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诺夫卡苹果
俄国作家蒲宁创作的短篇小说
《安东诺夫卡苹果》是俄国作家蒲宁创作的短篇小说。
内容简介
小说从八月写到十一月,以时间为线索,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秋天的美好图景。小说一共由果园丰收图景、庄园生活图景、狩猎图景、小地主生活图景四幅极具表现力的画面构成。整篇小说用回忆的口吻,将读者笼罩在“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馥郁甜香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创作背景
蒲宁出生在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之后,此时俄罗斯贵族农庄已日趋凋敝,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现实引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为他笔下的自然增添了对现实的“忧伤”之美。
蒲宁从小成长于俄罗斯中部大草原的庄园中,昔日的乡居生活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成为他心中永不磨灭的印记。他在回忆这一生活时总是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情感色彩,表达着对逝去贵族之家的俄罗斯的留恋。1891年8月14日他在给恋人帕先科的信中写道:“站在阳台上感觉秋意袭人……果园里飘散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迷人香味。真让人意犹未尽!我不仅对农奴制时代没有任何的憎恨,相反我在无意识中开始美化它。秋天身处乡下祖传的庄园中的感觉真好。这里有一幢老房子、打谷场和堆满麦秸的果园。在林间小道上散步一整天,呼吸着清新、寒冷的空气的感觉真好!……事实上我向往以前的地主那样的生活。日出而起,然后骑马去田里巡视一番,在马背上过一整天,晚上愉悦地回到庄园,津津有味地吃着晚饭。”10年后,他的这一思想便体现在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苹果》中。
作品鉴赏
《安东诺夫卡的苹果》发表于1906年。这部小说中可以找到象征主义和阿克梅派的一些创作风格。象征主义起源于法国,在俄国的代表人物是勃留索夫、巴尔蒙特等。象征主义者的美学观点是:艺术家的任务不是描绘一种具体形象,而只是给人一种暗示、让读者自己领会这种暗示的意义。在布宁的这部散文中,出现了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题目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安东诺夫卡的苹果是俄罗斯特有的一种皮色发青,个头较小的苹果。但作者的本意却并不在描写这种苹果安东诺夫卡的苹果无疑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故乡、丰收、怀旧的情感。文中还详尽地描写了俄罗斯乡间的老农庄和打猎的过程。
作者在该文本中选择了俄罗斯典型的自然景象,如“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老派的安宁的乡后庄园”,“空落落的、潮湿的、寒冷的树林” “荒草满地的灌木丛”,这些带着浓浓的“俄罗斯风情”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之余明显的感受到了在俄罗斯大地上古老人们生活的朴素与宁静。
同时,作者还将俄罗斯的自然与历史紧密联系,创造出时空交汇的想象空间,使自然景色具有了历史文化内涵。文本中大量农谚的使用展示了俄罗斯传统中这一悠久的历史: “不起浪,不刮风,好过秋来好过冬”、“夏末蜘蛛成群,秋天五谷丰登”,“吃吧,吃个饱,——不吃才傻呢!哪个割蜜的不吃几口蜂蜜”,“安东诺夫卡又大又甜,准能快快活活过一年。”
从苹果到庄园,从庄园到狩猎,从狩猎到风雪,从风雪——到消失,一切皆被季节变化——被时间抹平。整篇作品色调明亮、快乐、欢畅,充满了希望和幸福——当然,仅仅在“我记得”、“我回忆”、“我感到”这些词语、这种句式后面——在这整个色调后面,又总是充满惆怅、忧郁、暗淡的调子,令人伤神。后面的这种色调是隐隐的、似乎漫不经心的、轻描淡写的,仿佛似有还无、难以捉摸。
这是一篇典型的无情节与具有强烈抒情性特征的小说。对富裕的庄园生活的回忆,展现了昔日中小贵族、地主乡村生活的图景,造成了一种田园诗式的幻想。小说充满了诗意般的元素,表面上没有任何连贯的情节,只有几个片段式的生活场景,但是却隐含了不同生活方式的替换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作者的叙述是由一连串的回忆、感受、思想所组成,表达了对古老生活方式的怀念,助于具有情感表现力色彩的细节表达了对过去精神文化的礼赞。
