级别是级与级之间相差30倍),莒地灾情是“官民房屋、寺庙、牌坊、城垣俱倒,周围百余里无一存屋”,“城内四方遍地裂缝,或宽一尺、二三尺,或长数丈,百步、数百步,亦有十字形裂者。城东南沭河东崖裂缝宽三尺”;“马亓山崩四散,屋楼固山劈裂一半,阎家固、旋风朵、科罗朵、马亓山、大山各裂一半”,据《康熙郯城县志》记载,“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以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逐一颠即倾,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其时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遍地流水,沟会皆盈,移时即化为乌有,人立地上如履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时即陷,移时方定,阁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其地裂处或缝宽不可越,或深不敢视,其陷处皆如阶级,有层次,裂缝两岸皆有淤泥细沙,其所陷深浅阔狭形状难以备述,真为旷古奇灾”。……现在已过去300多年,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到底是多少已无法查考,我们来看一组数字。郯城,“打死男妇子女八千七百有奇。查上册人丁打死一千五百有奇”沂州,“震死人丁一万二千有奇”。兰山县(今临沂县),“地震压死五百五十六丁”。莒州,“压死人丁在册三千五百九十余丁,男妇老幼死者共二万余人”。沂水,“除地震压死人丁一千二百九十五丁,实存见在人户二万九千八百六十丁”。由于当时人口还不密集,这些死亡人数已经占当时地区人口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还不包括后来因洪水等造成的死亡。
莒地大部分人喜欢将人一辈称作一世,莒地现在无论何种姓氏,大部分都在17至20世之间,这也是因为莒县人大部分都是在清初大地震之后迁徙过来的主要原因(孔子后人现已到了八十多世)。
此地人杰地灵,东南北三面环树。村东仅靠一河,谓之安家洼河,自北向南奔流而入洛河,后入沭河,此河与安(庄)沂(水)公路交接处有一大桥,谓之安家洼大桥,可谓全村最宏伟之建筑,夏日傍晚于此处乘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爽哉快哉!河东边村人称之为“家东”,据说有很多人曾在此地见过白鹅白羊小白孩等灵异之物,令人称奇。
村西距村子100米处有一松树,树龄300余年,树下长眠着抗日烈士,只是修建安(庄)沂(水)公路时平了烈士墓。
村北还有一小河,名为小北河,汇入安家洼河。村西北方有铁矿,曾开过数日,不知为何匆忙之间又将其关了。
村南是中安村,若干年前两村的孩子之间曾大打群架,以至现在很多人之间还有仇,当然也有很多人在以后成为了朋友。
村中最宽的街称为大街,是十年前村里规划拆除很多房子后修起来的,只是后续工作没做好,而形成今日不伦不类之样,令人痛惜。安家洼历史相片,抹不去的记忆,美好的童年。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8 22:53
目录
概述
地理情况
历史迁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