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王集团是一家研发、生产专业音响设备及相关器材的大型企业,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宁波市政府重点培育的企业。 音王工业城现占地面积84000平米,建筑面积18.5万多平米,下辖生产总部、研发中心、实验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三个制造分厂,并有北京和上海两家销售分公司和设在意大利的欧洲销售分公司,现正在筹建美国销售分公司。公司总资产1.5亿美金,净资产1.2亿美金,有员工2000余人。
公司简介
早在1988年从2500美金起家。起家时只有19个员工,厂房只有几百平米而且还是租借的。经过19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专业音响制造业中的航空母舰。
目前,音王产品远销美国、欧洲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常年客户800多家,年
销售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产品有专业音响、舞台灯光、电线电缆等八大系列,四千多个品种。可以说,在中国专业音响制造业界中,产品品种最多、配套最齐全、涉及的市场领域最广。
研发中心是一支150多人的由资深专家领衔的优秀研发团队,他们共有电子、电声、软件、机械等八个研发部。
研发中心硬件设施有:符合国际标准的音响试听室,其试听参数、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面积达1200平米的实验中心,内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的亚洲最大的全消声室。这些检测设施可以对各类电子、电声产品的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公司另投资四百万美金建造了面积达3000多平米的大型专业音响设备试听和舞台灯光效果观摩馆(音王体育馆),这是由国家著名建筑声学专家按国际标准设计的,这种大规模的视听、观摩馆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这几年来,研发中心还与国际上一些大公司进行密切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这使公司源源不断地得到国际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信息。现公司正在欧洲组建产品研发部,该研发部将引进多名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音响开发专家进行新品开发,以提升公司产品档次,增加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重。
十多年来每年参加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举办的国际著名音响、乐器展,年参展费用支出达100多万美金,在国际上参展的摊位规模在国内同行中最大,在国际上位列50大。
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不仅有配置有先进的检测设备等硬件设施,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早在十多年前就通过了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使公司的产品质量有了可靠的保障。现公司出口的产品均获有CCC、CE、ETL、UL、CETL等国际安全认证。今年,公司的产品还通过了欧盟的
RoHS指令和美国的环保规定。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发展简史
从籍籍无名的小作坊到中国音响第一品牌,从
销售零部件到提供
整体解决方案,从建立自有品牌到出海购买国际品牌,音王的20年,充满了奋斗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除了行业体量和规模不同,在
专业音响领域,音王和吉利一样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最终羽化成蝶,走出了民营企业的成功之路。
为世博会提供整体方案
2009年9月中旬,刚刚从日本公司到宁波音王履职的总裁特别助理张化军,上任伊始就撞上了一个重要的机遇——世博会的音响设备开始
招标,优先考虑民族品牌。很快,音王就递交了详细的投标文件。随后,强调绿色、
环保的世博会,前后6次派出考察团前往音王,从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公司环境、员工待遇到污水排放等等,其审查的严格度简直不输于向来挑剔的风投。
面对考察团的专家,张化军和整个音王集团应对从容。音王从小作坊做大到集团的历程中,最为重要的发展机遇来自于海外市场。音王每年7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包括美国、德国等,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音王的环保认证和技术标准都走在了最前沿。考察团来到音王的人才公寓楼时,都被这个集住宿、餐饮、医务中心、超市、银行、美容中心、健身活动场为一体的建筑惊呆了,更没有想到他们传统概念中的小小音响生产厂家竟然拥有自建的3000多平米的现代化体育馆。以至于有时候走到一半,考察团挥挥手说,“我们不再看了,研究具体方案吧”。
此前音王也参与了北京
奥运会、国家大剧院等多个重大项目,但都是线材、音响等部分产品的进入。这一次,音王却是全系列2000多种产品全面进入,包括中国馆、主题馆的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城市星球馆、城市未来馆、10多个主秀场以及数十个展项。同时,音王不仅仅是提供整套音响设备、各种插件,而是从方案设计伊始就参与到意见与设计的过程中,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张化军告诉《网商》记者,光是专供世博会的器材整体就超过2000件。和人们认识的音响厂家只是提供产品不同,世博会每个馆甚至每个区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音王的团队首先是要和来自各个国家的顶级设计师们对接,理解他们的设计理念,弄懂他们要的是什么,再为之提供一套解决方案。