在描绘庄园的日常生活时,小说借助于许多具有情感表现力色彩的物,对过去庄园生活进行赞美。为此,小说中多次出现安东诺夫卡苹果这一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物的描写。它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一种象征。首先在小说开头就浮现出“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然后果棚中到处都是香喷喷的苹果味,安娜·格拉希莫夫娜庄园中充满了苹果的香味和其他一些花草的香味。小说最后写到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香气正在从地主庄园中消失。安东诺夫卡苹果融合了苹果独特的香味、人声鼎沸、树枝声响、秋日和煦而温暖的阳光等众多的元素。它无与伦比的香味象征着简单、健康、富足的庄园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合理、理性的生活方式,而安东诺夫卡苹果慢慢地从贵族庄园中消失预示着昔日田园诗式的庄园生活方式的土崩瓦解。
这部作品中几乎涵盖了人们所能想象到的所有颜色,如“只有停在果园深处珊瑚色花揪树上的肥肥的鸦鸟的鸣声”;“瓦蓝色的炊烟便像长长的带子,在果园的树木中间弥漫开去”;“在黑魅魅的果园深处,出现了一幅童话般的画面,那情景就好似在地狱的一角一般:窝棚旁腾起血红的火舌,而周遭则是无边无际的黑暗”;“旷地上空横着白茫茫的银河”;“一道红光直冲云霄”;“萦绕着淡紫色的薄雾”;“我良久地凝望着黑里透蓝、繁星闪烁、深不可测的苍弯”;“打麦场上麦粒堆得像座黄金的城市”;“冬麦的禾苗,娇嫩、茁壮、青翠欲滴”;“电报线上停着好些青鹰—活像乐谱上黑色的音符”;“能够在绿松玉似的秋日的天空下,到这个安乐窝内作客,是何等的舒适惬意呀!”“凝望着绿油油的冬麦地”;“每天白天都在白雪漫漫的旷野里消磨时光”……其中也不乏同一画面中几种颜色之间的碰撞,如“树木后面不时闪过鲜红的衣裙”,绿色的树林与一抹抹鲜红对比强烈,“闪过”这一动词烘托出这种颜色对比的时隐时现,恰到好处。
文中有非常多的声音描写,对于再现庄园鸡犬相闻、人民安居乐业等众多生活场景功不可没。比如有关动物的声音有许多:“停在果园深处珊瑚色花揪树上的肥肥的鸦鸟的鸣声”;“而鹅群则每天早晨在河里游来游去,无所顾忌地嘎嘎叫着”;“被猎犬像乐曲般动听的吠声激动得不可名状”;“马打着响鼻,要求让它纵蹄驰骋,马蹄跺着由发黑的落叶铺成的厚厚的然而轻盈的地毯,发出沙沙的喧声”;“远处什么地方有一条猎狗尖声吠了起来,随即第二条,第三条……群起响应,吠声狂热而悲凉,倏忽间,整个树林好像是用玻璃做成的,被狗的狂吠和人的喊叫震得叮当作响”;“便勒住大汗淋漓、嘶嘶喘气的坐骑”;“两条雌猎狗尖声尖气地在他脚边吠着”。有关大自然的声音:“满地的落叶由于严寒而冻得发黑,全都卷了拢来,在靴子下发出簌簌的声音”;“因为风刮得残叶簌簌直响……”关于人的声音:“空气洁净得如同不复存在一般,果园里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有个雇来做工的农夫,一只接一只地喀嚓喀嚓大嚼苹果”;“听着长长的车队在沉沉的夜色中小心翼翼地、叽叽嘎嘎地向前驶去,真是再惬意也不过了”;“以及把苹果倒进斗内和木桶里的咕辘辘的声音,才打破了寂静”;“在窝棚附近响彻着笑声、话语声,乃至跳舞声……”;“村里的人语声和大门的吱扭声听起来分外清晰”;“脱粒机的滚筒慢慢地转动着,发出隆隆的声响”;“所有这一切都伴随着滚筒的隆隆声和赶牲口的人单调的吆喝声和呼哨声,有节奏地移动着,忙碌着”。乐器的声音:“而在院子里,有人在呜呜地吹着角笛”;“树林里久久地回荡着角笛无望的、忧郁的呜呜声”;“吉他调好了弦,暮色中狂风啸吟,吹开了我的家门”。这些声音包罗万象,或明朗或欢愉或忧伤或沉重,多姿多彩地点缀在哀伤烯嘘的旋律中,正是对声音这一艺术的巧妙运用,使文章更有表现力,同时他用“声音”这一手段有效牵制了读者的注意力,对其的运用手法更是独具匠心,将读者一步步带入了场景中去。
作者介绍
伊凡·蒲宁(Ivan Bunin,1870-1953)俄罗斯作家,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俄国中部波罗涅日市一破落贵族世家。由于家境贫困,中学未毕业就步入社会。做过校对员、图书馆员、助理编辑等。曾受教于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并为高尔基主办的知识出版社撰过稿。1909年被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十月革命爆发后,他持敌对立场,于1920年流亡国外,侨居法国直到去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7 03:5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