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宁波市境内机构
宁波市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由宁波市科委1997年7月16日发文批准建设2002年4月11日宁波市科学技术局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委托,对我室进行验收,达到省级重点实验室要求,同意通过验收。2005年成立国家教育部省部共建“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藻类生物技术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研究以微型藻类为主的海洋微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高效利用模式,重点研究阐明这些生物资源中的特殊营养功效物质和药物先导化合物
基本情况
1、研究方向与学术带头人介绍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 藻类生物技术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研究以微型藻类为主的海洋微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高效利用模式,重点研究阐明这些生物资源中的特殊营养功效物质和药物先导化合物
(2) 海水养殖生物技术与新品种开发:筛选确定浙江省海域的适养种类,采用传统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种苗、苗种、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病害防控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为海水养殖的高效化和高值化提出解决途径。
(3) 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在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的克隆、分子遗传标记、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我省在该领域的国际国内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基本彻底解决养殖品种退化等难点问题。
(4) 海洋生态功能与生物保安研究:针对浙江沿海水产养殖中存在的 环境污染、病害、赤潮频发与水产品药物残留引起的产品安全问题,开展海洋生态功能、环境保护与病害防治相关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实验室现任主任是严小军研究员,副主任是徐善良副教授。
学术带头人严小军研究员严小军是宁波大学生命学院执行院长、浙江省高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于日本国立食品综合研究所、美国麻省州立大学等学习和工作近5年,是中国藻类学会的常务理事,亚太化学联合会终生会员,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生物药源生物学与生物代谢分析,侧重于海洋植物及微型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分析与生物学活性的研究与开发。
曾先后在日本、美国从事国际合作研究近5年,主持承担了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等课题。以藻类生化代谢与调控为主攻方向,以高灵敏度的结构分析和活性分析为手段,系统解析了藻类脂肪酸和甾醇的特殊营养功能、多酚和寡糖的抗自由基应答机制。
出版独立署名学术专著1部(《GCMS在海洋生物生化分析研究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288pp),是国内外同类研究中的第一部专著。累计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总计为51篇,累计引用511次,他引426次,单篇引用最高为65次。
利用藻类生物资源研发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项,其中6项为第一发明人。主要发明成果包括微藻生物技术应用和低聚寡糖的用途等,推动了浙江省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技术进步。
有关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9)。个人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浙江省特级专家(2008)、浙江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8)、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以及欧盟Erasmus Mundus基金会、日本科学技术厅等国际学术奖励,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3),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04)
2、主要研究成果及其转化
实验室主持完成的“海水生物活饵料和全熟膨化饲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水饵料生物高效培养与特种营养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获得2005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目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发明了饵料植物联体恒流光生物反应器、饵料动物防污染培养反应器,解决了传统培养效率低下、培养不稳定、不同步的问题,实现了规模化高密度连续生产;提出了群落演替种质分离技术,解决了种质采集困难、种质稀少的问题,建立了国内最大规模之一的饵料生物种质库。1994年以来,以上创新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南方沿海近300家育苗场推广应用,累计应用育苗水体4800万立方米,受益养殖面积14.3万公顷,海水鱼系列饲料销售遍及沿海各省。近三年共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39亿元。该成果还申请了9项发明专利,其中5项已经获得授权,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篇,被他人引用100余次。该成果既成功建立起贯穿海水养殖动物生长全程的高效营养供应技术体系,又实现了海水生物活饵料与绿色饲料的产业化,在减少养殖污染、提高养民收入、优化渔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实现海洋渔业由捕捞经济向养殖经济的成功转变,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学术交流
实验室人员对外学术交流活跃,每年有100多人次参加国际,国内的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并在会议上做主题报告。
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特长围绕海洋生物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天然活性物质研究到水产增养殖技术、从栽培育苗到分子遗传育种、从海洋化学到环境生态,完全符合实验室建设方向的要求,人员的专业特长得到很好的交叉和互补,也具有产生创新成果的条件。
实验室设立了开放基金,目前已有3个课题列入计划。实验室在论文发表、探索性课题研究以及仪器设备购置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学科发展。
人才培养
实验室自2000年获得海洋生物硕士点后又于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由我室严小军研究员为学科负责人的水产养殖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实验室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50多人(在读80多人),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在读3人),在职进修人员5人。
技术设备
实验室拥有独立的科研大楼(曹光彪科技楼),实验室建筑面积达2600平方米使用面积达2160平方,仪器设备价值达2500余万元,实验室拥有NMR、GCMS、LCMS、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液质联用色谱等大型仪器设备。
参考资料
实验室简介.宁波市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官方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9:32
目录
概述
基本情况
参考资料