这个对接过程是整个世博会项目中难度最大的,6个月中,12个音王世博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常常要和世博会的不同部门,特别是各个馆的专家和设计师们接洽开会直到深夜,为他们实现每一个设计理念或者修正每一个细节而重新调整解决方案,给出新的技术支持,一点点将艺术家的梦想照进世博会的现实。
世博会的项目正如火如荼,音王却已经开始筹备参与伦敦奥运会的竞标。
从小作坊到海外收购
无论是世博会里音王的专业团队还是宁波音王集团总部气势十足的大厦,你很难想象在1988年,这个还被称作东钱湖音响器材厂的小企业是怎样的局面。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向神州大地,王祥贵和王明晨夫妇用积蓄的两万元,组织了十多个员工,在租用的60平米的厂房里建起了东钱湖音响器材厂。这个完全作坊式的小工厂仅能生产和组装卡侬和卡侬座。很多参与其中的创业者可能最初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将开创的是怎样的宏图。
在1988年到1995年间,音王陆续经历了三次搬迁。工厂名字前面的地域前缀从东钱湖变成了鄞县,又变成了宁波。在这个时期内,音王都称自己为“广播器材厂”,这也大致反映了当时音响类产品在人们生活中使用范围的局限性。
到1995年,音王仍然在生产电线、线缆、焊线、注塑插头之类的低技术含量产品。和当时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样,依靠廉价的劳动力,音王的产品获得了广泛的市场,甚至销往海外。随着资金和实力的雄厚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音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00年,音王终于换了个当时比较洋派的称呼,正式更名为音王
电子有限公司,并且搬入新厂房。从此音王开始以“SOUNDKING”的品牌扩展生产专业音箱、功放、电子管麦克风、大型灯光支架和舞台桌、AJ系列工程盒等。
音王副总裁贝莉莉告诉《网商》记者,王祥贵之所以取名“音王”,其意义在于:“音”,“立”在“日”上,象征音王的未来像站在太阳上一样一片光明;“王”字兼容了创始人王祥贵和王明晨夫妇的姓。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则代表了音王要做音响行业的王者的雄心。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却为音王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世界顶级调音台品牌Cadac由于其研发方面的投资失误,研发周期又过长,在金融危机打击下濒临破产。这家创始于1966年的知名音响企业是英国皇家指定使用品牌,同时产品还被全球70%的歌剧院和电视台所采用。王祥贵果断出手,一举收购Cadac,包括其位于英国的研究中心和工厂。用同样的策略,音王将Studiomaster(录音大师)和Carlsbro(嘉士博)两个品牌纳入旗下。三次大手笔的收购共耗资4500万,全部来自音王的自有资金。这三笔收购对于音王意义重大,张化军在采访中曾说,不少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很像音王:具备加工能力,具备生产管理能力,也具备技术能力……最缺乏的实际上是核心技术和品牌。毫无疑问,王祥贵在海外的三次出手相当划算,不仅拿到了国际品牌,还兼并了核心技术和研发团队。
“世博会的项目对于我们的团队是个很好的锻炼,”张化军说,“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对音王的品牌又是一次沉淀,国际上真正好的品牌大多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有影响业界的事件,而国内的很多品牌还很年轻,缺乏内涵,没有积淀起足够的美誉度。”
音王集团副总裁贝莉莉这样形容今天拥有Cadac、Studiomaster、Carlsbro和自由品牌Soundking的音王,四轮驱动,更稳健,更快捷。目前音王就如同一部越野车,核心技术是发动机,四个品牌是四轮驱动,正迫不及待要再加速。
从简单的零件生产商、代工工厂到拥有国际品牌,音王正越走越快。但是目前,音王70%的订单都来自于国外,面对国内市场还明显发力不足。国内的蛋糕有多大呢?张化军介绍说,首先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有消防广播的需求,另外城市中的酒吧、KTV、电影院、文化广场、游乐场、剧院、法院、体育场……这些算起来,国内有100个亿的市场是保守估计。同时,音响设备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其生命周期要远远短过一般的家用电器。因此世界上很多顶级演唱会使用的音响设备都只用一次,以保证最完美的效果。
市场不是问题,技术正在整合,品牌已在手中,只有音响业的现代化人才仍然是音王甚至整个中国音响行业的困扰。在英国,基本上每个学计算机的大学生都会写音频方面的程序,而整个中国的高等院校,少有计算机学生能够理解。究其根源,因为每个英国年轻人都会玩点乐器什么的,因此很容易理解和开悟,而中国的学生,即使学一些乐器也是为了考级加分,和国外天性使然、从小潜移默化所形成的素质是完全不同的。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一流的计算机人才都去关注医疗、生物等别的行业了。张化军透露,音王也在培养自己的人才,一个核心软件方面的人才,快则3年,慢则四、五年。而音响行业基本上是5年换一代,5年中会不断地技术升级。未来音响肯定会是“绿色环保、小体积、大功率”,数字化领军,有的像镜子一样,越来越美术美观,越来越智能化。
“音王最终一定要做到行业中的领军者,不是跟随变革,而是主导变革。”张化军说。
产品及服务
厂房面积: 质量控制: | 月产量: 工商注册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